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1  /  4  页   1234 跳转 查看:5452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五十年代
我们的偶像是“英雄”


  结束了数十年的战乱,中国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休养生息,广大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政治上翻身得解放,开始过上了好日子。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人们不禁开始缅怀为新中国的成立舍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先烈,政府、媒体、文化界将一个个壮烈的英雄事迹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全国掀起了对英雄事迹的纪念热潮,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心目中的英雄……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革命烈士
河北省怀来县人 (1929.10.15-1948.5.25)
事迹:舍身炸碉堡

  单说董存瑞的外形,并不符合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气质。苦出身的董存瑞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民间更是流传着“董存瑞,个不高,关键能举炸药包”的顺口溜,然而这也正反映了这位战斗英雄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面对敌人坚不可摧的碉堡,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毅然拉开手中炸药包的导火索,一声巨响,留名青史。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黄继光 革命烈士
四川省中江县人 (1930~1952)
事迹:飞身堵抢眼

  黄继光的连队指导员曾对他说“战场就象一块手表,每个战士就是小零件,分工不同,但作用是一样的”。也许正是这句话让做后勤工作的他强忍伤痛,扑向敌人的暗堡,将英魂永远留在上甘岭上。我们看不到黄继光前扑的影像,但我们却能感受到他扑向暗堡需要的勇气,当我们把自己置身于那场战争的场景时,悲壮感油然而生。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刘胡兰 革命烈士
山西省文水县人 (1932~1947)
事迹:舍身救群众

  也许很多“90后”看不起刘胡兰,因为这个15岁的小姑娘不会玩《劲舞团》,也不是“萌一族”,更不可能在开学前匆忙去医院打胎。为了坚定的主义信念,她死在了铡刀下(铡刀为何物,不知道的人可以查一下),她高呼的“怕死不当党员”的影响,要远远比“贾君鹏,你妈叫你回家吃饭”更广,更久。
  毛泽东评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六十年代
我们的偶像是“模范”

 这是一个全民崇拜的年代,经济建设跃进的诉求体现在人的身上,塑造了一批行业模范,一位普通的士兵成为几代人的学习榜样,举国上下掀起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热潮,而这种现象在前苏联建国初期的“义务星期六”倡议时也曾出现。而石油工人王进喜更成了摘掉中国贫油帽子的大功臣,很多人儿时一度认为,中国只有一个油田,那就是大庆油田,是王进喜建成的。






王进喜 石油工人
甘肃省玉门县人 (1923-1970)
事迹: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但之所以能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在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敢为天下先、敢为攻克难关的勇气和伟大志向,是因为它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来自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
最后编辑l4800 最后编辑于 2009-09-12 13:23:18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雷锋 普通士兵
湖南省长沙望城县人 (1940.12.18-1962.8.15)
事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位湖南籍战士,从东北走向全国,几乎成为贯穿整个六七十年代的标志性偶像。随着一篇题为《节约标兵雷锋》的报道大发表,被意识形态外壳层层包裹的雷锋诞生了。国家领导人更先后为之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这位湖南年轻人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即使到今天,“俺们这旮都是活雷锋”仍然传唱大江南北。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焦裕禄 基层干部
山东省淄博市人 (1922-1964)
事迹: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同志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他严于律己,坚决反对特殊化,坚持同破坏党的组织纪律等一切不正之风,作不懈地斗争。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
    ——穆青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保尔-柯察金 小说人物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
事迹:“保尔精神”

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这一切都可歌可泣。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精神风貌和特征:为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七十年代
我们的偶像是“样板”

  以《红灯记》为代表的样板戏的深得人心,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不能忘却的过去、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为了一种怀旧情绪……当人们的生活都是在阶级斗争的前提下展开的,当人们的生活中只有“样板戏”的文化形式,样板戏中的人物自然而然地成为许多老百姓心中的偶像,他们熟悉这些角色的爱恨情仇,与剧中人物同仇敌忾,为剧中正面角色的“牺牲”而伤心,少男少女们更将剧中人物的打扮当成一种时尚,然而这种时尚确是无奈的……

  70年代末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文革”过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境地。在此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成为国人振兴民族愿望的投射对象,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更是激发了国人对科学的无比热情。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杨子荣 战斗英雄
山东牟平人 (1917-1947)
事迹:剿匪,智取威虎山

  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和一部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把杨子荣和威虎山连同那一段剿匪历史炒得沸沸扬扬,几乎是有水井处皆可以唱几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戏词儿。剿匪故事主要发生地海林一带,也常常被人用“林海雪原”来指代,而杨子荣更是超越了生命个体,进而成为具有文化含量的历史人物,成为一种精神指向和形象代言人。
 
1  /  4  页   1234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