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连载,转帖]

人不恨人


小时候,我们右侧二楼有位邻居,世世代代,都笃信天主教,大家都把她视为“稀有动物”,用非常异样的眼光来瞪她。

我爸是很偏激的卫道人士,他对这种不祭拜祖先的不孝子女,更是反感,坚决不与这户人家来往,十分不屑。

由于我一出生没多久,便被断定得了很古怪的绝症,我妈找遍中西医、寺庙、赤脚大仙等等,都个个束手无策,实在已经山穷水尽了。

我外婆说,“何不找邻居那古怪人看看!”因为那古怪人整天跟一大堆洋人混在一起,说不定会有洋式古怪方法或奇方呢!

我妈果真去了。心里多么期待洋宗教能出现洋奇迹和洋神力,来拯救自己这垂死的小宝贝。我妈上了楼,这位老伯母很诚恳、很亲切。旁边有两位洋人,据说是神父和修士。我妈详细说明了来意。神父慈祥又很有耐心地说:“每个宝宝都是神最珍贵的赏赐,都值得珍惜,要知恩感恩。”

我妈妈点点头,两眼却不听使唤地直掉眼泪。神父又说:“没有恨的人,不管生下的是什么样的小孩,都没有恨。只有恨,才会生出恨。”

这神父的意思是说,会有恨事,是因为怀胎时,心有恨事。如果,没有恨,便绝对不会生出有缺憾的孩子。这种小孩是福是祸,关键在人的心,不在病。

当年,我妈生下我大哥后,我爸的事业便被合伙的八拜之交给全数卷走了,害得我妈每日以泪洗面,坐困愁城,那知道我这讨债鬼,却偏偏在这青黄不接的苦哈哈岁月中,偷偷闯进我妈的肚皮里。

神父告诉我妈说:“报应在神,惩罚也在神,我们只是人,人不审判人,人也不恨人。”

我妈似有所悟,回到家,便一五一十地转述给我外婆听,没想到我外婆完全接受了。从此,我外婆和我妈不但不恨任何人或任何事,反倒感谢天主的恩典加被,竟然这般眷顾我家,肯把这样特殊的宝宝赏赐给她俩这平凡的小女人。我外婆和我妈开始懂得珍惜这难得的福份,真的,很感谢神。

无论你怀的是什么样的宝宝,都是神所赏赐的丰厚恩典,我们只是人,我们不了解神的苦心和好意。我们能做的,只是怀着知恩、感恩、报恩的心,来恭恭敬敬领受这份福泽。

我妈由一肚子的恨而转为一肚子的恩,据外婆说,这一念之间,我妈变得爽朗多了,也健康多了。而我这垂死的绝症小宝宝,病情也整个改观了。

我妈恨那卷走我爸事业的坏朋友,恨她生了我这种见不得人的缺陷宝宝。但恨有何用?毕竟只有神才能审判人的是是非非与思恩怨怨,也只有神才能报应坏人,惩罚坏人,为什么不把这些交由老天做主去教训那该教训的人呢?即使自己生下了再糟再烂的小宝宝,也一样只有老天才能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小宝宝,又为什么降生人间,来日会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是吗?

没有恨的地方,结局也必没有恨。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曾经许久许久,我恨我为什么会是终身残障的严重贫血症患者,为什么一生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过正常生活?而我妈何尝不恨自己竟然生下这种孩子,把她折磨得几乎生不如死!幸好,我的恨升华了,我妈的恨也升华了。这应该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超越,使我们得以在生生死死的惊涛骇浪中,一波挣扎过一波,而不致灭顶。

很多人不幸得了很多不治之绝症,但这中间,必定有无穷无尽的难言之恨,为什么不能发挥大智慧以大魄力来让这些恨一扫而空呢?留下恨,也必留下病根,这样含恨而死,真的值得吗?

我感谢神,他赏赐给我一生永远都治不好的地中海贫血症,我才有今天的奋斗成果和成就,也才有这难得的福份能真正认识了神,能熏沐在神丰盛的奇恩异典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与圆满无缺的宁静、安祥以及和平、幸福。

我感谢神。真的,我们一家大小都很感谢神。最后,奉劝大家一句话:“有恨的地方,死亡才能存在。没有恨的人,无论身居何处,都是纯净的无菌室。”

每日临睡,我外婆及我妈教我这样一起祈求与祈祷:“我们的天主,愿您的名受显扬,愿您的国来临,愿您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您今天赏给我们维护宝贵生命的灵粮。呵护我们,脱离死亡的逼迫,求您完全宽恕我们的罪过,从此不再追究,如同我们也遵照您的教训,完全宽恕别人,一至从此无怨无恨一样,求您庇佑我们,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或因而中计下水,而犯罪破戒。但请拯救我们,让我们得以幸免人我间相互摧残之凶恶加害与报复。感谢天主,阿们!”

不可冤枉人
为了发表研究报告,三女儿忙着翻寻她珍藏在衣柜内的套装,这是她学术讨论会上的正式礼服。找了找,好不容易找出来了,但整件套装已破了好多 个洞,根本不能再派上用场了。

“死老鼠,什么不能咬,干嘛偏偏咬破我的衣服,死老鼠!死老鼠!”三女儿终于忍不住地骂了一句又一句,而且还心有不甘,十分怀恨不平。

我说:“宝贝女儿呀!你可曾亲眼目睹这死老鼠咬破你的衣服?如果没有亲眼目睹,我们可不能冤枉对方唷!”

我女儿楞住了。

我又说:“即使是一只老鼠,它也有不容我们污蔑的品格。除非我们有确切的证据,我们都无权入它于罪。经典上要我们严守八正道,这是我们为人处世当守的分寸。我们不能因为对方比我们弱小,或因为对方没有声音,便把对方给吞了,给吃了!”

三女儿听了,似乎还可以接受。她说:“妈,我错了,我向老鼠道歉。”

这件事以后,家里的孩子们,都了解自己妈妈的心态和心情,都清楚自己能说的是什么,毕竟亲眼目睹的事都未必真实无误,何况自己不在场的点点滴滴,怎能凭着不可靠的想象来入对方于罪呢?

我们一起勾了勾手指,约定共同遵守一项八正道戒一一我们不欺负弱小,也决不因为对方没有声音,便随意冤枉对方,入对方于罪。

这是为人处世当守的口德与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