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论坛文明 关于版主
第一,版主要做到无私的对待每一个人,网络是有言论====的。你不能用个人的意愿去左右别人的思想,能做的只是约束每一个网友做到基本的文明。
第二,网络就像一个社会一样,有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你得学会包容各种各样的人。也就是所说的要做到博爱。你不能说你不喜欢的人就一棒子打死,你可以不理他,但是不能打击他人的自尊。对于你不喜欢的人也要进行相关的帮助。
第三,责任心和你对论坛的爱心,这里不是个人名利场,要让大家在这里寻找到归宿和快乐。
第四,有团体合作的精神,论坛是大家的,并不是版主的包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五,版主最好不要有立场,不要去发煽动性的帖子或是拉帮结派。
第六, 版主需以身做责,执行论坛或者本版的规定,不偏心,不殉私情,维护论坛的公平形象。
第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国家相关法律,论坛有责任约束网友的行为,删除任何和违法的言论。
关于网友
第一,文明发言是对每个论坛访问者的基本要求。
第二,论坛是一个虚拟社会,您的发言是公开的,所以您在高谈阔论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感受,歧视性,容易引起误解的言论是不会受欢迎的。
第三,论坛的版主是义务的,时间精力有限,需要大家的尊重和理解才能更好得开展工作。
第四,论坛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对不公平现象提出批评,对好人好事赞扬鼓励,对网站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但是,论坛和社会一样很复杂,希望大家在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多从各个方面想一下,多了解一下情况,否则可能因为您的误会,引发出无数个误会。
第五,论坛的规定希望大家遵守,有的时候您可能不理解一些规定,那是因为网站方面需要考虑全局,包括网站承受能力,速度和安全,一些限制性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请理解。
第六,自觉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国家相关法律。
近来有些人在论坛发表了一些不文明的言论。不管如何,这里都是公共场合,我们每个来这里的朋友都应该自觉遵守论坛的相关规定,维护论坛的文明环境。请所有用户注意,请勿在论坛发表一些含有侮辱、淫秽、辱骂等内容的文章,用户在论坛发表自己文章的时候,代表了一个用户的自身素质,希望大家文明交流 ,共创一个文明的空间!
他律、自律、共同管理是网络规范的三种途径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无形的虚拟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互动的快捷、个性化的使用方式、非中心化的文化特质等,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有益补充。但网络虚拟空间绝非一个乌托邦,其中大量不良言论、沉溺于黄色网站的青少年、匿名诽谤等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件等,都在提醒人们:虚拟空间需要他律和自律的双重规范。
|
所谓他律,是指源于虚拟空间外部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监督、管理和规范。虚拟空间的主体与现实空间中的同一主体并没有明确分界,虚拟空间中主体的行为与特征同样也会影响到现实空间中的事件进程。因此,对于虚拟空间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形成自治。而这种具备惩罚效力,保护大多数公民正当权益的规则就是法律法规。当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已颁布相关网络法规,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行为进行监管。这些法规多是基于已有的新闻法规等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规范来对互联网中的信息内容和行为进行分类、分级的指导管理。在进行网络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这一新的、急迫的课题,加快新闻法规特别是网络法规的建设步伐,因为文明的进程要有法律的保障。
他律的第二个手段是社会整体的道德评价体系。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为人们逃脱道德约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舆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寻求一种与网络特征相适应的方式。例如,可对某些发布不良言论者进行警告乃至禁止其进入该社区,并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而这些方法起作用的关键仍在于提醒公众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所谓自律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网站运营商行业内部自治。近日,(******)网等十四家网站发出文明办网的倡议书,唱响“八荣八耻”的主旋律,成为国内行业自治的范例。不过,要想真正实现文明办网这一目标,仍需建立一种行业内部常规行为的日常规范和保障其长效运行的机制,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倡议层面上。二是科技精英的技术管制。西方学者认为,由网络的技术特性带来的社会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科技的进步或完善。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开发出网络过滤软件,建立网络分级制度。三是网民的自律。这一途径是最有效最积极的,但也是最难以操作的。如果虚拟空间的主体每个人具备较高的辨识性、道德自律性,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对网民进行培训。尤其是青少年,目前已成为上网大军的主力,但他们往往又是最缺乏自我控制和辨别能力群体。应将媒介素养等相关培训内容引入学校常规教育,以开设课程、讲座等方式来培育合格的青少年网民。
在自律和他律之间,其实还存在第三种管理方式,即成立共同管理的咨询委员会、基金会一类机构。该机构可由运营商代表、网民代表、技术专家、法律顾问、政府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共同达成某种协议对网络进行监管。此种方式可兼顾各方利益,了解各方现状,实现有效的平衡。目前国外已出现了这样的组织,如英国的网络观察基金会。在当前仍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背景下,我国可采用此种方式,以适时地引导与相对的监管来实现网络和谐。
目前通行“少干预,重自治”的管理思路,这可以保障网络原有的文化优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对于网络而言,无论是他律、自律,还是共同管理,实现规范运作、和谐稳定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更是网民、运营商、管理者内化于心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