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2  /  4  页   1234 跳转 查看:5464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李铁梅 戏曲人物
现代京剧《红灯记》
事迹:继承父志,为抗日部队送情报

  李铁梅那条扎了红头绳的大辫子,是她身上能够寻觅到的唯一的时尚痕迹。为了有那么一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中国的女性煞费苦心,把爱美的心思都花在上面。在一片蓝绿色的海洋里,姑娘们的领口处或者下摆处还有意无意地露出里边的小碎花,或多或少地添了些许亮色。李铁梅的形象是虚构的,却造就了无数个现实的铁妹子,因为她的形象是官定的,并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推广,所以成了潮流。但愿这种时尚不会再出现。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陈景润 数学家
福建福州人 (1933.5.22-1996.3.19)
事迹:“陈氏定理”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里程碑

  70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一是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一篇《歌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八十年代
我们的偶像是明星


      80年代是一个复苏的时代,青年们要回到城市,重新开始,他们需要奋斗精神的鼓舞;80年代又是一个迷惘的时代。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国人,不知道前方的路究竟在那里;80年代还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的精神世界似乎从没有因为国家经济的落后而变得荒芜。在这个时代,英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像,“忽如一夜春风来”,民众突然发现:英雄原来就在身边。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自学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从1983年开始,她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自学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她从此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1963年4月26日生于北京,个人武术记录创造了中国近现代武术界的奇迹,连续五年的全能冠军,夺得大小冠军50余次,70年代武术界的常胜将军,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巡演。

70年代末从影,80年代初推出处女作《少林寺》,一发不可收,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黄飞鸿、方世玉、陈真、霍元甲…在银幕上,他是英雄的化身,脸庞挺帅,有点小坏,做人痛快,当传说中的民族英雄忽然幻化成活生生的英俊少年,很难有人抵挡得住。在那个刚刚从危机中走出、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当下,足以让每一个历经坎坷的国人意气风发。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流行音乐的中国人,也不是都喜欢摇滚…实际上,很多很多知道“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听过他的歌曲。

但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人。对于中国人来说,迈克尔-杰克逊成为一个特异的文化符号,为我们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猫王没有这种效果,中国人不是通过猫王知道整容能上瘾的;麦当娜没有这种效果,她打收养官司时,中文传媒上已经充满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法律故事;披头士没有这种效果,群像也能把震撼信息集中起来再发送出去,可是不能和一个人的份量比。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赖宁,35岁,如果他还活着。1988年3月13日,四川石棉那场大火非比寻常。如果不救火牺牲没有人会注意他。
而死后的赖宁,被推上了一个时代榜样的位置。

这个永远14岁的少年调皮又爱作怪。他身体不好,经常流鼻血;他爱读书,除了科幻,还喜欢读玉娇龙传奇;他胆子大,走悬崖,进山洞,从不胆怯;对朋友,他也出了不少歪主意。“我们记忆里的赖宁更加有血有肉”,他的好友如是说,在同学脑子里的赖宁更真切。
但是在大规模的宣传下,这个有些出格的小英雄,给更多人的印象是一个救火的好孩子。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九十年代
我们的偶像很愤青


90年代,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两三年”。90年代早期,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罗大佑和崔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无厘头”盛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星驰和王朔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嘲弄正统、调侃权威的游戏态度使其成为青年的新偶像。好似周星驰的电影,在玩世不恭和调侃中,将最难以启齿的、最庄严的、最不可侵犯的事以最轻松家常的方式表现出来,幽默之外,又有悲剧气质,带点酸楚,宣泄化解了年轻人的逆反激情,于是,他成了后现代的解构高手,成了大学的客座教授。






那一年吴奇隆18岁,陈志朋17岁,现在自称“不再是偶像”的苏有朋,当年也不过是15岁。时光不复返,属于那个年代的孩子的偶像组合,仅此三人一队。

小虎队最红的年代正是80年代生人的青涩岁月,小虎队最直接地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和他们的想法:最真挚的友情,最单纯的爱情和最美好的梦想。
转眼20年,让当年红遍亚洲的偶像说出“我们已经过了当偶像的年纪”这样的话,何其伤感。
那是印记。
一代人永难磨灭的印记。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周星驰,亦正亦邪、亦喜亦悲的一个人。如果你还小,请不要以周星驰为偶像,他会让少不经事的你怅然若失,会让自以为熟悉他的你感到彷徨与距离。

他是一个多面的男人,执着的为了理想而工作,为了舞台而生活;时而光彩熠熠,时而气宇非凡,时而癫狂失语,时而善解人意,是演技派还是真性情,他总是深不可测。
他是一个喜剧天才,又是一个表演天才,对于人物总能把握的恰到好处。他是一个天才导演,对于戏剧线条的把握,语言与动作的把握都是与众不同的,只是这份不同,游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与理解。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美国新经济的兴起,让大学尚未毕业的盖茨亲身演绎了一个如何一夜暴富的神话。古往今来,一位商人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到全世界大多数人的生活,恐怕非盖茨莫属。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生于美国西雅图,19岁时退学创办微软公司,1994年成为世界首富,并在这一年第一次来到中国,2000年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全力投入慈善事业。
他使个人计算机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而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
他功成名退后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也让现代社会中的世俗我们所不能望其项背。
 

回复: 【图文】追寻60年来现代中国的偶像



“有很多人是因为乔丹才认识篮球,认识NBA的,这正是乔丹对这项运动最大的贡献。”NBA总裁大卫·斯特恩曾说。“像迈克尔一样”,他依然是中国许多年轻人的目标。

在多数的人眼中,迈克尔·乔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的波澜壮阔而赋有传奇色彩的篮球生涯,以及他对于这项运动的巨大影响力把他推上了神坛。
曾经有很多年,无数中国年轻人反复模仿他经典的投篮动作,准点驻守在电视机前看比赛,放学去操场在女友面前耍帅。篮球成为中国孩子生活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姿态,乔丹成了一种信仰,一种永不服输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2  /  4  页   1234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