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滇剧


滇剧是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 .


滇剧的业余组织发达,昆明郊区原名牛街庄的这个村子,就有一个相继几代而现在还存在的业余滇剧组织。 .


公元1780年(清乾隆45年)前后,云南盛行称腔的徽调、秦腔、汉调等,大约在1821年前后(道光年间),滇剧由这些流传日久的外腔逐渐演变形成后已有了正式的戏班子。 .


首先从音乐方面来看,滇剧的丝弦、胡琴和襄阳三个主要腔调,虽然出于秦腔、徽调与汉调,但经过与云南人民的语言、风习和地方戏曲长期的融合之后,它已经与原来的秦腔、徽调、汉调风格不同,而成为云南人民所特有的东西了。 .


丝弦,在滇戏三种构成因素中是主要的一种,它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可用于喜剧、也可用于悲剧。胡琴源于徽调的石牌腔,与二黄腔同源,故近似京剧二黄,但与京剧二黄又有不同,没有〔原板〕,其中有一种〔梅花板〕是由〔二流〕跺起来加以变化而成的,在歌唱中夹带诉说,可以唱到数十句不觉其繁复,真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常用于《黛玉焚稿》之类情节悲啼的戏里。 .


襄阳是吸收了汉剧襄河派的西皮调而演化而来的,旋律而流畅,适宜于表现愉快、喜悦与激昂奋发的感情,常用于《豆汁记》、《菱角配》等喜剧中。滇剧的剧目,据老艺人估计约有一千多个。 .


滇剧的表演善于刻划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如《牛皋扯旨》中的牛皋与陆文亮,《烤火下山》中的倪骏与尹碧莲,都是通过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矛盾的过程,形象生动,性格突出。 .


滇剧的表演特点,是注意体验和体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另一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民间歌谣的风格,如《秦香莲》一剧中的许多唱词,与全国其它剧种都不同,词句明白如话,充满生活气息。 .


滇剧历史上的著名演员有栗成之、王海延、李文明、李瑞兰、陈少塘、竹八音、乔秀峰、郑文斋、蒋耀延、邱云林等,对本剧种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名演员戚少斌(净)、碧金玉(旦)、彭国珍(小生)、万象贞(旦)等的艺术都深受观众欢迎和各界好评。




傣剧


一、简介 .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


二、溯源 .


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追溯其源流,不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十二马"。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 .


后来,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十二马""十二马"可以说是傣戏产生的基础。如《牙圣西》、《高罕》等,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可以说是傣戏的雏形。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叫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他一方面派人到腾冲、昆明去学滇戏一方面还请滇戏艺术家到盈江教戏。故傣剧受到汉族剧种的很大影响,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这时傣剧有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男角多穿汉族古戏装,女角保持傣女装,唱腔则仍保持着傣族音乐的特点。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傣剧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盏西、干崖一带传播开去。后来逐渐流行于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及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 .


傣剧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60年傣族艺人用新的艺术眼光改革傣剧,
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了《娥并与桑洛》。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
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
之花。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演出中,观众过万人,盛况空前。1992年第一批傣剧学员到北京戏校学习,目前这批毕业的演员已成为傣剧艺术的接班人。
他们根据《盗仙草》改编演出了《热西姆洛》,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剧又增加了打斗场面。在汉族传统戏曲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傣剧在德宏的演出却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 .


三、表演特色 .


傣剧的表演,传统剧目多以唱为主,喜、怒、哀、乐,有简单的表演动作,或进三步,退三步,骑马、打斗、行船等,也有一些表演程式。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有了专业剧团,加强了各方面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训练,无论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


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戏调"分羽调式与盏魇搅嚼啵罢咧饕餍杏谟汉印ごㄒ淮笳咧饕餍杏诼何鳌6械瘸钦颍蛞杂鸬魇轿星唬 盏魇轿弧R院笥盅荼涑鲂∩萃跚唬磺唬惹坏鳌 961年,成立潞西县傣剧团后,又进一步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 .


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领奏乐器)、大锣、大钹、碗锣(即滇剧中之咚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和象脚鼓、 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但至今多数演出团体仍只用打击乐。 .


傣剧的表演是在提炼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表演技巧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傣剧的剧目,内容较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风俗的歌舞小戏,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改编的剧目,有上百出根据汉放章回小说改编或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婚期》、《国境线上》、《金湖缘》等。 .


传统剧目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帕罕》、《千瓣莲花》、《红莲宝》、《阿暖海东》、《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据汉族戏曲和小说演义改编的《三圣归天》、《王莽篡位》、《三下河东》、《穆柯寨》、《花果山》、《大闹蟠桃会》等,有按历史故事、传说编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张四姐》等;有新创作的现代戏《波岩三回头》、《波过石的婚礼》、《金湖缘》、《国境线上》、《三丑会》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布屯腊》、《陶和生》、《娥并与桑洛》、《岩佐弄》等。德宏州文工团傣剧队及德宏所属各县文工队是傣剧的专业演出团体,此外凡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组织。名演员有朗俊美等。 .


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山歌融合衍化,于19世纪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剧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 .


从总体上讲,傣剧音乐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单一曲体阶段,约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傣剧音乐的特点是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曲调,曲调与曲调之间配以打击乐;个别剧目中加了少量的山歌调或"十二马"调。二是单一曲调逐渐演变为男腔、女腔阶段,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男腔和女腔这种两种基本曲调分别贯穿全剧;唱段中间间以打击乐,并间有少数山歌调。新的间乐布局形式阶段。1960年盈江和潞西县先后成立了县级傣戏专业剧团,1962年成立了德宏的傣戏团。此后,傣剧在艺术革新和提高上取得不少成绩,如在剧中加了前奏和尾声;在唱腔设计中,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的不同变化,进行了很多傣族民歌等。打击乐仍以滇剧打击为主,傣族民间打击乐与之混合使用,在乐队建制上,以汉族民间乐器为主,并与傣族民间乐器混合使用。
  
四、传承意义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情深》等一大批剧目。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
  
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 .




藏剧


藏剧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产生最早的剧种之一。除西藏外,四川的巴塘、理塘、甘孜、甘肃的夏河,青海的玉树,云南的中甸等地都有藏剧的流传。
  藏剧的藏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说藏剧最早是由七姊妹组成。剧目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
故而得名为拉姆。藏剧另有一名叫朗达,后来朗达成为藏剧唱腔的专有名词。如:演藏剧叫拉姆俦木,唱藏剧叫朗达当 .


  藏剧的起源在民间传说甚多。相传在公元八世纪中早期西藏佛教盛行。当时西藏执政的藏王赤松德赞(公元742-796)因受其母金成公主的影响,对佛教极为信仰,派大臣前往印度请高僧莲花生祖师(白玛老本)入藏宏扬佛法。于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在西藏山南建成桑鸢寺,在落成典礼时莲花生采用西藏山南的民歌舞蹈,根据佛经故事,编成舞蹈形式的哑剧,借以镇魔酬神,宣传佛教中的哲学内容,据说这便是今日藏剧的雏形。 .


  藏剧在西藏境内甚为流行,主要分布在山南、日喀则、拉萨等三个地、市。解放前仅每年藏历七月雪顿节(本来属于宗教节日,后来成为藏剧会演的节日,又称丰收节)要来拉萨支差演出的剧团有十二个之多。另外还有较为有名的萨迦娃、尼木娃以及寺庙中的藏剧业余组织(木鲁寺的木如白桑每十二年演一次《德巴登巴》)、功德林寺的喇嘛藏戏业余队等。这些剧团中有六个白面具派,四个蓝面具派,一个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是演独角戏的。 .


  藏剧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新派大、旧派小)、别无其它乐器,全靠人声伴唱帮腔,象川剧的高腔,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


  在表演上,藏剧有唱、舞、韵、白、技、表等六功。 .


  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但经常演出的也只有八大本,多系杂文体。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堆》等。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 .


  1960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先后整理演出了《朗莎雯波》、《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戏,并创作演出了现代题材剧目;在演出形式上,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妆;还运用了管弦乐伴奏。




皮影戏


中國皮影戲起源於何時,因文獻不足,無法確知。可確定的是最遲在北宋時,中國影戲已極成熟,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尚未發展成熟之際,宋代的影戲已能表演完整、生動的三國故事,一些記載宋人生活的著作如《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戲的盛況,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宋代以後至明清,影戲一直盛行,受到宮廷和民間的喜愛,普及全國各地,與各地曲藝、語言、習俗結合,發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戲藝術。
  皮影戲的表演是藉著一面影窗,利用燈光照射原理和平面映象來表現,將紙偶或皮偶影射出來,配合音樂、唱白來表演戲劇故事。平面的藝術造型,郤有著與真人扮演截然不同的觀賞趣味。在中國戲劇的發展史上,皮影戲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然而,即使皮影戲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在傳統戲劇場上,影戲不過是戲場上皮偶『以假演真,真仍是假』;到底比不得登場人物之『以真演假,假卻當真』,戲之迷人如此,只是虛實之間,庶幾紅氍毯情義流連。與真人戲場相比,平面皮偶只在孤燈幻影下現形,較無法滿足觀眾之寄情和娛樂的需求。然而,對於兒童而言,這小小影窗卻是童稚心靈的大戲場,皮影戲恰巧可以滿足童稚對表演藝術中假人物、真性情的好奇心思和娛樂世界。『兩手托起千秋將; 孤燈照出萬古人』的皮影戲,更逞其影留下萬紫千紅予真人造形、衍其事幻做大千世界於粉墨戲場。
  台灣至少在清代中葉以前,已有皮影戲的流傳,俗稱皮猴戲或皮戲,所唱戲曲音樂概稱「潮調」,一直流傳於高雄和屏東地區的農村當中,期間雖一度上了城市劇場,不過是為了滿足城市觀眾的好奇心,很快的就退居農村草台。台灣皮影戲雖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戲的影子,於中國戲曲史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目前台灣皮影戲也僅剩高雄縣境內的四團,瀕臨失傳的危機。
皮影戲的過去、保存與未來
中國戲劇的發展史上,皮影戲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然而,即使皮影戲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在人戲上場之後,影戲敵不過大型舞台的聲色之娛.終究退居附屬地位。影戲不過是台上皮偶以假演真,真仍是假; 到底比不得登場人物之以真演假,假卻當真。戲之迷人原是如此,只是虛實之間,觀眾還奢望留存幾分情義,平面皮偶只在孤燈幻影下現形,也就無法滿足城市觀眾寄情和娛樂的需求。
過去依附農村生活成為最簡便的娛樂
  然而,對兒童而言,皮影戲恰巧可以滿足童稚對表演藝術中假人物、真性情的好奇心,而這小影窗便是童推心靈的大戲場,也是城市劇場內,皮影戲唯一的生存環境。除非在藝術表現上能出以新奇取勝,不然皮影戲之小戲場其實無法爭勝於城市劇場之內,只能依賴在窮僻的農村環境中。因為在農村社會中,生活條件雖差,而人們對藝術娛樂的需求和喜好是不分貧富和階級的,農村沒有可以流連的大型戲劇舞台,也沒有都市的繁華景致,但仍有眾生相對傳奇故事以及歷史人物的喜怒哀樂、是非善惡的觀點和想法; 沒有偌大經費準備豪華亮麗的行頭戲箱,牛皮、驢皮卻是方便不過,於是簡單的「剪紙為人」觀念,幾個鑼鼓、幾把絃吹,巷謠民歌小調最是上口,白天沒有休閒的觀念,夜間沒有可以種田的陽光,「兩手托起千秋將; 孤燈照出萬古人」的皮影戲,成為農村社會最是簡便輕巧的戲曲娛樂項目。 .


皮影劇藝流失甚多保存工作純屬不易
  台灣的皮影戲,自清代以來,一直流傳於高雄地區的農村當中,期間雖一度上了城市劇場,不過是為了滿足城市觀眾的好奇心;很快的也就退回鄉下。近十年來,本土民間戲曲藝術,在保護傳統藝術文化的呼聲下; 有許多機會在城市劇場中、在媒體上出現。不過,因為長期以來台灣皮影戲在表演藝術上,例如在戲曲唱腔、口白、身段動作上的種種缺失,也是有目共睹的,不知是本地的皮影戲表演藝術原就如此,或是代代失傳藝術甚多,形成今日殘敗景象。雖然站在文化的觀點來看,我們必須保存在現代社會底下瀕臨消失的傳統文化藝術,並且設法讓它繼往圖存下去,最好是保存回復到它較高藝術成就的階段,不過這似乎不太能做到……以目前的作為來看。 .


未來可以廣泛應用在兒童「教學」上
  總之,目前台灣傳統皮影戲在表演藝術上的內涵其實有限,但是對於傳統藝術文化上的保存而言,另一種做法不僅可行,並且在現代社會底下,皮影戲可以發揮令人驚訝的功能,那便是將皮影戲應用在兒童戲劇和教學上。
  1980年,邱坤良教授在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下,舉辦「皮影戲研習班」聘請皮影戲藝人,把傳統台灣皮影戲的技藝傳授給為數三、四十個學員,這些學員當中有部分是中小學的美勞教師,在研習會結束之後,將他們在研習會所學的皮影戲技藝,應用在他們的教學課程當中,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皮影戲應用在教學上,從彫刻皮偶到成形演出的階段,涵蓋了太多的課程內容,例如彫刻皮偶就包含了線條、構圖、繪畫、色彩、彫刻等美術項目,編劇、說話的口白.語文、唱唸、音樂、戲劇、歷史、時空的掌握、團體默契……等,從遊戲中培養小孩們的多重藝術興趣和人文的教育,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提高了教學的成果一舉數得,也為傳統藝術文化開拓新的契機。
  傳統藝術文化的保存雖是當務之急,可是眼下藝術文化政策之牛步和偏差 (例如皮影戲民族藝師薪傳事件) ,不得不令人更加焦急我們的傳統藝術文化是要如何保存?不過與其在課堂上教學生背誦「生活與倫理」、「不吸毒」、「唐詩宋詞」……的無聊教條,倒不如讓學生們從藝術課程的創作中去理解、去實現,或許還能產生保存傳統文化和藝術創新的意外效果吧!





梆子腔


热耳酸心慷慨激昂一梆子腔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同州(今之大荔县)一带民间音乐,又吸收古典戏曲声腔、金元时期的弦索腔而逐渐形成,人们依其产地而又呼为秦腔,因其击节乐器以两根长20厘米的枣木梆相击,又名同州梆子、陕西梆子、梆子腔历史较悠久,清代康熙(公元1662—1723年)年间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一书中已著有梆子腔一词。梆子腔最早运用板腔体的声腔,对以后许多重要的板腔体声腔如皮黄、评剧均有巨大影响。其直接的流变剧种几乎遍及北方,如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等。梆子腔系各剧种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变化,但仍有诸多明显的共性。首先,唱腔风格较粗扩、豪放、气势雄强、富有高原气象,旦腔则较优美、质朴;其次,许多板式是眼起板落的节律;再次,多以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梆子击节,加强了音乐的刚劲气质;最后,唱腔前有引奏,中有模拟唱腔旋律的过门,伴奏常用随腔加花的方式。
梆子腔的音阶调式组织既多样而又特色鲜明。以秦腔而言,就有欢音花音硬音)与苦音哭音软音)两种不同音阶的唱腔,两者音阶不同,旋律骨干音也不同。再如豫剧唱腔,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之分。豫东调称为上五音,用徵调音阶:5 6 7 24 5;豫西调称为下五音,用宫调音阶为:12 3 5 61,其调式组织,旋律结构均不相同。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1: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