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00年代
我们的偶像不精英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偶像缺失的年代。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是消费形式本身,如同水面的浮沫,却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这样的现状,使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感叹今天精神的平庸化和偶像的缺失。那些精神偶像熠熠闪光的日子,那些化崇拜为力量努力进取的日子,那些为寻找思想的答案而苦苦追寻的日子,都随着昔日的偶像一去不复返了。偶像的命运该何去何从,需要我们自己给出答案。







2000年是华语音乐的一个拐点。张震岳等人半红不紫,伍佰也离“80后”太远了,更不用说“四大天王”。周杰伦的出现,让华语乐坛突然响起完全不同的声音。

这是一种奇妙的对立,拘谨木讷与高度张扬、才华横溢与刻苦用功同时并存于周杰伦身上。其实这恰恰能描述整个“80后”的生存境遇。
60年代生人崇拜罗大佑和崔健、70年代的偶像是齐秦和BEYOND,“80后”的周杰伦并不比他的前辈们肩负得更少。他在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身边平凡的人,平淡的事,却从来没有丢失年轻人特有的奇思妙想和张扬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