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9-18]【古典】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暴风雨》(Manfred Symphony & The




专辑名称:Tchaikovsky:Manfred Symphony & The Tempest
中文名称: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暴风雨》
音乐类型:古典
资源类型:MP3(320K)
指    挥: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
乐    团: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发行公司:DG(Deutsche Grammophon)
CD 编 号:439 891-2
发行时间:1994年
推荐指数:★★★★★




    《曼弗雷德》是十九世纪著名诗人拜伦的一部长诗,而此作品对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起了不小的影响
力,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便以此作品为其创作动机,而写作了这首《曼弗雷德》交响曲。柴氏所创作
的交响曲中的四个乐章,分別以拜伦诗作中的四个主要的场景描述为主,分別是:(一)曼弗雷德徘徊于阿
尔卑斯山,想念着失去的爱人(二)阿尔卑斯山之精灵出现在彩虹之下(三)牧歌,山林之歌及(四)曼弗
雷德在地狱中与爱人相见,但终却难逃死去之悲慘命运。此四幕主要场景表现在四个乐章之中,更在柴氏风
格里一贯的愚昧旋律及悲怆气氛烘托下,十分具有戏剧性,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绝不容错过。

◆◆◆◆◆◆◆◆◆◆◆◆◆◆◆◆◆◆◆◆◆◆◆◆◆◆◆◆◆◆◆◆◆◆◆◆◆◆◆◆◆◆◆◆◆◆◆

    柴科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Op.58,做于1885年。这部作品,D小调,其实是根据拜伦的同名诗
剧创作的四个场面。在这部诗剧中,曼弗雷德对知识和生活感到厌倦和失望,从而放弃对生活的任何探求。
他不愿在人群中生活,独自躲在阿尔卑斯山上人迹不到的一作堡寨中,拒绝向命运之神和众精灵之王屈膝,
拒绝修道院院长的挽救,一心寻求遗忘,宁愿在孤寂中死去。这部作品的四个场景,柴科夫斯基自己写作的
说明是:1.曼弗雷德在阿尔卑斯山中徘徊。由于为人生种种奥秘的问题所苦恼,为毫无指望的强烈的痛苦和
对罪恶的过去的回忆所折磨,他忍受着极大的精神痛苦。曼弗雷的完全陷入神秘的魔法控制之中并威严的与
地狱的强大势力交往。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能满足他徒然追求的那唯一的忘记。对他热恋而死
去的爱丝塔蒂的回忆撕碎了他的心,曼弗雷的极度的绝望永无止境。2和3都是画面性的间奏性,曼弗雷德的
精神戏剧退居第二位。这里引入大自然和山民生活的背景,以衬托曼弗雷德的孤独。生活的美和欢乐就在他
身边,但他的心灵得不到一点安宁。第二场景,柴科夫斯基解说的是:“阿尔卑斯山的魔女在瀑布激流上的
彩虹中出现在曼弗雷的面前。”这时美丽的精灵的旋律。第三场景,柴科夫斯基的解说:“田园诗,山民的
纯朴、清贫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最后一场是戏剧化的,柴科夫斯基的解说:“阿里曼的殿堂,地狱的
宴饮。曼弗雷德在狂宴中出现,爱丝塔蒂的幽魂应召而显灵。曼弗雷德得到饶恕。曼弗雷德之死。”地狱的
统治者阿里曼的王国,在拜伦的诗中寓意为世界罪行的代表。曼弗雷德之死,即尾声,重现第一场结尾的葬
礼进行曲,是整部作品的高潮,最后出现一段庄严的《安魂曲》,曼弗雷德的新主题在中世纪歌调《愤怒的
日子》的背景上,出现在管风琴平静而宏伟的圣咏叹众,他得到了宽恕。他的灵魂凌空高飞。

**********************************************************************************************

    《暴风雨》(THE TEMPEST OP.18)是柴科夫斯基在1873年夏天完成的。他说:“这两个星期,我彷佛
得到某些神奇力景的驱使,毫不费力地完成了《暴风雨》。”同年秋天完成配器。十二月十九日还是由尼古
拉·鲁宾斯坦指挥公演,结果大获成功。时隔三年,冯·梅克夫人在自己的客厅里,第一次听到尼古拉·鲁
宾斯坦弹奏此曲,艺术史上罕见的挚友之间的一段纯洁友谊的佳话也因此而开始。一八七七年三月十九日,
冯·梅克夫人在给作曲家的信中写道:“我最初听到您的音乐是《暴风雨》,它给我的感受简直无法对您言
喻,几天来我一直处在迷蒙之中难以自拔”。一八七八年秋天,梅克夫人参加了在巴黎博览会中举办的俄国
音乐会,她对《暴风雨》的感受更为强烈,这种感受在她给柴科夫斯基的信中有着详细的描述,最后她写道
“《暴风雨》演奏结束的时候,我己魂离肉体了。”而作曲家本人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今天,我自己就很
不喜欢《暴风雨》,太长了,音乐也太过插曲化,不平衡,因插曲本身的不连续而失败了。这就是我伤心的
原因”。但是这部作品以其令人难忘和动人心弦的爱情主题以及普罗斯彼罗岛海面上风云变幻的鲜明对比而
倾倒了无数听众。

]


  俄罗斯钢琴家、指挥、作曲家。一九五七年出生于苏联阿干折(Archangel)的一个音乐家庭, 成长于
喀山(Kazan)。1970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1974年进入莫斯科音乐院,师从弗利尔(Yakov Flier)、
弗拉先科(Lev Vlasenko)。1978年获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赛金奖。1990年创办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担任
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曾带领乐团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他也常应邀担任伦敦交响乐团、伯明翰市立交响乐
团、洛杉矶交响乐团等客席指挥。

  钢琴演奏方面,他定期在俄罗斯及欧洲、美国重要的音乐都市举办独奏音乐会。曾与海汀克、夏伊、桑
德林、肯特长野、葛济耶夫、贾维、阿巴多,以及柏林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马捷尔与巴伐利亚广播
交响乐团、提勒曼及以色列爱乐乐团、欧洲室内乐团等知名乐团有过广泛的合作。他的钢琴曲录音唱片已有
100余张,曲目非常广泛。其中为钢琴所改编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睡美人》钢琴组曲, 柴可夫斯基
第二钢琴协奏曲、《四季》,1998年入选飞利浦首批“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斯卡拉第键盘奏鸣曲
集》获1996年留声机唱片大奖。

  作曲方面,普雷特涅夫的作品有《古典》交响曲、为交响乐团所写的三景、为小提琴与管弦乐团所创作
的《哈萨克主题幻想曲》,为钢琴与管弦乐团所写的《随想曲》等。此外还改编过贝多芬的作品。        

  普雷特涅夫曾于1995、1996年两度获得叶利钦总统授予的俄罗斯联邦第一国家奖。



01.“The Tempest”op.18                   
                    02. Lento lugubre-Moderato con moto-Andante(“Manfred”op.58)
03. Vivace con spirito(“Manfred”op.58) 
04. Andante con moto(“Manfred”op.58)   
05. Allegro con fuoco(“Manfred”op.58)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 试听曲目:05. Allegro con fuoco(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