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007-3-22]中唱典藏《春江花月夜》八个精典版本荟萃的收藏佳品 320k/mp3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秀的民族乐曲,这首乐曲不论从旋律、曲式结构以及和声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曲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丝竹乐的艺术美,其艺术体现了几个特征:一为由静而动,则动而静;二为由远而近,则近而远;三为以景抒情,情寓于景。乐曲用二胡、琵琶、古筝、洞箫、钟、鼓等乐器演奏。全曲中没有一件乐器是从头演奏到底的,但全曲又是一气呵成,并无断线之感。其中琵琶着重用于模拟江楼钟鼓、急浪拍岸之声;二胡着重表现绵延的思绪与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古筝着重模拟跳荡的或舒缓的流波之声;洞箫表现舟子唱渔歌时的悠扬声音;钟声传出静谧的气氛; 鼓音又增加了“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气势。诸种乐器在演奏乐曲时或简或繁,或停或续,或高或底,或下或反,或短或长,或合或分,有机组合变化纷呈,既各尽其能、千姿百态,又表现着同一主题,使乐曲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美妙音响。 形象生动、优美动听的单声部旋律创作是《春江花月夜》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和写作特点。例如乐曲开始,只是用了一个音符“3”在琵琶的老弦和中弦低声区弹奏,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鼓声阵阵的气氛,接下去是二度级进的三个音,采用推长轮的演奏指法表现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夜色朦胧的景象。乐曲的主题进入也是如歌的单声部旋律,整个乐曲中虽然有的段落也用了和声复调的手法,但较之于旋律写作,它们都排很次要的辅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