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也要“环保”

网络也要“环保”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事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中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头,即可纵览古今中外,知晓世界风云。互联网以即时、快捷的信息服务特色,成为了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基本工具。目前,我国有互联网站70万家,上网用户逾1.1亿,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人们将网络作为一种自由传达信息、沟通交流与共享资源的平台,互联网带给了人们无限的便捷与效率。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网络“污染”的肆行,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惑与烦恼。诸如炒得异常热闹的博客上出现了不少肆意泄愤的言辞,网站页面上老是爱蹿出些许黄色小帖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垃圾聊天室等等。这些都严重污染了网络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文明办网的倡议非常及时地将加强网络环保的维护工作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同时,我们知道,网络作为一种可供网民自由书写的新载体,其发表言论、粘贴图象等行为的自由具有全民参与的广度,也具有隐藏个人身份的隐密性,致使一些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要正确看待网络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

  首先,网络环保要把握主导方向。先进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对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先进文化要以压倒一切的优势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清除网络垃圾,还广大网民一个干净清爽的网络环境的一把利剑。让“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唱响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正气歌,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以强大的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引导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

  其次,网络环保要全民动员。现在,网络文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在呼吁网络人强化职业道德,体现网络管理中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管理理念的同时,要认识到网络的环保工作不仅仅是网络管理者的责任,全社会都有责任,都要充分动员起来。各级政府要发挥公共文化管理职能,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控;每一位网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担当义务网络环保员,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低俗文化。当“污染”网络的文化没有市场时,它便会自动消失。

  第三,网络环保要坚持不懈。我们的生活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是同等重要的,都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之一,其环境如何是关乎社会风气和青少年成长的大事。由于网络传媒的种种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环保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丝毫的松懈都会导致污染病菌的趁虚而入,如同病毒一般伤害我们社会主义文化的肌体。要长期地高度重视网络环保,不可搞忽冷忽热的阵风式运动,要立足长远,以和风细雨的教育方式逐步改善,筑牢安全、健康、和谐的网络环保长堤。当然,网络环保也要讲求方式方法,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网络环保管理一定要紧跟形势,融入网络文化管理的方方面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网络环保的目的即是创造更美的网络环境,如果说互联网如海洋般广阔,那么网络文明即是一股股清馨的海风,更加生动演绎出大海的妩媚与深邃;如果说互联网如天空般辽远,那么网络文明即是一朵朵灵动的白云,更加装点出天空的明朗与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