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父亲(父亲节征文 )

看到这个征文已经很久了,提起笔写父亲,脑海里零零散散地堆集着父亲的身影。一直有母亲陪伴,总觉得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我无法领略情深似海的父爱,因为父亲在我十岁那年因各种疾病缠绕,无法医治离我们而去。                                                                      在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那年我五岁吧?记忆中父亲总是理个光头,光秃秃的。用手摸摸,滑中带点刺手。父亲特喜欢坐在那乡村的老家门口,然后悠闲地抽着旱烟,眼睛里流露着无限的遐意,接着就会向赤着脚丫子的我招招手:“丫,过来,给爸挠挠头。”我撒开脚丫儿奔向他,先在他衣兜里掏掏,掏出几颗水果糖,欢天喜地地吃着,然后伸出小手在他头顶轻轻地抓痒。这时父亲抽着烟,讲着他年轻时在外流浪的生活故事。                                                                                  记忆中的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蔑匠。他用那双灵巧的手编织着各种精巧的竹篮、簸箕、还有各种有趣而好看的工艺品。每次当他编织的时候,我就会在一旁崇拜地看着。偶尔我也会学着编织一个小篓篓,却是毛绒绒的,不好看。而父亲总会眯着眼,赞许地瞅着我,慈祥的目光让我感到很温暖:“编吧,丫头!可以把美梦编织成真哟!”再以后,我编织得更加仔细,水平就越来越高。现在我会编织着各种好看而舒适的毛衣,想想与那时编织小竹篓是非常有关联的。                                  记忆中的父亲从来就没有做过很沉重的事。他身体一直不好,年轻时在外闯荡,身心身体都受到严重摧残。偶尔母亲不在家,需要从堰溏挑水到家吃时,他会用肩担上半桶,颤巍巍地走在路上。那时我爱在他身后紧跟着,不懂事的我总在身后吆喝着:“快点!挑的水这么少,你就快点呀!”父亲就咬着牙加快脚步,爬过一个小坡上完台阶,他得歇下来,喘着粗气:“爸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丫,你看这一小担水就把我累得直喘气。”父亲眼里闪着内疚。那时的我怎么就不知道心疼呢?                    随着时间的流淌,我也上了小学。文字给了我一些柔情,同时也让我能读懂父亲的无奈与惆怅。田埂上,走着孤独的父亲,眼睛流露着羡慕。他有心参与田地里担稻谷的大汉中却力而不足,那种遗憾写尽在他的脸上与叹气中。那时的我,牵着牛随着他,在他身旁唱着在学校学来的儿歌,想以那欢快清脆的歌声牵走他的无奈与惆怅。父亲总会在那时,高高地将我举起放在牛背上,然后背着手牵着绳,一步三摇地往前走,心情似乎随着我的歌声高涨快乐起来。                                              记忆中的父亲是瘦弱而多病的。我家门前有一条羊肠小道,过往的人特别多。记得最深的是我在一大早提着给父亲熬过了的药罐,把药渣倒在那小道上,任千人万人踩,听说这样父亲的病就会很快的好起来。可是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挽回他渐渐远去的灵魂。在一个深冬的早晨,他一口气没接上来,扔下了幼小的我与孤独的母亲。我无法忍住悲伤,嚎嚎大哭了一场,模糊的视线里重叠着他的身影、他的旱烟袋、他的茶杯。。。。。。                                                                                    如今我已三十而立,那种失去父亲伤感渐渐淡了许多。在清明时节,我会带上父亲爱抽的旱烟,在他的墓前久久地静坐,仿佛自己又回到了记忆中父亲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