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0]【古典】埃里克·弗里德曼小提琴炫技小品:《Violin Showpieces》(萨拉萨蒂:流浪者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35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51568

[2005-12-20]【古典】埃里克·弗里德曼小提琴炫技小品:《Violin Showpieces》(萨拉萨蒂:流浪者

[2005-12-20]【古典】埃里克·弗里德曼小提琴炫技小品:《Violin Showpieces》(萨拉萨蒂:流浪者



专辑名称:VIOLIN SHOWPIECES
中文名称:小提琴炫技(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拉威尔:茨冈等)
资源类型:MP3(320K)
音乐类型:小提琴独奏
演    奏:Erick Friedman(埃里克·弗里德曼)
指    挥:Sir Malcolm Sargent(马尔科姆·萨金特)
      Walter Hendl(沃尔特·亨德尔)
乐    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芝加哥交响乐团)
发行公司:RCA Victor
唱片编号:09026-61210-2
录音时间:1962,1963年
推荐指数:★★★★★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
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
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
分布广泛,起源于印度,是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
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演奏技巧性
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全曲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子。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
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奏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
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

    第三部分: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 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
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

    第四部分:2/4拍子, 急变为极快的快板,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
的另一方面——级能歌善舞。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
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
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弗里德曼的弓法同海飞兹十分相近,对小提琴中音区的演奏技巧甚有特色,运弓力度适宜,音色扎实饱满,尤
其是双弦拉得特好,把位准确,韵律和谐,在当代提琴家中特树一帜。负责此碟录音的是音响发烧友十分熟悉的美
国唱片制作专家莱顿,在1962至1963年期间的制作。CD的传真度极高,现场感及空气感好,堂音丰富,在《茨冈》
中表现最为突出。母带的嘶声清晰可闻,需将电平加大聆听,此刻才明白何谓小提琴的音色是如此的美丽。




    美国小提琴家。1939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六岁开始教他学习小
提琴。后从阿普勒鲍姆(Samuel Applebaum)学习,10岁时又随加拉米安(Galamian)学习。1954年初次在纽约登
台独奏。195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同年开始随米尔斯坦学习。50年代后期,海菲兹从频繁的音乐会演出中退出
后,弗里德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海菲兹很看中他的才华,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录制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
这是海菲兹惟一一次与他人合作的双小提琴演奏唱片。

up_file/2005/12/20/lion_200512206111425215698_18.jpg’width=180[/mjimg]

  美国指挥家、钢琴家。1917年出生于纽约西部。早期在柯蒂斯音乐学院,随赖纳学习。1947至48年曾担任过纽 
卡耐基音乐厅,1946任约爱乐乐团副指挥。1949年接替多拉蒂任达拉斯交响乐团指挥,至1958年卸任。1959年担任
拉维尼亚音乐节(Ravinia Festival)艺术总监,一直到1963乐季结束。他指挥过美国许多知名交响乐团,如60年
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了许多海菲兹的小提琴曲,1960-61乐季指挥过洛杉矶爱乐乐团等。1964-1972年担任任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音乐学校校长及校乐团的指挥。1976-1990年任美国的伊利爱乐乐团指挥。




  英国指挥家、管风琴师。 1895年4月29日生于英国林肯郡的斯坦福(Stamford, Lincolnshire)。父亲是一位
业余管风琴手和合唱指挥。萨金特16岁在彼得伯勒大教堂(Peterborough Cathedral)充任基顿(Keeton)的管风
琴助手。1914-1924年担任梅尔顿莫布雷教堂(Melton Mowbray church)的管风琴师,这期间他又在达勒姆学习音
乐理论,并于1919年毕业;1919-1921年随莫伊斯威茨(Benno Moiseiwitsch)学习钢琴。 此后应亨利·伍德爵士
(Sir Henry Wood)之邀,指挥他在莱斯特(Leicester)的乐队。 1923年担任皇家音乐学院的讲师。1929年任考
陶尔德-萨金特音乐会(Courtauld - Sargent Concerts)音乐总监。





Pablo de Sarasate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01. Zigeunerweisen, Op. 20: Moderato......................................................【00:57】
02. Zigeunerweisen, Op. 20: Lento.........................................................【03:36】             
03. Zigeunerweisen, Op. 20: Un poco piu lento.............................................【02:02】
04. Zigeunerweisen, Op. 20: Allegro molto vivace..........................................【01:53】

Henryk Wieniawski 维尼亚夫斯基-传奇
05. Legende, Op. 17.......................................................................【07:36】

Saint·Saens 圣·桑-哈巴涅拉
06. Havanaise, Op. 83: Allegretto e lushinghiero..........................................【02:19】
07. Havanaise, Op. 83: Allegro............................................................【04:59】
08. Havanaise, Op. 83: Allegro ma non troppo..............................................【02:01】

Niccolo Paganini 帕格尼尼-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09. Concerto No. 1, Op. 6: Rondo: Allegro spirituoso......................................【08:31】

Ernest Chausson 肖松-音诗
10. Poeme, Op. 25.........................................................................【14:44】

Maurice Ravel 拉威尔-茨冈狂想曲
11. Tzigane...............................................................................【08:52】

Saint·Saens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12.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Andante (Malinconico)......................【01:38】
13.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Allegro ma non troppo......................【06:32】
14.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Piu allegro................................【00:38】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回复






  美国主要交响乐团之一。1891年创建于芝加哥,由西奥多·托马斯(Theodore Thomas)任指挥,并取名为“西奥多·托马斯管弦乐团”,1912年改用现名。1905年托马斯去世,由出生在德国的弗雷德里克·施托克(Frederick Stock)任音乐总监和指挥,达37年之久。他使乐团具有德国音乐传统的某些优点。他去世后,乐团一蹶不振。1953年赖纳接任,他强化了乐队的训练,终于使乐团成为美国最出色的唱片公司留下了许多一流的录音。赖纳去世后,1969年乔治·佐尔蒂(Sir Georg Solti)就任音乐总监与指挥,演奏水平日益提高,迎来了乐团的黄金时代,成为世界第一流交响乐团。1991年起,巴伦勃伊姆担任指挥。

  芝加哥交响乐团曲目广泛,演奏稳重扎实,音响坚实有力。




  作为商标的 RCA 和 RCA Victor ,是 RCA Victor 唱片公司 所拥有,现在它也属于 RCA Victor 公司的母公司贝塔斯曼音乐集团(BMG)。
  RCA Victor 商标,分为 RCA Victor Red Seal(红印鉴)、RCA Victor Gold Seal(金印鉴)、RCA  Silver Seal(银印鉴)。红印签表示大师演绎、录音水平一流的最高规格,金印签表示具有历史文献性的不朽录音(价格中等),银印签表示廉价唱片或再版唱片。

   
    红印鉴(1) 红印鉴(2) 金印鉴(1) 金印鉴(2) 银印鉴

  在 RCA 这一商标下, RCA Victor 公司推出过多个系列,这些系列也有其固定的标志,几乎有了商标的意味,这些系列包括:
  RCA Victor Basic 100(基本100种)
  RCA Victor Living Stereo(现场立体声)
  RCA Red Seal High Performance (HP)(高保真)
  The Rubinstein Collection(鲁宾斯坦作品集)
  RCA Red Seal Best 100(最佳100种)
  此外还有 RCA Papillion 、RCA Victor Special Imports 等。
 

回复

    《茨冈狂想曲》(Tzigane) 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第三期的创作,发挥了印象派的风格,一心想表现自己本来的个性,略有倾向于古典派之势。一九二四年完成的这首曲子,始终保持了简洁的样式,明白地呈现給人们拉威尔第三期作品的样相。以匈牙利民俗音乐为素材的这首曲子,是献给匈牙利出身的小提琴大师约阿西姆·约瑟夫(Joseph Joachim , 1831~1907)的孙女伊利亚?达兰妮。此曲于一九二四年四月在伦敦的拉威尔音乐节初演。它吸取了匈牙利的民俗舞曲(Czardas)的风格,由慢拍的拉散(Lassan)及快板的富力斯卡(Friska)的两部分构成。曲中有许多小提琴高难度技巧的演奏,成为一首很热闹的独奏曲,在结构及演奏技巧的变化上造成了非常优异的效果。这首曲子由含有忧愁的花奏风格的“徐缓拉散”乐段,及次第激烈快速的富力斯卡乐段的两部分构成。

    《音诗》(Poeme Op.25) 是法国作曲家肖松(Ernest Chausson 1855~1899)的一首小提琴独奏与管弦乐伴奏的乐曲,但在演出时,往往是用钢琴伴奏来进行的。这首乐曲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杰作,在肖松的所有作品中,它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肖松的作品体裁广泛,以抒情丰富、充满热情为特色,尤其这首作品,可以说是把肖松所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了。乐曲为神秘莫测的缓板。在缓慢而又神秘性的序奏之后,独奏小提琴以弱音奏出冥想性典雅的第一主题。管弦乐将它反复之后,独奏小提琴接着展开花奏,之后乐曲转变为 “生气蓬勃地”。独奏小提琴以全部合奏为背景,用最强奏奏出热情而强烈的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三主题为全曲的华彩部分,主奏小提琴的深情旋律将乐曲引向高潮段落。接下来是稍缓板,出现开头序奏部的材料,以管弦乐再度奏出第一主题,然后由独奏小提琴来承接。小提琴在D大调上以稍慢的速度唱出第一主题,回到原来速度。 乐曲由此进入终结部,最后以最弱奏结束全曲。
 

回复

啊呀,P版回来就奉献出这么精美的炫技小品,美贴美乐,赞!
 

回复

謝謝分享好聽的《Violin Showpieces》專輯
 

回复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Sarasate 1844-1908)被同时代人誉为小提琴家中的夜莺。他出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一户贫寒之家,父亲是军乐队的小提琴手。5岁,萨拉萨蒂开始向父亲学习小提琴,8岁即公开表演,10岁到马德里拜师求教。一个洞然的机会,他被召到宫廷演奏,获得女王的赞赏,得到一笔奖学金赴法留学。1856年,他到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阿拉尔学琴,1859年结业时囊括小提琴、和声和视唱三门学科的一等奖,创该院有史以来学生成绩的最佳纪录。

  离开巴黎音乐学院以后,萨拉萨蒂开始了长期的旅行演出生涯。他的演奏风格轻灵飘逸,音质纯净,音色甜美,技巧完善,刻划尽致。弗莱什认为他完全代表着崭新的演奏家类型。他积极宣传音乐创作的新成就,对小提琴演奏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许多小提琴作品都是受了他的演奏惯力的感染,根据他的风格特点创作的。比如,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和《f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圣·桑的第一和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哈瓦纳斯》、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玛祖卡舞曲》等等都是题献给他的名作。

  萨拉萨蒂自己创作的《流浪者之歌》和《卡门幻想曲》位于古今中外最流行的小提琴曲前列。他的8首西班牙民间舞曲是小提琴炫技派乐曲中价值连城的珠宝。另外,还有力度非凡的《巴斯克随想曲》和清秀活泼的《引子和塔兰泰拉舞曲》等名作传世。萨拉萨蒂最擅长表演炫技派乐曲和他自己的创作。他留下的唱片有,巴赫E大调独奏组曲中的前奏曲,和他店已创作的《流浪者之歌》、《引子和塔兰泰拉舞曲》、《巴斯克随想曲》等几张。录制这些唱片时,他已经将近60岁。可以说。技艺仍然不减当年。轻盈活泼、细腻雅致的艺术趣味透过朦胧的录音清晰可辨。他的演奏风格与约阿希姆完全不同,在作品的解释上两人各持己见,乐坛曾有过热烈的争论。一般认为,他演奏的门德尔松协奏曲再好没有,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作品他拉起来则清秀有余,气魄不足。

  萨拉萨蒂一生没有结婚,他诚心实意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小提琴演奏事业。他还是趣昧高雅的古董文物收藏家,死前把积攒下来的大部分财物捐给了艺术机构和慈善组织,把生平收藏的艺术珍品移交给故乡播普洛纳保存。他创作的色彩绚丽、热情似火的作品,值得更多的小提琴家演出。

  高挑的身材、浓浓的双眉下闪动着两颗黑亮的大眼睛,头发整齐地梳向后面。往台上一站,翩翩的风采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他的巨大的表演才能和他伟岸的身材相得益彰。如同歌唱巨人夏利亚宾一样,都属于声情并茂、才华丰瞻的一代英才。
 

回复

又是一張小提琴的極品專輯,非常感謝分享。
 

回复

perfect
many thanks
 

回复

古典极品!珍藏!!!

谢谢!!!!!!

 

回复

 
1  /  35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