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经济、文化、科技
 
清明上河图北宋虽然连年战乱,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国内部分地区相对安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发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
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苏东坡等人,
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南宋(1127年--1279年),中国朝代名。在开封的宋为金朝所灭,皇族赵构逃往南方,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沿淮水(今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

南宋非常懦弱,偏安一隅。在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也曾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抗金北伐,于在黄河两岸也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

宋高宗赵构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

蒙古族灭金,金灭亡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灭亡。

[编辑]
南宋时期名人
文天祥
朱熹
陆游
辛弃疾
岳飞
韩世忠
杨万里
刘克庄
[编辑]
南宋帝王年表
南宋 1127年—1279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伯琮
赵瑗
赵玮
赵昚 1162年—1189年 隆兴 1163年—1164年

干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1189年—1194年 绍熙 1190年—1194年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庆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与莒
赵贵诚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祐 1241年—1252年
宝祐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孟启
赵孜
赵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 1265年—1274年
 
恭宗 孝恭懿圣皇帝 赵㬎 1274年—1276年 德祐 1275年—1276年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是 1276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祥兴 1278年—1279年
 

辽朝或辽国,简称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辽朝的前身为契丹国,于916年建立,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47年定国号为辽,辽朝成立,983年曾去国号,1066年恢复国号“大辽”,直到1125年辽朝为金朝所灭。

历史
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酋长。916年,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并称汗。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920年创制契丹大字,下诏推行。922年,封耶律德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926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述律氏摄政。927年,耶律德光即位。936年,石敬瑭割让幽蓟十六州给契丹。946年,攻陷开封。947年,辽世宗即位称帝,改皇都为上京,定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成立(其间于983年至1066年间曾去国号而重称“契丹”)。1007年迁都至中京道大定府。契丹和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1125年(辽保大五年)灭于金。

此后,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于1132年建立西辽帝国,首都虎斯翰鲁朵,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至此辽的国祚才彻底终结。

[编辑]
疆域
辽朝的疆域的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至蒙古国中部,南部至今天津的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与宋朝对峙的一个王朝。

[编辑]
行政区划
根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朝行政区划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辽”全境一级行政区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五个道: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

京府:临潢府、大定府、辽阳府、析津府、大同府;
率宾府、定理府、铁利府、安定府、长岭府、镇海府和兴中府,1041年兴中府升霸州置今朝阳,这7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州: 分等,从高依次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
县:辽朝还设有与县同级的州、军、城
[编辑]
帝王年表
契丹与辽 907年-1125年 庙号 汉名 契丹名 在位时间 年号
辽太祖 耶律亿 阿保机 907年-926年 神册 916年-922年

天赞 922年-926年
天显 926年
 
辽太宗 耶律德光 尧骨 926年-947年 天显 927年-938年

会同 938年-947年
大同 947年
 
辽世宗 耶律阮 兀欲 947年-951年 天禄 947年-951年
辽穆宗 耶律璟 述律 951年-969年 应历 951年-969年
辽景宗 耶律贤 明扆 969年-982年 保宁 969年-979年

干亨 979年-982年
 
辽圣宗 耶律隆绪 文殊奴 983年-1031年 统和 983年-1012年

开泰 1012年-1021年
太平 1021年-1031年
 
辽兴宗 耶律宗真 只骨 1031年-1055年 景福 1031年-1032年

重熙 1032年-1055年
 
辽道宗 耶律洪基 查剌 1055年-1101年 清宁 1055年-1064年

咸雍 1065年-1074年
大康 1075年-1084年
大安 1085年-1095年
寿昌/寿隆 1095年-1101年
 
天祚帝注 耶律延禧 阿果 1101年-1125年 干统 1101年-1110年

天庆 1111年-1120年
保大 1121年-1125年
 

注︰天祚帝是其谥号而非庙号。

西遼(1132年-1218年)是中國古代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亦稱黑契丹,哈剌契丹。由遼代貴族耶律大石在金朝滅遼後,於西北召集殘部建立。後擴張到中亞,首都虎斯翰魯朵,一時成為中亞強國。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滅亡。
簡史
西遼的建立者耶律大石是遼代的貴族,曾經任節度使。由於同遼天祚帝君臣意見不和,在遼代被金滅亡前夕,耶律大石帶領一些部隊向西遷徙。1124年,耶律大石到達可敦城,在這裡他召集了契丹十八個部落的首領集會,號召重建遼朝,受到各部的支持。他在這裡創立了簡單的政府,並建立根據地進行休養。1130年拔師西進,途中受到了回鶻王的接待和效忠。1132年到達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稱帝,並稱「菊兒汗(古兒汗)」。西遼帝國正式成立。

稱帝後不久,耶律大石率軍南下同穆斯林化的東喀喇汗國發生戰鬥。這次西遼被擊敗,退回邊界並同當時在邊界的另一支契丹後裔會合。1134年東喀喇汗國阿斯蘭汗去世,繼任者易卜拉欣即位,他不能控制汗國內的局勢,便邀請耶律大石入都城巴拉沙袞保護。耶律大石入城後將此地定為西遼新都,改名為虎思斡魯朵(虎思斡耳朵),並改元康國。

之後西遼繼續擴張,並準備東征金國,但因為路途遙遠,牛馬損失很大而未成功。1137年,西遼在擴張中遇到西喀喇汗國的抵抗,西喀喇汗被擊潰後向宗主國塞爾柱帝國求援。1141年,塞爾柱蘇丹領兵十萬在撒馬爾罕西北的卡特萬和西遼軍發生決戰,耶律大石以少勝多,獲得大勝並佔領了西喀喇汗都城撒馬爾罕。不久西遼又征服了花剌子模。

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皇后蕭塔不煙攝政,1150年耶律夷列親政。期間屬國花剌子模和西喀喇汗國因葛邏祿人發生衝突,西遼支持西喀喇汗國,後經過調解平息。1163年耶律夷列去世,因兒子年幼,由其妹普速完執政。期間西遼對花剌子模的控制又有增加。1178年,西遼發生宮廷事變,普速完和丈夫的弟弟通奸,貶殺丈夫,被駙馬之父射殺。帝位由耶律夷列之子直魯古繼承。

直魯古時期,西遼開始頻繁同周邊國家發生戰爭。與此同時花剌子模也開始逐步興起,顯露出擺脫西遼統治,在中亞地區稱霸的傾向。同時西遼在各個屬國的官員也日趨腐化。1206年,花剌子模蘇丹摩訶末脫離西遼。不久西喀喇汗國也開始倒向花剌子模。與此同時,東部的高昌回鶻汗國不堪忍受西遼的剝削,倒向新興的蒙古國家。

蒙古帝國的擴張使得乃蠻人被迫西遷入西遼境內。1211年乃蠻部首領屈出律趁直魯古外出狩獵的時候將其擒獲,攫取了政權。名義上直魯古被尊為太上皇,但只不過是個幌子。1213年直魯古去世。不久蒙古勢力進入中亞,1217年成吉思汗派大將哲別率蒙古大軍進入楚河,1218年擊殺屈出律,西遼滅亡。

[編輯]
政治制度
從現有文獻看,西遼政權應該保留了遼的政治體制,特別是兩面制。這從記載中的官名可以得到驗證。政府分南北兩面,北面官僚主要管轄游牧民族,南面則管轄農耕民族,這應該和遼朝北部管轄契丹諸部,南面管轄漢民是一致的。另外具有漢民族特點的諡號廟號也一直保留。

對於新征服的疆土,一般採取的措施是給予較大程度上的自治,有的屬國派遣總督常駐,有的並無常駐官員,定期派遣使節前往征收賦稅和檢查情況。屬國也都有各自的軍隊。耶律大石時期對屬國臣民的賦稅也很輕,大約為每戶一個金幣。




[編輯]
宗教文化
西遼上層似乎使用漢語。宗教信仰比較自由,各種宗教都有流行,如佛教,薩滿教,伊斯蘭教,摩尼教和景教等。

屬國的宗教文化,特別是伊斯蘭文化,得到了比較好的尊重。1992年在吉爾吉斯出土的西遼錢幣使用阿拉伯文。

[編輯]
世系表
西遼皇帝世系表 姓名 在位起止 使用年號 備注 謚號或廟號
耶律大石 (1132年-1143年) 延慶(1132年-1134年)
康國(1134年-1143年) 創立者 德宗
蕭塔不煙 (1144年-1150年) 咸清 大石妻 感天皇后
耶律夷列 (1150年-1163年) 紹興 大石子 仁宗
耶律普速盌 (1164年-1178年) 崇福 夷列妹,政變身亡,蕭斡里拉監國 承天皇后
耶律直魯古 (1178年-1211年) 天禧 夷列子,乃蠻王子篡位 末主
屈出律 (1212年-1218年) 天禧(未改元) 乃蠻王子,直魯古婿,滅於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