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失控1900:庚子国变的最终真相

四、梅花拳到义和拳的转变

在受人爱戴的冠县知县何式箴离职后,前来继任的是候补知县曹倜。曹倜是江苏生员,后来捐过贡生,当时在省上候补。由于当时没有人愿意冒着仕途被毁的危险前去冠县任职,曹倜在百无聊赖中决定冒险一试。

曹倜的首要任务是要将梨园屯的局势平息下去,但是,这些年梨园屯和冠县十八村的“事迹”不断充斥于山东抚衙和总理衙门的来往函电中,这显然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事实上,曹倜前往上任时,他身边只有一名书吏和两名差役。

曹倜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冠县十八村的干集,以了解当地的情势。但令人吃惊的是,大概是因为当天是赶集日的原因还是其他,他在干集上处处可见拳民,“短衣带刀,填塞街巷,其混乱形状,触目皆然”。(17)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曹倜这位新上任的芝麻官在这块飞地毫无威信感。当曹倜住在干集书院后,他邀请当地人派出代表前来与他会面,并保证和平的解决此教案,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二天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不得已之下,曹倜只好设法收买了一个名叫高老六的拳民,这才了解到当地的一些情况,并得知赵三多是当地拳众的首领。但在曹倜设法将赵三多召来的时候,却遭到赵三多的拒绝,因为他并不相信曹倜能保证他的安全。

这样的结果便是导致了上述2月28日东昌府知府洪用周的强行弹压,结果阎书勤等人被打伤逃亡。在此情况下,赵三多终于在官府保证他安全的情况下前来干集,洪用舟和曹倜对赵三多“剀切开导,晓以利害”,并劝告赵三多将梅花拳众解散,“毋再传单聚会,自罹法网”。(18)

据曹倜在《古春草堂笔记》中的记载,他是这样劝喻赵三多的:“汝家道殷实,儿孙成立,汝何不图自保身家?徒令徒众滋事,且杀人放火另有其人,汝何必为他人作傀儡乎?”

在官员的谆谆教导之下,赵三多承认自己在梨园屯教案中误收徒众,使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混进了他的组织,但现在教民污辱他为“罪魁”,因此他不得不和徒众们纠集“自保”。赵三多所称的“自保”,显然并不仅仅是指身家性命的自保,因为在教民面前他处于一个强势的地位,而在官兵面前则未必。另外,他的话意中可能还有对他名声的保护之意。

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洪用舟会同临清知州、冠县、威县和曲周三县的县令一起答应,只要赵三多将拳民解散,就保护他的安全,官府甚至给赵三多家里送了一块匾牌,这等于是给了赵三多很大的面子。作为回报,赵三多召集他的徒众在干集书院的十字路口集合,并命令他们解散。

在1898年的春天,事情看起来是被平息了下去,拳众们也被解散了。虽然随后而来的是一个平静的夏天,但这很可能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因为夏季正是当地农忙的季节,拳民可能无暇顾及反洋教之事。

之所以说平静只是暂时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直隶和山东交界地的拳民构成极其复杂,即使是赵三多也无法控制局势的发展---他的权威在实际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就这一点而言,梅花拳和大刀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大刀会的组织相对严密,并主要由地方上的下层士绅控制,一旦事发,官府可以通过打蛇斩首的方法加以解决,而梅花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就官府的用意而言,可能是希望劝谕赵三多的方式,以隔离激进的“十八魁”等人与相对安分的徒众,以便他们集中精力对付“十八魁”等人,并使得当地局势沉静下去。但是,他们的意图并没有得到实现,这和德国人侵占胶州湾引发的紧张局势有很大的关系,正如耶稣会裴省三神父曾在一封信中所抱怨的:“我们直隶省在一两周的时间内就被义和拳所侵入。他们从山东来到这里,他们传播很快,如同火药桶爆炸一样。为什么这样呢?这就是由于德国人侵占了胶州湾。他们对我们也不会友好。你知道,在中国人的心中燃烧着多么炙热的烈火,他们攻击我们教会是洋人的先遣队,并说是教会把洋人叫来的。在这里人们都在议论:洋人要瓜分中国,他们已经潜伏在中国各地。”(19)

另一位耶稣会传教士范迪吉也在当年5月的教务报告中称:“德国人对胶州的侵略行径在中国官员和易变的民众的思想中产生了恼火的反感。洋人的大炮所轰不到的内地传教区,就难免不遭受到这股恼火的反感情绪的反击”。(20)

当年4月,在附近大名府(今河北邯郸)的科举榜上就出现了一则“杀洋人”的告示:“有鉴洋人逾越禁规,各省志士约于四月十五日杀洋人,烧洋房。心有二意者皆为洋人与品行不端之女人。见帖而未广告者亦然。仅此,勿需多言!” (21)

事实上,在当年的春天,也有一伙自称是“十八魁”的人袭击了威县的孙庄和麦子乌营,这些人高喊“我们是十八魁”,并说“凡不是教民的,都不要害怕。我们是专门来消灭那些欧洲人的的,他们胆敢在这里造教堂”,随后他们在教民家中进行抢掠。(22)

在此期间,有一个人去见了赵三多,这个人便是赵三多的同道姚洛奇。姚洛奇只是个普通的烧窑匠和梅花拳师,不过,姚洛奇当时和另一个激进团体联系密切,这个激进团体以自称是明朝洪武后裔的朱九斌和刘伯温后代的刘化龙等人为核心,他们聚集在直隶的永年县(距离威县大概一百多里),以“反清复明、灭满兴汉”为宗旨,并也在活动过程中传习梅花拳。

当姚洛奇得知赵三多的反教活动后,便前往威县沙柳寨去见赵三多。由于姚洛奇在梅花拳的辈分上比赵三多还要高一辈,虽然他本人的声望远不如赵三多,但赵三多还是给了他相当的礼遇(据说是拜他为师)。在姚洛奇的引见下,朱九斌和刘化龙等人也进入了赵三多的松散集团中,并使得这个集团逐渐转向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