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008]“一路聆听,乐在激动”音乐专题之一----------梨园雅韵聚知音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11/11/2008]“一路聆听,乐在激动”音乐专题之一----------梨园雅韵聚知音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9260

[11/11/2008]“一路聆听,乐在激动”音乐专题之一----------梨园雅韵聚知音

[11/11/2008]“一路聆听,乐在激动”音乐专题之一----------梨园雅韵聚知音

音乐版是激动论坛最早设立的版块之一,自建立以来,以高品质多样化的音乐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音乐爱好者,在一批批版主及网友的不懈努力下,音乐版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音乐区已经由最初建坛时的1个版块发展为15个版块,在同类论坛中已经颇具知名度,为整合论坛内众多优秀音乐资源,进一步提高音乐版的知名度,从2008年11月开始,将不定期推出“一路聆听,乐在激动”音乐专题,本期“梨园雅韵聚知音”就算是抛砖引玉吧!期待更多的版主和网友加入,发挥聪明才智,给大家奉献出别具一格的精彩音乐专题!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戏曲音乐植根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多了,戏曲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戏曲市场从此冷清了很多。但作为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可悲的,即使你不喜欢它,也应该有所了解。戏曲作为国粹,不应该只属于爷爷奶奶那一代,年轻一代更应该了解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音乐版内网友上传的戏曲音乐种类很丰富,本期“梨园雅韵聚知音”只做一个粗略的汇总,更多音乐可以到民乐国粹华语单曲版内欣赏。





一 京剧

      京剧堪称戏曲中的大哥大,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详细>>>



【京剧.文字】


        戏院在清朝最早叫茶园,那时听戏光收茶资不卖戏票,曾一度称戏园,以后改称戏饭子,到民国时代改称剧场、剧院或戏院。 前门大街路东的广和楼戏园是北京外城最早的一个戏院。明末这里是盐务巨商查家的花园,后来改成广和茶园,乾隆年间正式盖起了戏台演戏。庚子以后王氏经营这座茶园,起名叫广和楼戏园。详细老北京戏院沧桑 杨小楼梅兰芳的舞台



相关帖子


京剧流派知识
京剧与电影的史话
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
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艺名由来
京剧名家梅兰芳和他的两个妻子
京剧“四大名旦”如何唱红上海滩



【京剧.唱段欣赏】
                                                                                                         
现代京剧名段串烧------------------------------------------------------------------
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剧本全集----------------------------------------------------
《智取威虎山·会师百鸡宴》1967版本------------------------------------------
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1967年版本------------------------------------------
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1970年版本------------------------------------------
裘盛戎《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 ----------------
李维康《女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 --------------------------------------------

于魁智《月下独酌》 -------------------------------------------------------------
张君秋《状元媒》-----------------------------------------------------------------  
马连良《法门寺》---------------------------------------------------------------- -

顾正秋《苏三起解》------------------------------------------------------------- 

刁  丽《天女散花》---------------------------- -----------------------------------




【专辑下载】
                                    《百年经典》京剧名家名段:百年流芳
                              《百年经典》京剧名家名段:梅艳菊香
                              《百年经典》现代京剧名家名段:京韵隽永

                                梨园传清响 琴韵赋雅声:《粉墨是梦》
                              发烧京剧《钢琴伴唱红灯记》
                              《现代京剧唱腔精选》
                              现代京剧交响组曲《红灯记》
                              大型管弦伴京剧唱腔《龙抬头》
                              京剧名家名段之一
                              京剧名家名段之二
                              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
                              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之伴奏部分
                              赵葆秀京剧老旦唱腔精选


【京剧.剧照欣赏】

 
          《春草闯堂》                                                                          《三堂会审》
 
          《穆桂英挂帅》                                                                    《杨门女将》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的,是20世纪20年代起在京剧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四位艺术明星,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


 
                  梅兰芳珍贵影像                                        程砚秋珍贵影像
 
                      尚小云珍贵影像                                        荀慧生珍贵影像   

                                           
     
                                   
【相关图片】


中国戏曲服装图解
京剧脸谱国粹剪纸
中国京剧脸谱汇粹
国粹京剧卡通壁纸
盘点明星的京剧造型

梅兰芳照片--儿童到老年

马连良与孟小冬的珍贵合影




二.越剧


        越剧是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嵊县一带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的。详细>>>


【越剧.唱段欣赏】
范瑞娟-傅全香《梁祝·十八相送》-------------------------------------------------------------------
章瑞虹《孔雀东南飞·洞房》---------------------------------------------------------------------------
单仰萍《红楼梦·黛玉焚稿》---------------------------------------------------------------------------
单仰萍《红楼梦·黛玉葬花》---------------------------------------------------------------------------

徐玉兰《宝玉哭灵·问紫鹃》---------------------------------------------------------------------------
徐玉兰-王文娟《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 ----------------------------------- -
王志萍《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
范瑞娟-傅全香《梁祝·十八相送》--------------------------------------------------------------------
王志萍-郑国凤《追鱼·夫妻携手往前行》-----------------------------------------------------------
尹桂芳-徐玉兰《金玉良缘·合不拢笑口将喜讯接》-----------------------------------------------



【越剧.MV】
《梁祝·我家有个小九妹》
《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
《梁祝·十八相送》


【越剧.专辑下载】
越剧仙子-何英《西湖山水还依旧》
越剧仙子-何英《菱花镜》
越剧王子-赵志刚CD(越剧尹派)
徐玉兰、王文娟《红楼梦》全剧



【越剧.图片欣赏】



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 1958年          华怡青饰林黛玉、朱雪莲饰贾宝玉 1983年



李萍饰林黛玉、温沛饰紫鹃 1984年3月                钱惠丽饰贾宝玉、单仰萍饰林黛玉 1999年8月       





三.黄梅戏


  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详细>>>



【黄梅戏.唱段欣赏】
严凤英-丁紫臣《打猪草·对花》-------------------------------------------------------------------------
严凤英黄梅戏选段-----------------------------------------------------------------------------------------
韩再芬黄梅戏插曲-----------------------------------------------------------------------------------------
林淑娟《读西厢·三笑·点秋香》--------------------------------------------------------------------------
林淑容《十八相送之三》---------------------------------------------------------------------------------
林淑容《访英台》 ------------------------ ----------------------------------- ---------------------------
严凤英-王少舫《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
严凤英-王少舫《天仙配·互表身世》-------------------------------------------------------------------
吴琼-袁玫《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马兰《红楼梦·金玉良缘》----------------------------------------------- ---------------------------------

经典黄梅调-江山美人-梅龙镇出大事情-----------------------------------------------------------------
经典黄梅调-江山美人-真笑話--------------------------------------------------------------------------
奚秀兰梅小调《天女散花》----------------------------------------------------------------------------



【黄梅戏.五朵金花】


        33年前,一群青涩的少女背着铺盖卷儿,迈进了安徽省艺术学校的大门,成为80届黄梅戏班的同班同学。 在他们当中,走出了号称“五朵金花”的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和袁玫。


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                  黄梅戏五朵金花:吴琼   
                                                                     

  黄梅戏五朵金花:吴亚玲            黄梅戏五朵金花:杨俊

  黄梅戏五朵金花:袁玫                        “五朵金花”和老师丁俊美       


                                                               

【黄梅戏.专辑下载】


《黄梅戏珍韵集CD1》
《黄梅戏珍韵集CD2》
《发烧黄梅小调》
东方情怀《情牵黄梅调》
林淑容/龙飘飘《皇牌黄梅调》
番茄姑娘-萧丽珠《中国老歌·黄梅调精品集1-2》






四.粤剧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详细::粤剧的起源



【粤剧.唱段欣赏】
红线女《荔枝颂》---------------------------------------------------------------------------------------
粤曲精华《禅院钟声》---------------------------------------------------------------------------------
邓新埙-徐丽娟《帝女花·庵遇》----------------------------------------------------------------------
马浚伟-佘诗曼《帝女芳魂》--------------------------------------------------------------------------
粤曲小调对唱《春江花月夜+百花亭赠剑(平湖秋月)》----------------------------------------



【粤剧.名伶】
        1965年,由红线女主演的粤剧里程碑之作《山乡风云》让周总理把“南国红豆”的赞誉赠予了广东粤剧。而红线女,从此之后也几乎成为国人眼中粤剧艺术的代名词。



 
            红线女剧照

 
                红线女





五 豫剧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详细>>>




豫剧选段《亲家母对唱》
豫剧《朝阳沟·前腿弓 后腿蹬》

常香玉《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常香玉《朝阳沟·昨夜晚老婆我做了个好梦》
常香玉《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六.评剧


        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约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详细>>>


刘秀荣《刘巧儿》选段
新凤霞-赵丽蓉《花为媒》片段
刘秀荣《花为媒·夸月娥》选段
赵丽蓉-谷文月《杨三姐告状》片段






七 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详细>>>


 


                        昆曲《西厢记.红娘》

 


                                                              昆曲《西厢记.红娘》


        现代社会,节奏变了,生活变了,心态变了,然而不变的,是台上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还在雨丝风片和金戈铁马中诉说着千百年的世事沉浮。昆曲复兴的开场锣鼓已然击响,我们乐意看到它在纷扰的争论中寻找出路,而不忍心目睹它在寂静中被遗忘。在唇齿的交锋中,也许更多的人会走进剧场,然后惊叹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详细:百年昆曲的三篇断章
                               

                                               
昆曲《邯郸梦》,只此一场唯美生动
吴汝俊《牧丹亭·袅晴丝吹来闹庭院》





八.沪剧


  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详细>>>



茅善玉《燕燕做媒(紫竹调)》
吉燕萍《魂断蓝桥·烛光圆舞曲》






九 锡剧


        锡剧是江苏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详细>>>


《双推磨》全本 
王彬彬-汪韵芝《珍珠塔-我却不沾老爷光》
王彬彬-汪韵芝《珍珠塔-投亲》(王彬彬、汪韵芝)





十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详细>>>


  《请宴》(赵开生)
《十八相送》(徐天翔 周勤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月泉)
《团团圆圆过新年》(程桂兰)




十一 其他剧种

山西河曲二人台《打金钱》
秦腔《老娘不必泪纷纷-杨凤兰》
京韵大鼓《丑末寅初-骆玉笙》
晋剧《金水桥-郭兰英》选段《银屏女在金殿用目观看》





 


附:其他专题

【图片专题之一】风景这边独好

【官场小说专题之一】官场现形记 

【历史专题之一】中国古代宫闱秘事知多少

【历史专题之二】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毛泽东的妻子和儿女们

【情感专题之一】女人不"坏",男人不爱------情场百战百胜秘笈

【新年专题之一】激动论坛圣诞专题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2-22 10:53:22
音乐上传权限已放开,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好音乐!
 

回复:[11/11/2008]“一路聆听,乐在激动”音乐专题之一----------梨园雅韵聚知音

谢车版,茶版及各位顶帖支持的版主及网友,
音乐上传权限已放开,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好音乐!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