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30]新凤霞-赵丽蓉演唱的评剧《花为媒》片断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2006-9-30]新凤霞-赵丽蓉演唱的评剧《花为媒》片断

1  /  8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14077

[2006-9-30]新凤霞-赵丽蓉演唱的评剧《花为媒》片断

[2006-9-30]新凤霞-赵丽蓉演唱的评剧《花为媒》片断



引用:






评剧《花为媒》片断 
演唱  新凤霞  赵丽蓉

<报花名>

(张念)花开四季皆因景,俱是天生地造成。
(唱)阮妈妈呀!
(阮唱)他怎么还不来呀!
(张唱)春季里花开万物生,
花红叶绿草青青。
桃花艳,李花浓,
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阮唱)你再报夏季给我听呀!
(张唱)夏季里端阳五月天,
火红的石榴白玉簪。
爱它一阵黄呀黄昏雨呀,
出水的芙蓉亭亭玉立在晚风前,
(阮唱)都是那个并蒂莲哪!
(张唱)秋季里天高气转凉,
登高赏菊过重阳。
枫叶流丹就在那秋山上,
丹桂飘飘分外香,
(阮唱)朵朵都是黄呀!
(张唱)冬季时雪纷纷,
梅花雪里显精神。
水仙在案头添呀添风韵,
迎春花开一片金,
(阮唱)转眼是新春。
(张唱)我一言说不尽春夏秋冬花似锦,
叫阮妈,却怎么还有不爱花的人!
(阮白)能有这样的人?
(张唱)爱花的人惜花护花把花养,
恨花的人骂花厌花把花伤。
牡丹本是花中王,
花中的君子压群芳,
百花相比无颜色,
他偏说牡丹虽美花不香。
玫瑰花开香又美,
他又说玫瑰有刺扎得慌。
好花哪怕众人讲,
经风经雨分外香。
大风吹倒了梧桐树,
自有旁人论短长。
虽然是满园花好无心赏,
阮妈你带路我要回绣房。

(阮唱)我的五姑娘啊!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
春打六九头。头上擦得本是桂花油,
油了裤,油了袄呀,油了我的花枕头。
(张白)夏季呢?
(阮唱)夏季里开花热得难受,
……受不了到河里去打跟头。
头上顶着荷花,花底下生藕,
藕坑里去摸鱼,
我就摸啊,我就摸啊,我就摸了一条大泥鳅!
……(张白)秋季开花吗?
(阮白)开,开,开花。
你呀,你给我蹲下呗!
(唱)秋季里开红花,
开蓝花,开紫花,开白花,花花花??
(张白)什么,花花花?
(阮唱)那可都是花!(贾白)哪里去?
(阮白)大树后,假山石,(张白)假山石?
(阮唱)那假山石里头也开花。
(张白)假山石也开花?冬季开花吗?
(阮白)开花,开!冬天哪,冬天不是天冷吗?
就把那花啊都冻死了,(唱)就不开花。

<花园相亲>

张唱)见阮妈行动不象赏花玩景,
东说说西望望定有别的情啊。
我这里假观花暗察动静,
假山石大树后有人藏身。
太阳光照墙上现出人影,
看形状定是公子王俊卿。
因何故他偷把我的花园进?
一定是阮妈妈暗牵红绳。
来得好我正要把你找,
你看看谁是真金哪一个是黄铜!
你自己送上门别怪我不恭敬,
灵机一动见景生情,
我要借花泄愤骂书生。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回复:

小屹: 這好 四季花

《花為媒》評劇 不知何省產物的ㄚ
 

回复:

曾经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一带
 

回复:

大力士,俺是不請自來旁聽地

        敢問評劇和京韻大鼓之間有甚淵源嗎?
 

回复:

根据胡沙先生《评剧简史》一书记载:评剧诞生于1900年前后共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称为“对口莲花落”,第二时期为“唐山落子”,“奉天落子”是第三时期,在这期间共经过了30多年,而评剧便是第四个时期。
  最早使用评剧这个名称的是白玉霜,但在白玉霜之前的李金顺时代,即1924年,他们将“蹦蹦”已称为平剧,只是这个平字无言字旁,后来为了和当时的京戏也叫平剧相区别,加了言字旁。他们认为这有个讲法,即评古论今之意。但在李金顺之前,使用无言字旁的平字应当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月明珠在天津演出时成兆才领导的班社冠以“京东庆春班,平腔梆子戏”。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
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 “蹦蹦戏”。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
北唐山一带。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
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小女婿》,
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评剧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
伴奏以胡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评剧女腔开初是由月明珠等人创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创造的。
 

回复:

京韵大鼓是天津曲艺中的一个主要曲种。京韵大鼓又名小口大鼓,该曲种前身原是怯大鼓,后经钟万起、于德逵等人的改革,将唱词改为京口上韵,腔调翻新,变为京音大鼓。后经不断改革,才最后定名为京韵大鼓。二、三十年代以来,男女艺人如雨后春笋,进一步确立了京韵大鼓在曲艺中位居冠首的地位,并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刘宝全曾从天津老艺人王庆宏学艺,加之他个人的天赋与勤奋,使他成为京韵大鼓一代巨擘 ,并有"鼓王"之称,蜚声曲坛50年而不衰。白云鹏多演子弟书,其艺术特点以小、俏、细著称,独树一帜。张小轩风格粗犷沉着,气力充沛,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在唱段收尾时戛然而止,使人感到余韵不绝,别具一格。

  以后又有女艺人小彩舞(骆玉笙)崛起于鼓坛,她根据自身特点,兼容刘、白等人之长,创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特别在低音方面吐字真切,声腔清楚,为一般女艺人所不及。小彩舞因此成为曲坛女鼓王,执天津曲坛牛耳三、四十年之多。骆玉笙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仍偶尔登台献艺。此外,当年天津还有大鼓票友,较著名者有李石如、冯质彬。
 

回复:

感謝 小屹的介紹--你這帖真要加精

可惜我不是 班班哦

 

回复:

是了...就是蓮花落!
 

回复:

我来迟---了

狂喜欢这花为媒
小时候看过这戏剧片
艺术大师赵丽蓉维妙维肖的表演
印象深刻

 

回复:

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
 
1  /  8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