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影坛最为杰出的22位巨星(2)
没有网络,无需炒作,全靠超人的表演来赢得全国甚至全世界观众的热爱。他们就是新中国最为杰出的22位影坛巨星。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电影一度风靡全国,苏联电影明星的大照片被高高悬挂在电影院中最显眼的位置。
1962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看到这一情况后说:“中国电影院挂外国明星的照片当然好,但为什么不能挂我们中国演员的照片呢?”于是,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文化部让各个电影厂报名单,从中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22位电影明星。其中,男演员 10位,女演员 12位。然后,将他们的照片统一制作放大,让有条件的电影院悬挂。
22大影星中,有的人在解放前就在左翼电影中崭露头角,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如赵丹、白杨、上官云珠等,解放后他们又塑造了更多的经典艺术形象。而有的人则是在新中国拍摄的革命经典影片中成长起来的新偶像,比如祝希娟、王心刚、田华、谢芳、于蓝等。老艺术家于蓝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当时我们这些演员都忙着各自的工作,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评为22大影星了,直到全国各大影院挂出我们的照片才知道这个消息。后来我听说这是各电影厂根据演员的演技、名气等方面报名后评选出来的,能够入选当然很高兴,而那个时候由于条件所限,没有什么采访、表彰会、颁奖晚会等,一切都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崔嵬,
1912年10月4日生于山东诸城
,原名崔景文。曾主演过《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等经典影片。 1962年因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主角朱老忠获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影片十余部,其中《青春之歌》形象地描绘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革命历程,获得成功;《小兵张嘎》于 1980年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于 1962年获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1979年 2月 7日去世。

白杨,原名杨成芳, 1920年 4月生于北平。 1946年,白杨在上海参加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等影片。之后,她又在《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此后,白杨先后参加拍摄了《山河泪》、《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金玉姬》、《冬梅》等影片,在银幕上塑造了各种妇女的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 1996年 9月 18日,从艺六十载的白杨去世,享年 76岁。

赵丹,赵丹原名赵凤翱, 1915年出生,祖籍山东肥城,寄居江苏南通。 1936年到 1937年,赵丹主演了《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两部优秀影片,并正式成为电影演员。 1948年在影片《乌鸦与麻雀》中塑造的“小广播”肖老板,是赵丹的表演艺术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后来又主演过《林则徐》、《李时珍》等影片。 1980年 10月 10日凌晨 2时 40分,赵丹因病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