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007-3-22]中唱典藏《春江花月夜》八个精典版本荟萃的收藏佳品 320k/mp3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写作,不论是旋律线还是句法结构上都与我国的民族语言及诗歌的独特风格有着亲缘关系。在旋律线上如我们说话一般抑、扬、顿、挫,一呼一应、此起彼落十分明显。 在曲式结构上,《春江花月夜》乐曲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气魄,全曲虽然只分十段,但每一段所表现的内容都是与乐曲的整体紧紧相关的。第一段模拟鼓、钟声的几个乐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第一段后半部分是乐曲的主题第一次呈示。接下去有八段和尾声,各段都是在月夜中所见到的浔阳湖的各种景色。就像今天摄影师的镜头在浔阳湖上转来转去,每一段开始进入时都是一个新的画面。 全曲就是利用主题音调这根绳索,把各段牵串在一起,像一幅层次分明和谐统一的风景画,这种结构方法,很像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法则。这种曲式结构在外国曲式学上是找不到的,但这首乐曲,外国人听了同样是心旷神怡,这说明我国民族音乐在曲式结构方面的确是具有自己的特色的。 和声手法的运用,比较突出的是第七段和第九段。尽管《春江花月夜》的原始谱稿,是琵琶曲的单旋律的谱子,便由于记上了指法标记,充分发挥了琵琶四根弦同时音响的效果,和声就发挥了充分的作用,从《春江花月夜》乐曲中出现的和声效果,再参考其它琵琶古曲如《十面埋伏》等,可以看出这些器乐曲所运用的和弦的一些特点来。这些和弦的构成大都是由根音上的四度音、加五度音、八度音组成的,和声音响丰满又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