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婚房应由谁买单?“80后”婚姻真会死在房子上?


80后买房争论之二:花父母钱是可耻还是无奈?

正方:父母愿意,帮一把又何妨

    同“房奴”、“北漂”等词汇可做等量齐观的,便是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词汇:啃老族。年轻人工作不久,便花费父母辛苦半辈子的积蓄买房,这大概能排得上当前住房消费行为中一大风景。支持花父母钱买房的人认为,现在房价这么高,不花家里的钱根本买不起。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情况,对于80后来说,他们处于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刚创业没多久,用父母钱买房是一个绝对被动的事情,太无奈了,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一家开发公司的副总这样表示。业内人士表示,以苏州为例,即使在房价较低的相城区买一套90平米的小户型,总价也要在30万左右,如果按每月收入3000元算,不吃不喝还要10年才能买到。这样的背景下,绝大多数80后想靠自己的力量买房,可以说是是天方夜谭。

    “房子、房价,是我身边很人的共同话题与问题,现在的房价居高不下,而各种税款、央行的利息却在节节攀升,如果不变成啃老一族的话,那就得每天准备着再去找房子,搬家” 80年出生的黄亮在苏州已经生活了近十年年,今年终于在父母的帮助下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认为说:“并不是我们愿意当啃老一族,而是现在这种社会现实,压迫着我们这一代的人。” 81年出生的陈程家在张家港,目前在苏州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他对于父母帮子女买房的行为显得十分理解:“我觉得房子么,创业阶段,可租可买,各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里可以支持的,也不一定非要完全靠自己打拼去挣套房,有巨人不站,不是很浪费资源么?”

    对于父母帮子女买房,80后的家长们想法却十分一致:几乎都是尽全力帮助。“孩子要结婚了,我能不急着给她买房吗,靠她们小两口那点工资存,什么时候才能买到阿?”家住吴中区的蔡女士这样表示,原来蔡女士的女儿今年25岁正需要一套婚房,仅靠男方家力量不够,于是双方家准备凑钱,一起给这对新人购买新房。据了解,80后的父母不但为孩子准备了婚房,就连一些正在上学的80后,他们的父母也开始为他们准备房子。一位房地产研究人士表示,实际上,不要说大学刚毕业买房需要父母支持,就算工作好几年,现在也是全家人供一套房。与其说是无耻不如说是无奈。

反方:花父母钱买房真是可耻

  “我感觉中国这一代真的是很可耻,让父母供到大学毕业还不够,还要父母倾尽一生积攒为自己买房,而且很多人认为,父母倾尽所有为自己享受是天经地义的!”上述言论来自南京大学小百合论坛。2007年年末,一篇《感觉我们这一代真的很可耻》帖子在南大校园网引起轰动,参加讨论的人数多达上千人,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是否应当让父母掏钱为子女买房的大争论。

    对于许多父母花钱为年青子女买房的行为,发帖人质问:“在现实社会中,一个年轻人刚走上社会,如此高的房价下,能有独立能力买的起房的真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在三十岁之前买房结婚的哪个不是榨干父母的毕生积蓄的?”“这样的行为很可耻!”不仅仅是发帖人有这样的感慨,跟的数个帖子中,许多人都赞同这一观点。一位署名黄明的网友态度非常鲜明的表示:“坚决不做‘啃老族’,父母为教育我已经花费了太大代价,我没有理由让他们一大把年纪还要为我买房子发愁。”

    认为靠父母买房可耻,高房价下又无力买房,这样的矛盾下,发帖人将目光放到了国外。“在西方发达国家,年轻人也大多是租房住,因为他们的经济与父母是独立的。既然让父母供到了大学毕业,我们能不能对自己的要求也西方一点,起码是一点点意识?”在随后的几百个跟帖中,有不少网友表示了对该观点的支持。支持该观点的一位网友回帖说:“ 没钱是可以结婚的,租房也是可以住的,我们这一代已经够幸运的了,现在还在追求房子这种高消费享受,但我也希望我们尽力而为,不要花父母的钱,享自己的福。”

  对此,业内人士给出的建议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定要懂得梯度消费,从租房到买小房,再到换大房,切忌好高骛远,让家庭承受过大压力。“如果父母能够帮忙付首付,而且压力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你就可以算一算买房划不划算。你买了房子还够不够吃饭?如果不够吃饭或者父母压力太大,那肯定是不行的。”一位二手房公司的经理这样建议。
最后编辑rikki201 最后编辑于 2009-05-07 09:5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