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为了灾区教师的微笑:震后教师心理援助进行中

  建立教师援助机制

  心理培训给老师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始,一些心理援助队伍也在逐渐撤出灾区,老师们也在担心,外来援助走后,教师心理培训能否持续?谁来承担心理教师的工作?

  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绵竹站副站长胡宇晖说:“灾后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不是要作为灾后重建的‘消防队员’,一次性地使用,而是要借灾后心理重建的机会,为灾区,尤其是中小城市、乡镇学校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能工作,会研究’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探索出适合中国中小学现状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但培养这一支队伍谈何容易。尤其是震后学校不断重组搬迁,异地重建。周玲老师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受破坏不是很严重,都组合了三次,其他严重破坏的学校更可想而知了,“教师不知道要做什么,不清楚未来的方向”。但尽管如此,周玲老师坚持“应该把心理培训纳入到学校工作。心理教师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非常重要。心理教师是一个桥梁,教师表达情绪和不满,需要心理教师;领导也需要心理教师帮助学校做心理疏导工作。”

  从接受心理培训到培养心理教师,这期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学敏老师说,目前心理教师工作非常重,待遇却没有保证。“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愿意来做心理教师。就必须确定对心理教师合理工作量的考量,为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落实心理教师和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有这三项保证才能引导这一专业的健康发展。”陈老师说,当前社会舆论对心理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

  而这也正是洪军的观点,在政府和社会的援助下,“现在学校硬件上去了,关键是软件”。

  不仅如此,陈学敏老师还认为,应该加强对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培训。“领导也需要心理学知识,如果领导接受过心理培训,管理就会更人文化。以前谈过人文,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经过心理培训,就会知道怎么做了。如果教师被人文关怀,那么他对学生也会更加人文。”

  陈老师认为,家长也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道指导孩子的方法。心理教师可以按照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家长,让彼此的沟通更有效。这得到了南轩中学徐瑶老师的赞同。“应该给家长做心理辅导讲座,否则学校花很大力气教育学生一周,家长一句话效果就没有了。”

  现在的绵竹,由于板房避雷效果较差,为了避免夏季雷雨的破坏,灾区的教师们正在适当加快教学进度,以赶在雷雨季到来之前放假,确保师生安全度夏。

  灾后的物质重建可能几年就能完成,但心理重建呢?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特别是教师,他们亲身经历了最惨重的伤亡,遭遇了巨大的创伤,急需得到抚慰和帮助,尤其是专业的心理援助。关注教师,不仅是关心和帮助教师自身,也是关注他们身后更多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