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Sarasate 1844-1908)被同时代人誉为小提琴家中的夜莺。他出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一户贫寒之家,父亲是军乐队的小提琴手。5岁,萨拉萨蒂开始向父亲学习小提琴,8岁即公开表演,10岁到马德里拜师求教。一个洞然的机会,他被召到宫廷演奏,获得女王的赞赏,得到一笔奖学金赴法留学。1856年,他到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阿拉尔学琴,1859年结业时囊括小提琴、和声和视唱三门学科的一等奖,创该院有史以来学生成绩的最佳纪录。

  离开巴黎音乐学院以后,萨拉萨蒂开始了长期的旅行演出生涯。他的演奏风格轻灵飘逸,音质纯净,音色甜美,技巧完善,刻划尽致。弗莱什认为他完全代表着崭新的演奏家类型。他积极宣传音乐创作的新成就,对小提琴演奏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许多小提琴作品都是受了他的演奏惯力的感染,根据他的风格特点创作的。比如,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和《f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圣·桑的第一和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哈瓦纳斯》、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玛祖卡舞曲》等等都是题献给他的名作。

  萨拉萨蒂自己创作的《流浪者之歌》和《卡门幻想曲》位于古今中外最流行的小提琴曲前列。他的8首西班牙民间舞曲是小提琴炫技派乐曲中价值连城的珠宝。另外,还有力度非凡的《巴斯克随想曲》和清秀活泼的《引子和塔兰泰拉舞曲》等名作传世。萨拉萨蒂最擅长表演炫技派乐曲和他自己的创作。他留下的唱片有,巴赫E大调独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他店已创作的《流浪者之歌》、《引子和塔兰泰拉舞曲》、《巴斯克随想曲》等几张。录制这些唱片时,他已经将近60岁。可以说。技艺仍然不减当年。轻盈活泼、细腻雅致的艺术趣味透过朦胧的录音清晰可辨。他的演奏风格与约阿希姆完全不同,在作品的解释上两人各持己见,乐坛曾有过热烈的争论。一般认为,他演奏的门德尔松协奏曲再好没有,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他拉起来则清秀有余,气魄不足。

  萨拉萨蒂一生没有结婚,他诚心实意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小提琴演奏事业。他还是趣昧高雅的古董文物收藏家,死前把积攒下来的大部分财物捐给了艺术机构和慈善组织,把生平收藏的艺术珍品移交给故乡播普洛纳保存。他创作的色彩绚丽、热情似火的作品,值得更多的小提琴家演出。

  高挑的身材、浓浓的双眉下闪动着两颗黑亮的大眼睛,头发整齐地梳向后面。往台上一站,翩翩的风采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他的巨大的表演才能和他伟岸的身材相得益彰。如同歌唱巨人夏利亚宾一样,都属于声情并茂、才华丰瞻的一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