三毛文集(怀念三毛)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诗歌散文 三毛文集(怀念三毛)

10  /  17  页   «678910111213» 跳转 查看:60976

三毛文集(怀念三毛)

回复

不  逃

    三毛:我好难过,不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的痛苦。自己得了严重的自闭
症,连家里的人要我到楼下杂货店去买个东西都不敢,做什么事情自己都会紧张
害怕个半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害怕,以前从来没有的现象,如今
却患了如此严重的恐惧症,看到人都想躲,到底要躲到几时?现在连出去找工作
都不敢,害怕,甚至连写封信都写不好,我应该怎样活下去呢?

    黄上

    黄先生(或女士)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使人不安
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些感觉的态度,便是去面对它,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逃
避,更不能将自己干脆关起来。

    痛苦,是因为你将自己弄得走投无路,你的心魔在告诉你——不要去接触外
面的世界,它们是可怕的;将自己关起来,便安全了。这是最方便的一条路——
逃。

    结果,你逃进了四面墙里去,你安全了吗?你的心在你的身体里,你又如何
逃开你的心?

    走出来,不要怕人。人,有时的确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可是,你也是同类,
也是一个人,这个世界上,人吃人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大半的人是不吃人的。


    我也曾将自己囚住过整整七年暗淡的岁月,当时,我与你一样,见了人就怕
得不得了。这种心理,使得我的心灵和肉体都饱受摧残,也曾被送去看心理医生
,当时,不肯与医生合作,医生再有方法和耐性,自己本身不合作,是很难治疗
的。

    黄先生,我不清楚您为何有这种情形发生,我不是心理医生,只能以一个过
来人的经验诚恳的回信给您。

    不要为怕而怕,不要再落入这隔离世界的深渊中去,不要再幻想外面世界的
可怖。恳请您试一试,每天做一个小功课:为自己找一个出门的理由。第一天走
两百步,或走一百步,去杂货店买东西,买完了便回来。第二天多走一点,也许
三百步,又回来。第三天走一千步。第四天没有法子出门,仍然害怕,便停一下
,不必太勉强,第五天再去杂货店。第六、七、八、九、十天,就走更远些,直
到您克服这份恐惧感,以后常常出去走走,散散心,一点一点慢慢来,但是要有
决心,一定要有,请您答应我。

    我们中国人,一半将心理治疗和疯子治病混为一谈,事实上,世界上的心理
方面完完全全健康的人可以说没有。身体病了要看医生,心理有了不平衡也一样
要正视治疗的必需。如果您很清楚的明白,去看心理医生是极自然的事情,而不
是一般人说的“神经病”,那么请勇敢的去看看医生,好吗?

    如果您肯去看心理医生,那么这封信的前一段和中一段都可以不必理会了,
一切听医生的方法,是最好的。

    谢谢您写信给我,在这样怕人怕外界的情况下,肯写信给我这样一个陌生人
,使我内心对您有说不出的感激,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友谊。你的朋友三毛敬上
 

回复

其实都不是问题

    三毛:您好!或许您对这许多素不相识的干扰者感到厌烦,但请给我一次机
会,这些存留在我内心的问题,虽然都是小事,却长久挥之不去,希望您能给我
提供意见:

    (一)三年前我有个很好的男朋友,那段恋情至今仍然忘不了,我们偶尔也
还通信,但总是我去了信他才回信,而我对他的爱慕,却不敢在信里流露,不知
他对我的情是否已淡忘了?更糟糕的是,我常会拿现在的“男”朋友和他比较,
总觉得在我认识的男孩中,他是最吸引我的,您说我该怎么办?现在圣诞节快到
了,我要不要再寄信给他?

    (二)在班上常碰到一些特别献殷勤的男孩,看他们一副真诚的样子,就忍
不住给了电话,但以后却如断了线的风筝,内心不免激起受骗的愤怒,难道他们
真的只是好玩?捉狭?还是怯懦怕碰钉子?(三)通常同性的朋友交往,我们都
会主动去联系,异性的朋友则停留在男方先主动的规范里,如果第一次见面后,
为了想更了解对方而打电话,会给对方很廉价的感觉吗?

    (四)偶尔会有“他实在不错,但只能心中默默喜欢”,这个社会,好像没
有教导我们如何去追求想要的……包括情感、志向,在周遭,似乎有太多有形、
无形的规范,男女交友中亦存在太多的理智,如:他的学历、他的身高、他的年
龄……盼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非常谢谢您。祝

    平安

    渴望突破却困于现实的女孩

    渴望突破现实的女孩:就你的几个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

    (一)就第一个问题来说,你在后段的男朋友三字上,特别将男字用了一个
引号,这表示你很注意男女的性别,比一般人对待这个字又敏感得多。

    三年前的一段情,可能是你个人很主观的论定。这一段情,是不是共同出去
几次,在他人看来很普通的交往呢?如果真是两情相悦,为何不敢在信中流露情
意?

    对方不笨,是你不聪明。他之所以被动的回信给你,只是礼貌和教养,可能
也有忍耐,而绝对不是爱的任何表示。请你面对这个现实吧。既然你的来信是如
此署名,为何又连现实也不敢面对呢?情的难忘与否,是你个人的自由,请不要
拿目前的“男”朋友与三年前相识的人去比较,这是无可比较也不公平的事情。


    圣诞节快到了,你如果想再去问候一次旧友,也未尝不可,但不要再企盼什
么了。

    (二)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观念上的偏差。男同学与你交往,很可能是出
于一片友谊,而不只是因为你是“女”的而有任何企图,更谈不上你所说的“献
殷勤”。而你偏要如此看,“忍不住给了电话”,他人很明白你的出发点与他们
起初的意思完全不同,当然退避三舍了。

    为什么要感觉被骗?为什么要愤怒?来信中没有人存心捉狭也没有人要玩弄
你,是你的情感太盲目,任何男生与你稍有接触,你便立即想到要将这份情感投
诉给对方。对不起,恕我直言,这种方式和心态是很少有人消受得了的。

    奇怪的是,你在第一个问题中,已有了一个三年前认识而难以忘怀的人,又
有一位目前的男朋友,为何对班上的男生却又生异想,甚而会因为他们的不理会
你而愤怒,觉得被捉弄了?其实,玩弄、捉狭、被骗,都是你自己的想法造成的
,这一点他人一些责任都没有。

    (三)第一次见面之后,想进一步了解那个人,而打电话给他,这种事情并
不廉价。只是我很难以想象对方的反应,如果你开门见山的直说:“我想进一步
了解你,请问可不可以再见面?”如果是我,就不会做这种事情。先了解自己比
急着去了解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来得重要。

    (四)我们再照着你信中所写的句子来讨论:你说,男女交友中亦存在太多
理智,譬如:他的学历,他的身高,他的年龄……。(以上是引用你的话)。

    我以为,交友就是交友。这两个字最重要的是因为交往而带来的身心舒畅和
健康,还有随缘而得的友谊,这份友谊的有,或者没有,都不是交友最重要的目
标。

    交友不是打猎,猎物的学历、身高和年龄,对一个交往者来说,实在不必太
注意。放松身心,不存目的,不刻意寻找一个投诉的对象,那份自在和愉快,必
定是不同的。所谓“无为而治”的道理,就在这句话里面了。

    祝认清现实,再求突破

    三毛
 

回复

不能给你快乐

    三毛:早先情绪不好时,曾托一位文化大学的朋友帮我打听您的下落,想分
享您的乐观,使我也沾上快乐的花粉,结果没有成行——去课堂上逮人。只好提
笔和您聊聊,我想有些方面我们是相近的,有相同感觉的——但搞不好,您不喜
欢个性与您相近的人那就糟了。

    上次想去拜访您,还有个很强烈的原因,就是觉得您能使人快乐起来,想拉
您来做些社会工作(陪人聊聊天,听人诉苦……之类),或许您看了又要掩门深
锁(印象中您表示不习惯人群)。还是想和您约个时间聊聊,可以吗?陈菲华

    菲华:你的情绪不好而想到要找我,从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你对我的看重与
信任,谢谢你。可是这件事情不是只有一个角度便能够解释一切。我以为,依靠
他人带给自己快乐是不很稳当的人生态度,况且你已成人了。快乐的泉源来自每
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你心中不快乐,他人是无法使你脱出困境的。谢谢你没有来
文化大学的课堂上逮人——逮我,因为我在工作中,不能分心给你快乐,一旦你
快乐了,可能我因失职教学而不快乐。我喜欢天下一切平和、朴素、谦虚的人,
无论个性是否相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你说想拉我出来做社会工作,叫我陪人聊天,听人诉苦等等,这使我有些惊
讶:因为我们彼此的陌生,使你对我下断语,以为我的日常生活便是掩门深锁。
事实上我在学校有大约一百六十个学生,还有许许多多旁听生,师生的情感非常
深厚,对于我所带领的大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在课余彼此勉励和深谈。年轻的
大孩子们给我的启示很大,表面上看来,是我在做辅导工作,事实上自己受益良
多。我并没有排斥这个社会,只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便只做了那么
多。以这个理由,请你包涵,你所建议的那一份社会工作,我便不再做了,好吗


    你想要与我见面聊天,而我的时间安排得十二分的紧迫如果没有必需,便不
见面了好不好?我们将时间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就是你祝福我的话——愉
快的享受生命。谢谢你,我的确活得十分愉快。祝

    安康

    三毛上
 

回复

写作不难

    三毛阿姨:您好,我是位十六岁的高中生,不知称谓您为“阿姨”,是否会
太老?我很喜欢您的作品,文章亲切,平易近人。

    我本身也很喜欢写作,闲暇时便尝试“爬格子”。可是在写作过程中,我遇
到困难了。那就是常常无法用最适当的文辞来表现我内心所感受的,因此常觉得
自己腹笥甚窘。虽然,我也常买些书籍回来阅读,藉以充实自己,但还是无法吸
取其中的精髓,我常为这问题困扰。所以想请您帮我解决好吗?谢谢!祝安康

    郭芳廷敬上

    芳廷好孩子:你才十六岁,来信一句也不抱怨人生,只说喜欢写作,这是多
么的难能可贵,因为我所收到的来信,大半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的怨叹信,看
了很使人灰心。

    写作其实一点也不难,一开始的时候,尽可能踏踏实实的用字,不要写那种
独白式的文体,写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观察、所体验、所感动的真实人生。初写稿
,写些实在的散文体故事,避掉个人内心复杂的感受——因为那样写,便需要功
力,毕竟虚的东西难写。从故事开始试,人物最好不要一次出来太多,免得难以
周全的在笔下刻划他们。

    写作,便如建筑,结构是一个部份,建材是另一部分,外观又是一个部分,
缺一不可。这也就是肌理,文理和神理三个写作的基本要素,而这其中,都是生
命。

    再说,所谓写作,事实上脱不了一个“酿”字,心中有所感、有所动的题材
,不要急着就伏案,急不得;将材料放在脑子里慢慢用时间和思想去酝酿它,自
己反反复复的在心中将文章编织,等到时机成熟了,不写都不成,这就是一般人
所谓的灵感来了,出来必然不会太坏。

    一般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心急,酿的时间不够,那么即使涂涂改改总也难以
使自己满意。

    多看好书固然是好事,可是看见他人写得如此深刻而自己不能,也是会丧胆
的。例如我自己,便真的丧胆,,越看越不敢写,不过,我情愿不写,也舍不得
不看好书。

    你的年轻和兴趣,就是写作最大的本钱,很可惜我们只是纸上笔谈,无法交
换更多的心得。谢谢你的来信。三毛上
 

回复

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

    三毛:每当遇到有不满的事,或遭遇到挫折时,脑中就会浮现您的影子,您
常要我们心存感谢,就凭着“心存感谢”这四个字,常常使我自己在不如意的时
候快乐起来。

    在《明道文艺》的“三毛信箱”一栏中,常看到写信给您的人,多数在诉苦
、抱怨、不满。当我在“三毛信箱”栏中看到若尘写了这么一段话:“不要问我
从那里来,索性忘了我是谁吧。因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浪汉’,一个在阳光
下拖着慈悲的影子。默默地一步一步趋向救苦救难的平凡的人。”看到了后两句
话时,三毛,我多么地感动,更为您庆幸有这么一位读者,更感到他是一位多可
敬的人,而且是一位不平凡的人。此时,我感到难过,因为在我周遭的人,甚至
我的朋友,他们没有人常心存感谢,而只是不断的在满足自己,而我竟没有办法
去改变他们,这真是令我感到惭愧的一件事。祝福他们,更祝福您

    廖淑珍敬上

    淑珍:想来你也听过一个老故事:一个小女孩因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直到
她看见一个没有腿的人。

    你的来信,使我这么的欣悦。淑珍,你比我的年纪小很多,可是说出来的话
,如此的有智慧、有胸怀、有志气,我真谢谢你给我拆信后一整日的快乐。

    你说得一点也不错,这个世界上,不满足的人太多了,自私自利自暴自弃的
人也太多了。有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能同情这种人,也不想帮助他们,因为没有
价值可言。让那些永不醒觉的人自生自灭好了,如果他们抱怨,我们把耳朵塞起
来。因为他们不肯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有一丝一毫感激的心。可是,另一
种人,是真正值得同情的,他们可能懦弱,可能悲观,可能不够聪明,可能贫,
可能病……而不是自私自利和不满。上面那个小故事,虽然十分平凡,可是它常
常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当我偶尔对人生失望,对自己过分关心的时候,我也会沮
丧,也会悄悄的怨几句老天爷,可是一想起自己已经有的一切,便马上纠正自己
的心情,不再怨叹,高高兴兴的活下去。不但如此,我也喜欢把快乐当成一种传
染病,每天将它感染给我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

    淑珍,你知道一个秘密吗?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
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
在我,生命的享受就在其中了。今天,是一个好天气,台北近郊的一片山水是如
此的安详而美丽的。我看青山真妩媚,而青山看我当如是。好朋友,世间有你这
样的人,我也看不厌呢!

    谢谢你,真的,你给了我很多东西。敬祝

    平安健康

    朋友三毛敬上
 

回复

狱外的天空也是你的

    新竹监狱内的朋友祖耀:你的来信和真名不便公开,不愿也不能,可是给你
的回信,我另寄一份给你,也想给《明道文艺》,同时很希望发表之后给你寄这
份杂志去看。

    看完你第二次写来的长信,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祖耀,不要
再深责自己到这种地步了,虽然曾经做过妨碍社会安宁的事情,而你也认为受刑
补不了已犯的错误,那么期待将来出狱后的赎罪与再造,这些,其实你已经在预
备了,是不是?由你那么真挚的长信中看来,你今天的处境并不能只以单纯的“
坏”字便解释了一切,这么坎坷的童年少年期,在我一个平凡经历的人看来,都
是很大的劫难。你的信中,使我看见了那个十一岁的孤儿,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孤
儿院,看见了一个少年在人海飘泊的孤单,看见了求助无门、叫天不应、寻母不
得,而父亲不明的一个苦孩子。看到迷茫,看到那份求好向上的心,看到您终于
向人生投降放弃,然后怀恨,然后反抗,然后豁出去的自暴自弃,然后去伤害了
一个无辜的人……。祖耀,请求您再不要对人性和命运失望、灰心、怀恨,请您
相信我一次,我不骗您。您今年才二十四岁,您说天下人的话都是假的,而您却
写了信给我,那么请您试一试,相信我好不好?我不能给您什么,但是我可以给
您一个经验,一个世界上仍然有信、有望、有爱的经验。因为我的确碰到过千千
万万次这样的人,他们是如您一样的人,他们不假,不坏,不欺,不冷酷,更不
轻视任何人,我真的碰到过,相信我,这个世界仍是有爱存在的,它并不完全是
您眼中所见的那么冷酷与虚伪,试试看相信我一次好吗?

    您说:狱外的天空没有您的份。祖耀,您快要刑满出狱了,这么想,出来又
有什么信心面对穹苍呢?

    一个人,最当看重的是自己,您的一生,看到的却是别人如何对待您,而您
没有看重自己,再说难道他人轻视您,不是因为你先轻视了自己吗?贫,并不是
耻辱,贱,才是耻辱。您有手,您有脚,您能说话、会写字,而且文笔非常流畅
,这足见您“基本求生”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一旦出狱,发心重新做人,过去您
年少,而今您已成年,只要您肯,只要您不再恨,只要您不怕吃苦与诚实,这个
社会不会饿死您。您曾经将自己一生的苦难报复到他人身上去,自责不是够的,
受刑也不够,出来了,发心向上,用您的下半生,向这位受害人去补偿吧,不然
,您没有真正的行动和忏悔。

    有时候,在我们的一生里,遗忘是有必要,而记得也有必要,让苦难的过去
忘掉,记取这一次的教训,利用这个错误的经验,以后“绝对”不再做伤人伤己
的恶性循环,请你答应我好不好?不但如此,错了的还要补救,诚心诚意的去做
,好吗?有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叫做《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所写的,
不知你看过没有?如果狱中图书馆找不到这本中译书,请下次来信告诉我,我替
你寄去。你爱文艺书,这一本,对于人性的挣扎与光辉做了极深的刻划,看了每
一个人都会有启示的。过去你念过高工学校,我有许多做水电、修机车、做铁门
窗、修马达的朋友群,如果你肯学、勤劳、认真、诚实、不计较待遇,大家帮忙
打听,工作总是有的。不要害怕将来的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预备好决
心和信心的迈出那个再也不回去了的大门,好吧?

    祖耀,我们都是你的同胞,欢迎你回到这个社会。谢谢你叫我陈姐姐。祝安


    陈姐姐上
 

回复

是美德还是懦弱

    三毛:有一阵子我失业在家时,发现了一项快乐的秘密,那是勤奋与善待别
人,这是我在美德中寻求心理宁静的开始,而我做到了。另外我又读佛学书籍,
凡事又避免过分计较,我渐渐成为一个好好小姐,心中的爱恨都不强烈,但最后
却憎恶起自己来了。我希望自己敢爱敢恨,有勇气去承担一切,然美德把我禁锢
在最无望的地方。我会为了怕伤害一个讨厌的人,而使一个内心所喜爱的人误会
我,甚至觉得讨厌别人也是一种罪过,如此滥施怜悯,使自己成了“好女孩”外
别无可取。我一直相信林肯的话;“人到四十岁后要对自己脸孔负责。”因此从
善是我生活目标之一。但我觉得矛盾,过去的美德实在让生活毫无生趣,为什么
我能在美德里发现宁静的快乐,却又发现美德也是个枷锁?三毛,请您哪一天演
讲或写文章谈谈一个“好女孩的烦恼”,使我知道怎么做好吗?林爱雯爱雯:我
也喜欢林肯的这句话:“人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面容负责。”但我不能同意你
的另一个想法,因为你认为美德是一副枷锁。爱恨都不强烈的人并不能与“没有
个性”、“生活没有情趣”这些字句混为一谈。你如果真的拥有内心的宁静,又
为什么要挣脱这么美好的境界呢?

    从你的来信中,我感到你将美德的定义和“懦弱”有一点混杂,所以才会恨
死自己了。让我们共同来整理一下这两个观念好吗?凡事不计较、善待他人、觉
得讨厌别人都是罪恶、追寻快乐、不批评别人……在我看来都是美德的一部分,
而且是重要的大部分。以上都是你信中所说的。但是,不敢伤害一个自己讨厌的
人,而情愿使内心所喜爱的人误会,便是懦弱。

    我的意思是说,大凡人——不只是你,常常会对凶恶些的人让步,而放心的
去忽略了一些善良而可敬的人。这是人类的弱点与共通性,同时也是天性,这是
相当令人遗憾的。

    我的想法是,一个真正的完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大智大仁大勇,
这三个字真能达到又谈何容易呢?所以中国人说“好难”。好,真是难啊!

    小聪明、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在这个社会上每天都可以看见,但那成不了
什么大事。而你我是不是就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呢?你自己其实看得十分清楚了
,勇气是可贵的,极为可贵,又最难实行,如果凡事缺少了实行的勇气,再有智
慧与仁爱也是枉然。不要再怀疑美德了,它的含义在生活上每天都可以面对与实
行,那绝不是枷锁,那是使良知自由、使心灵释放的秘方。它不必破坏也不必摧
毁你现有的生活,因为你本身在基本上已是一个好女孩子,一个居然以自己美好
而苦恼的糊涂人。美德之中,当然也不能缺少道德勇气,不然,便是懦弱,懦弱
的人,在我的浅见里,就是如你所说:除了滥好之外,一无可取。谢谢你给我机
会,使我在回信的时候对自己本身的处世为人也做了一个检讨的反省,谢谢!祝


    安康

    三毛上
 

回复

喜欢”有千万种风貌与诠释

    三毛:或许我这封信在你所有的来信中只占了一丁点儿不成比例的比例,但
是我恳切希望你看完之后,无论如何,给我一封信。我是个豪爽、高大的男孩子
,自认为聪敏、潇洒,不仅是学校的模范生,更是许多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每天生活得相当快乐。但是,你来了,我想念着你,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在你到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演讲时,两次,我都提早一个钟头去痴痴的等,排队
。但是,肚子饿了,我去买东西吃,结果回来,才一会儿工夫,我已被挤到最后
,只得坐在最上面、最后面……。我曾告诉父亲我喜欢上一个女孩子了,他说:
“是谁?我想知道她的一切。”我说:“她不认识我……”

    更残酷的事实是,我只是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在即将大学联考的前夕,我希望得到你的一些鼓励,台大医学系是我第一志
愿,放榜后我去找你……陌生的人 陈正宇

    正宇:我深信,许多人的一生都会喜欢过不止一个人,而这种对象,必然在
基本上与我们有一个共通的本质,也可以说这一种人性格的优美与光辉恰好是可
以使我们极度欣赏的。

    在我的一生里,不止喜爱过一个异性,他们或能与我结为夫妻——如我已离
世的丈夫;或者与我做了最真挚的朋友——我确实有三五个知己;或者注定了生
来的关系——如我的父亲与兄弟。现世的存在形式与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那些人优美的心灵,化为我一生的投影,影响了我的灵魂与人格。他们使我的本
身受到感召与启示,而且今生今世都默默的在爱着这些人。想起这一些与那一些
人,心里只有欣慰与安宁,里面没有痛苦。正宇,你说你有痛苦,你喜欢了一个
,叫做三毛的人;我说我没有痛苦,我却也喜欢着许多人。这其中的区别其实只
在一线之间,我不求形相,你求形相;我一无所求,你看似没有求,可是你却求
了痛苦。

    其实,你喜欢的不是三毛,而是一种能够与你呼应的人,这种人,不会很多
,也不可能太少,少到一个也没有而只有那个笔名叫做三毛的人。这个世界上优
美的人太多太多了,问题是,最最优美的钻石往往深埋在地底的最深处,而你,
却将一块普通的石头,看成了钻石,不但如此,你又将石头看成了异性。孩子,
“喜欢”这两个字,有它千千万万种风貌与诠释。在我十三岁的时候,不只是喜
欢,我狂爱过西班牙大画家毕卡索,爱他爱成疯狂,焦急的怕他要老死了而我还
没能快快长大去向他求婚。这是一件真的故事,而今,仍爱着毕卡索,他死了,
我仍爱他、欣赏他,在他的真迹名画之前徘徊流连,将他深植在灵魂至爱的一角
,但我不痛苦了,他生前,不知世上有这么一个女子在爱着他,这又有什么关系
呢?而我,也没有损失,我得到的是永恒以及其他的爱。

    正宇,我确信在你的一生里,会有或已有了许多喜欢的人。让这份爱,化为
另一种深刻又持久的力量与欢欣,再透过你——未来可能的一个医生,投影到其
他的人的内心去。

    看见这样的回信,也许你会将纸撕掉,将自己与三毛都怪责与抱怨,甚而失
望。不过,你总是看了,看过的东西,不会全忘的,是不是?谢谢你,这么好的
青年,谢谢你。

    敬祝安康

    朋友 三毛上
 

回复

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

    三毛:我是个学生,平常课业压力甚重,在课余只能阅读一些翻译作品和中
国作家的散文及报章杂志的文章。个人对文学非常有兴趣,但涉猎不多,常感心
虚,现在寒假到了,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好好的研读,希望能有些许的收获,能
否请您推介一些值得阅读的好书或学习的方向。盼回音。

    敬祝安好

    史及尧敬笔

    史先生:在我的看法里,念书的人往往有许多不同的心态和要求。有些人将
读书当做一种松驰紧张生活的消遣,这种人,便可能看些轻松而不太费心的书本
或杂志,看完熄灯安睡,这对健康有益,是极好的娱乐。也有一种人,将读书当
作人生的特种兴趣,他们看书可能便有了更进一步的品味与境界,是比较深入的
。更有一种人,将读书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既然是事业,便必然有计划与经营
,一步一步来,慎重的挑,仔细的读,甚而阅书之后,用文字记下心得或发表感
想,是更有组织的看书法。我个人,很有趣的是,以上三种心态与要求,多多少
少都包括了在内,并不是只有一种心态,这么一来,时间便占去很多,可是甘心
。总觉得,既然我们身为中国人,对于丰富的中国文化便当首先去涉猎才好。思
想性的文字与书籍,我爱老子、庄子、孙子和孔子。文学部分,以我的浅见,《
红楼梦》与《水浒传》是白话文学中极易引人入迷的两本好书,不过《水浒》后
几十回便不太喜欢了。先从《红楼梦》看起是一个好开始,因为它涵盖的东西太
多太广太深,而又绝对不枯燥,是伟大的书。至于翻译作品,我的看法是,要译
笔好的才看,译笔好不好,细心看上数页便可了然。如果时间不够,流行畅销小
说便先不要看了——除非你只是想看了消遣。相信世界名著,它们是经过千锤百
炼的著作,必然不会太坏。如果一时不能看大部头的书——假设你已在看《红楼
梦》了,那么西方的文学,可以先看短篇小说。我个人极爱海明威的短篇,也深
喜马奎斯。毛姆的作品故事性强,初看是引人的,他的短篇也好。旧俄作家的文
字中,人性的光辉明显而深刻,只怕初看的读者对于那些极长的人名会不耐烦,
忍一两本,便顺了。

    文学的领域浩如烟海,你信中说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很少。一个月,慢慢看
一两本书,看出心得来就不错了,这么短的时光,要说什么才好呢?登堂入室需
要长期的培养,用一生的热爱去对待书本都是不够的。

    如果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一个月,我便去看一本法国作家——圣厄佐培
里SAINT EXUPERY著的《小王子》。用一个月去看它,可以在一生
里品味其中优美的情操与思想。也是绝对不枯燥的一本好书。

    一说文学,便很急,写来不能停,但是,你只有一个月,便就此停笔吧。谢
谢你。祝

    多些时间

    三毛上
 

回复

五个对话

    三毛:本想当面请教几个问题,但因服役的关系,时间上不允许,只好在信
上请您解惑。

    一、在您作品中,常感觉您有份能知冥冥中要发生事情的能力,如《哭泣的
骆驼》这篇,您知人即将死去。

    二、您在书上提到自己的一切是写作的最好题材,请问人应清楚自己的过去
及目前的情况才能写作吗?

    三、一幅画常有多种不同看法与见解,请问这是股推动进步的力量吗?四、
一个没有保存过去物品的人,能说他过去是没痕迹吗?五、你同意“入境随俗”
这句话吗?能否处任何环境,就得做出合乎当时环境的举止?

    张正上张正先生:我们在纸上做问答题,不必见面也是好的,现在就您的几
个问题,写下答案。一、我在十三岁以前,的确能够知道许多将要发生的事情,
那种感应很明显,例如说,在电话没有响以前几秒钟便可以预知,所以慢慢走向
电话,当它一响,我便接了,常常将对方吓一跳。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
便慢慢减少了。现在可以说是很“钝”,已经不灵了,一年中只有少数几次,不
经心的,会有这种预感,也不很多了。小时候的的心灵比较干净,没有“知识障
”,也接近自然,才会有这种现象。

    二、有些作家,能力强,可以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故事完善的表达出来。而
我,是一个“非小说”的文字工作者,所以甚而不会用第三人称“他”来写作。
我并不认为每个人必须清楚自己才写作,以旁观者的立场去写作是很好的。可惜
我没有这种功力。三、一幅画的本身原本就是一幅画,但观者不同,它便可以因
此千变万化,所谓“见山不是山”也。对于画,我没有想过它是不是“推动的力
量”。但我能欣赏许多好画,非常沉醉,常常人入画中不知归,倒是要自己推动
自己才舍得由那个境界中出来。好画是把我推进去的,这种力量也可谓是一种动
力吧。四、过去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也不必依靠有形的物体来缅怀提醒,过去是
造成今日我们本身的必须过程,它存在我们生命中,是遗失不了的。收集东西不
算收集过去的生命——

    由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说。

    五、我同意入境随俗,但不忘我。我不同意你说的处任何环境就要做出合乎
当时环境的举止。如果我处身在一个大家都打麻将、吸毒、抢劫、奸淫的环境里
,我便不随。

    以上是您的问题,我给做了答题,不知您满意吗?祝

    安康

    三毛上
 
10  /  17  页   «678910111213»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