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爱乐之门爱乐之门 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26850

[音乐常识] 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百戏之祖-----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未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
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俞振飞是卓越的昆曲艺术家,他具有一定的古文学修养,又精通诗词、书、画,他不但精研昆曲,同时又是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因此他能将京、昆表演艺术融于一体,形成儒雅、飘逸、雄厚遵劲的风格,特别是以富有书卷气驰誉剧坛。他深受海内外推崇的代表节日有《太白醉写》中的李白;《游园·惊梦》中的柳梦梅;《惊变·埋玉》中的唐明皇;《琴挑》中的潘必正;《八阳》中的建文君;《断桥》中的许仙等,演来无不栩栩如生。




戏曲大哥大-----京剧


京剧的历史




一、京剧的历史
(
)京剧形成的前后
京剧形成之前,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有产生在江苏昆山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弋阳的弋阳腔等等。其中昆曲倍受统治阶级的青睐而登上了大雅之堂。由于该剧只向高雅发展,成了宫廷垄断的剧种,渐渐地脱离了广大民众。乾隆中叶以后,弋阳腔(又名京腔、高腔)跃居昆曲之上,很受大众的喜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在通俗、易懂、易学等方面极为突出,是昆曲所不及的。后来(约在1779)由著名演员魏长生从四川把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腔带进京来,因其表演活泼、细腻、唱词通俗、唱腔优美而一鸣惊人。秦腔红盛了几年之后,由于清政府的禁止,迫使魏长生远走扬州。
乾隆五十五年(1790),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剧团,由高朗亭率领三庆班来京。该剧的主要唱腔是二黄,兼有昆腔、四平调、高腔、吹腔、秦腔等。唱腔相当丰富更兼高朗亭善于博采众长,在北京演出时又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该剧表现力愈加丰富。此时徽班在北京曲剧界占了首位。随后又有徽剧的四喜、和春、春台三班来京,称之"四大徽班"
道光八年(1828),流行于苏、淅、皖、赣等省的楚腔(亦称汉调)由名演员米应先、李六、王洪贵、余三胜、谭志道等人先后携班来京。该剧主腔是西皮调,与徽剧的二黄通力协作,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二黄大联唱的局面,于是出现了皮黄戏。此时可以说京剧已具雏形。到了谭鑫培时期,有了京调的称谓。京调即是京剧的前身。
概括地说,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京到嘉庆十五年(1810),徽班与其他戏班融汇贯通是京剧的孕育时期。从1810年至1845(道光二十五年),楚腔来京,与徽班合作,形成皮黄戏(后称京腔)是京剧的形成时期。 1845年至1894年,是京剧从雏形到完美提高的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演员。清代画家沈蓉甫,根据当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13位演员,绘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图。这13个人是张长胜、刘赶三、程长庚、时小福、卢胜奎、谭鑫培、郝兰田、梅巧伶、余紫云、徐小香、杨鸣玉、朱莲芬、杨月楼。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各种角色,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
二、京剧行当
每个剧种都根据剧中人物分出门类,即"行当"。京剧行当的发展亦是随着京剧的历史而发展的。京剧形成初期,由于受着多种戏曲的影响,行当划分较细,有"十门角色"之称,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后来遂步归属互相融化,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
(
)生行
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包括须生、红生、小生、武生等。
1
老生
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都戴"髯口",即胡子。由于性格和身份的不同,又分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扮演文人、皇帝、官僚等)、靠把老生(扮演武将)、衰派老生或称做工老生(扮演穷困潦倒或精神受刺激者)
2
红生
红生是勾红脸的须生。京剧中红生戏一般仅指关羽、赵匡胤的戏。最初京剧中关羽戏并不多,演起来与老生无大区别。但王鸿寿(三麻子)改革了对关羽的演法之后,使红生戏红极一时,他大力编排新戏,几乎把"三国"中的关羽情节全搬上了京剧舞台。
3
小生
小生是剧中的青年人,有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究生(落魄文人)等。
4
武生
武生是戏中武打的角色,分墩子武生(穿厚底靴子者),亦叫长靠武生,撇子武生(穿薄底靴子者)亦叫短打武生。
(
)旦行
旦行亦叫占行,分青衣、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等。
1
青衣
青衣亦叫正旦,是贤妻良母一类的角色,以唱为主。
2
花衫
花衫亦叫花旦,以衣服花艳而不同于青衣。剧中人的身份比较复杂,可包括皇后、公主、女将、村姑、小贩等。一般地说,青衣扮演的人物年龄较大,而花衫扮演的则岁数较


评剧


中国戏曲.


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约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这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新戏,擅于表现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城乡人民欢迎。早期评剧以女角为主,女腔婉转动人,男腔贫乏简单。新中国成立后,男腔有很大发展,创造出许多以男角为主的新剧目。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韩少云、魏荣元、马泰等。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 .


  河北梆子是由清朝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与当地原有剧种——京腔(河北高腔)的结合而生成的, .


  大约形成于嘉庆、道光时期。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


  河北梆子的基本唱腔分慢板、二六、流水、尖板等类,剧目众多,音乐丰富,唱腔高亢悲壮,婉转动听,善于表现激愤悲壮的情绪。 .


  河北梆子剧目分传统戏剧目与时装戏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约五百五十多个,有《杨家将》、《庆顶珠》、《宝莲灯》、《铡美案》、《教学》等。
时装戏剧目一百五十多个。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南北合》、《春秋配》、《斩子》等。 .


  河北梆子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多为河北地方口语,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伴奏铿锵有力。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净、丑四行。此外,河北梆子在剧目唱腔伴奏等方面曾给北路梆子、老调梆子、评剧以一定影响。 .




晋剧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 .


  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


  中路梆子渊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它吸收了蒲剧的许多特点,又经过许多艺人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它是在蒲剧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梆子戏。 .


  近百年来,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辈、老艺人对这一剧种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孟珍卿(艺名三儿生)、张景云(艺名十三红)、高文翰(艺名说书红)、乔国瑞(艺名狮子黑)、田桂子、毛毛旦、油樵旦等,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路子越走越宽,戏越演越精。尤其是著名晋剧演员丁果仙登台后,由于她的艰苦的戏曲舞台实践,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都有新的改进,对今日晋剧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中路梆子最早主要活动在太原周围,很容易吸收兄弟剧种的长处,融会贯通。因此,这一剧种演出范围也随之逐步扩大。抗日战争以前,已经扩展到河北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地区。在以上地区,相继建立了固定的中路梆子剧团,演唱晋剧。抗日战争中,许多中路梆子艺人参加了中国领导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在晋察冀、晋绥、太行等革命根据地演出。他们不仅演传统戏,而且还演现代戏、新编剧目。在前方和根据地公演,受到人民的赞扬,对鼓舞人民的士气,起到一定的作用。晋绥七月剧社(中路梆子)曾随军到西安、成都、甘肃天水等地进行过较长时期的演出活动。 .


  解放以后,中路梆子剧团逐渐增多,尤其在晋中、吕梁、太原地区,差不多县县有专业剧团,许多村镇有业余剧团。著名剧目《打金技》已拍成电影。 .


  山西省晋剧院是山西省晋剧主要演出团体。成立于一九五九年二月。这个剧团演出历史较久,多年来,培养了不少青年演员,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许多优秀演员荟萃于此,受到了山西省晋剧到好者的拥戴。 .


  山西省晋剧院设在太原,现有演职人员二百八十七人。这个剧院,在历史上曾经汇集了山西省内晋剧的老艺人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梁巧云、冀美莲等人。这些老艺人,经过舞台生活的千雕百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表演风格、唱腔,在群众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和很高的威信。 .


  现在,这个剧院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田桂兰、冀平、马玉楼、刘汉银、郭凤英、王宝钗等。山西省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金枝》、《含嫣》、《小宴》、《杀宫》、《算粮》等。 .



蒲剧


蒲剧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和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晋剧、北路梆子等都是从蒲剧派生出来的。 .


  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 .


  蒲剧唱腔高昂
,朴实奔放
,长于表现慷慨、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近百年来。涌现出几代著名演员。前有杨老六
、孙广盛
、王存才、景留根等一批,继是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张庆奎、王秀兰等享有盛名。更可喜的是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全国戏曲首届梅花奖和全国戏曲表演一等奖获得者、青年表演艺术家任跟心,省级最佳演员、全国戏曲首届梅花奖获得者郭泽民,《戏剧报》向首都戏剧界和观众推荐的优秀演员崔彩彩等,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流行于晋东南地区(古上党郡)。当地人过去称这为大戏 .


  上党梆子起源于明代末年。音调高亢明朗
,粗犷朴实
,音乐曲调丰富,音响强烈。表演上,多用直出直人,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工夫。在约400个传统剧目中,以表现古代英雄、忠臣良将、外抗侵侮、内惩奸贼题材为主,许多戏浸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富有积极意义。 .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表现杨家将的杨家戏,歌颂岳家军的岳家戏,演得慷慨悲壮,动人心弦。 .


  解放后,经过整理加工,许多传统剧目耀出新的光彩,重新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皮秀英打虎》,移植演出的《薛刚反朝》、《法门寺》,创作和新编的现代戏《十里店》、《山村供销员》等,受到城乡观众的欢迎。 .


  上党梆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这中,名角竞秀,人才辈出。著名的老艺人杨清海,工须生兼老旦、净角,他的《雁门关》、《苦肉计》,享有很高的声誉。著名演员段二淼以饰演小生、须生驰名,唱腔高亢激越,变化自如。《长生殿》、《雁门关》、《甘泉宫》,在太原演出获得誉满并州的美称。四十年代,郭金顺以扮演《三关排宴》中的杨四郎、《雁门关》中的杨八郎、《徐公案》中的海瑞、《挂龙灯》中的高怀德而著称。他的独到演技和唱工,常使人赞不绝口。上党梆子还培养出一些优秀女演员,其中著名的有吴婉兰、郝聘芝、张爱珍、吴国华等。她们的唱工和做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上党梆子在清代中期流传到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永年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当地形成了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



雁剧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至清嘉庆、道光年间的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北上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成。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 .


  北路梆子早期的唱念用蒲白,设科教戏讲究请蒲州师傅,也有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的,如十三旦、夫明亮、二奴旦、孙潘安等,足见北路梆子与蒲州梆子的渊源。清咸丰以后,北路梆子迅速发展兴盛,出现了侯俊山(十三旦)、刘德荣(云遮月)、赵玉亭(金兰红)等著名演员。至抗日战争前夕,班社发展很快,名家迭出,仅崞县(今原平)即有班社30多个。后因战乱造成剧种衰落。1954年,在人民政府关怀下得以恢复,老艺人贾桂林(小电灯)、董福(狮子黑)、高玉贵(九岁红)、安秉琪(亚八百)、王玉山(水上漂)等承前启后,培育学生,在山西、内蒙古重建了专业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王宝钏》、《金水桥》、《血手印》、《李三娘》、《访白袍》、《四郎探母》、《劈殿》等,同时创作演出了部分现代戏。山西忻县地区剧团的《金水桥》已摄制成影片。 .


  北路梆子的行当分三大门(须生、正旦、花脸)、三小门(小生、小旦、小丑)与杂扮。剧目以反映历史题材为主,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较少。表演艺术以严格程式化与生活气息相结合、豪迈壮烈与细致入微相结合著称。 .


  北路梆子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结构,是七声清乐音阶徵调式,板式有四股眼(慢板)、夹板(慢二性)、二性、三性(有板的流水)、流水(紧打慢唱)、箭板(散板)、滚白以及垛板、引子、起板、导板等。不少艺人在演唱中还创造了许多花腔(俗称弯调),为高亢激越的唱腔增添了感彩,富有高原风味。曲牌调式多样,分别用唢呐、丝弦或笙管演奏,有的来自民歌俗曲,有的则是佛道音乐的移植。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为四大件,板胡为主,二弦、三弦、四弦副之,唢呐、笙管由操丝弦者吹奏,武场由边鼓、手板、梆子、马锣、水镲、小锣、碰盅、铰子、狗娃子等组成。 .


  雁剧的称谓据说始于文革以后。近年来,杨仲义、贾粉桃、成风英等中青年演员获得了诸多国家级奖项,是该剧种目前的中坚力量。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2:06:14
 

回复

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采用二胡伴奏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1912年,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何叫天又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 .


  淮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 .


  新时期以来,以上海淮剧团为代表,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戏剧界引起很大凡响。



沪剧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它形成于上海,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属滩簧系统。 .



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 .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


.


.



历史沿革 .


.



属于滩簧系统的沪剧,初名花鼓戏,上海花鼓戏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已有流行,它流动演出于乡村集镇,一般在茶馆中临时占一角,面对茶客演唱,逢庙会、节日,村镇中搭台演唱,习称放高台 .



当时的演出形式是男的敲锣,女的两头鼓,用胡琴、笛、板伴奏,宾白用土语。所唱曲调是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两岸农村中流行的山歌,有四句头山歌对唱山歌叙事性长山歌,这些山歌或二句一段,或四句一段,节奏自由,接近口语,风格委婉朴实。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的,如《郎唱山歌象铜铃》、《十二生肖》、《童养媳》、《长工山歌》。叙事性长山歌唱句长达百句、千句,作品有《白杨村山歌》、《赵圣关山歌》等。 .



演唱程序是先用乐器演奏[三六]等江南丝竹乐曲,称为拉合头。继而表演称为打阳当的节目,再次是清唱开篇,接下来演正戏。戏演完后,往往由观众按折子点唱戏的唱段或小曲,称为翻牌。清唱开篇流传至今的有《三国》、《大西厢》等。 .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申滩的形式还是两个男演员分扮男女角色,用胡琴和鼓板、小锣伴奏,自奏自唱,全班只有四五个人。这种形式称为对子戏,实质上就是二小戏,只有两个演员扮演一男一女两个角色,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 .



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



在沪剧传统剧目九计十三卖中,以字当头的基本上是支锥班时期常演的对子戏,如《卖花带》、《卖花球》、《卖桃子》、《卖冬菜》。 .



清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严禁花鼓戏,著名艺人胡兰卿、许阿芬等纷纷流入上海租界,当时东乡(南汇、川沙)、西乡(松江、金山)、北乡(宝山)三路花鼓戏艺人进入上海租界,或走街串巷卖艺,称为跑筒子;或在广场空地圈唱,称为敲白地,诞生了职业性和半职业性班社。 .



为躲避租界当局的禁令,艺人借鉴曲艺苏滩的坐唱形式,改演戏为坐唱,演员分角色四围而坐,或置桌如堂名形式,动作较少,仅靠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吸引观众。这一时期的艺人仍沿袭花鼓戏做法,男女同台。 .



此时,江浙滩簧在上海勃兴,苏滩、宁波滩簧等声誉鹊起。部分艺人为有别于苏滩及其它滩簧,称为本地滩簧、申滩时调,简称本滩,自此,沪剧进入本滩时期。 .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许阿方为首的戏班进入上海英租界的四海升平楼演唱,三四年内,仅法租界内茶楼书场就发展到八个以上,演唱班子扩大到八人的规模。许阿方等还去苏州盘门的茶楼书场演出,本滩从街头广场进入茶楼书场,为剧种开辟了在城市立足的基地。 .



这一时期本滩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苏州及杭、嘉、湖一带,演出的剧目除对子戏外,还有剧情较完整的同场戏。如九计十三卖中的九计:《连环计》、《僧帽计》、《扁担计》、《灯笼计》、《黄狼计》、《花鞋计》、《烟筒计》、《酒壶计》、《酒缸计》,另有《庵堂相会》、《借黄糠》、《阿必大回娘家》、《陆雅臣》、《朱小天》及《打花包》、《磨豆腐》、《秋香送茶》等。从各个角度表现世态炎凉、浪子回头、封建礼教对青年迫害等主题。演员按剧情需要扮演人物,另设专人操持乐器,三四个角色称小同场,五至七八个角色称大同场。 .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不久全部恢复戏曲形式。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 .



1914
年,邵文滨、施兰亭、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新集,从事本滩改良,
带头声明废弃若干淫秽剧目,宣称本剧种为改良本滩,并改名为申曲 .



申曲阶段,沪剧获得飞速发展,编演了时事新戏《离婚怨》,此剧由文明戏艺人范志良根据民国初年上海城内某事件构思而成,由刘子云、丁少兰排演。剧情取材于现实生活,所以演员的服装基本是西装和旗袍,这是沪剧史上编演时装新戏的开端, .



20
30年代,受其它剧种形式的影响,申曲恢复了站立表演的形式。又由于文明戏(早期话剧)演员的参与,演出实行幕表制,使用软布画景,这一时期大量改编文明戏的演出剧目,其中有原出自弹词的《玉蜻蜓》、《珍珠塔》、《孟丽君》等,后来又演出大量以新闻时事和电影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如《黄慧如与陆根荣》、《阮玲玉自杀》、《空谷兰》、《姐妹花》等,成为沪剧的中期传统剧目。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步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由于剧目取材多为城市生活,剧中人物穿西装旗袍出场,一时被称为西装旗袍戏 .



西装旗袍戏很快成为申曲时期的主流,并对后来的沪剧产生重要影响。进入二十世纪20年代,时装戏以及清装戏、古装戏大量出现。同时,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在剧目取材方面,用半剧目搬上舞台,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 .



三十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会员有二百余人,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会员达三百九十五人。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有的改称剧团,如文滨剧团、施家剧团。社团的规模也由十数人发展到二三十人,甚至四五十人。他们先后在中央大戏院举行文戏班大会串,剧目有《陆雅臣》、《借黄糠》等。演员名家辈出,有以儒雅潇洒的文派著称的筱文滨,以明快有力的施派闻名的施春轩,以及夏福麟、石根福、杨月英、筱月珍等。 .



1941
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40年代初,还有几部戏被拍成了电影。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



40
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涌现出大批的著名演员,如杨月英、筱月珍、王筱新、施春轩、筱文滨、石筱英、解洪元、邵滨荪、杨飞飞、丁是娥、王盘声等,演出了《碧落黄泉》、《秋海棠》、《雷雨》等。文滨剧团把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还建立了艺华、勤艺、努力、爱华、长江等剧团。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
、《白毛女》、《金黛莱》、《母亲》、《战士在故乡》、《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史红梅》、《为奴隶的母亲》、《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
影响较大。 .



与此同时,编、曲者运用各种创作技法,不断在传统基础上对唱腔进行变革发展,还应用了一板二眼、重唱等形式。许多曲牌被发掘出来,发挥其表现生活、表达感情的潜力,灵活运用于人物的抒情表意。 .



文革期间,沪剧受到严重摧残,剧团被迫解散,演员遭受迫害。文革后,逐渐得到复苏,一批著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并出现了一批新人。沪剧舞台上陆续推出了一批新剧目,如《金绣娘》、《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日出》等。80年代后,沪剧舞台运用激光灯光,乐队使用电声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乐师增加为十二至十六人,沪剧改革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 .


.




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


著名滑稽演员王无能,一人成档,专事滑稽曲艺的演出。当时人们把这样由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著名的独脚戏演员,除王无能外还有江笑笑与刘春山。江、刘二人与王无能鼎足而立,各有所长。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些独角戏艺人和文明戏演员纷纷组织滑稽剧团,逐步取代渐趋没落的文明戏,从此,滑稽戏便开始成了颇有影响的戏曲剧种。 .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 .


滑稽戏的音乐,沿用独脚戏的九腔十八调。滑稽戏的表演,是以独脚戏、相声等曲艺的表演为基础,又吸收了文明戏的表演。滑稽戏演员在和形体动作等方面都有许多明显特点:一、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不但要会多种戏曲唱腔、常用民间曲调或流行歌曲,而且还要学会各种流派唱腔。二、滑稽戏演员要口齿伶俐、反应敏捷,能讲一口漂亮的各地方言,如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杭州话、苏州话、无锡话、南京话、扬州话、山东话、四川话、广东话等,而且往往以会讲混杂的方言为妙,如广东上海话、北京四川话等。滑稽戏演员有时还根据戏剧的需要讲说英语、日语等外国语言。三、滑稽戏的形体动作是特别夸张的,有时简直夸张到荒谬的程度。 .




二人台


一泻千里的黄河,几经曲折从内蒙流入山陕峡谷,越过偏关县寺沟,就到了位于晋、陕、蒙交界的河曲、保德县。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处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称。二人台这一地方小戏就植根在这块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实的社会内容、细腻的生活细节、精彩传神的表演、韵味浓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


  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64年),由于河曲广大劳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吸收融化内蒙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 .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 120个,内容多取材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可分为硬码戏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等。 .


  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


  《走西口》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情与爱的生动写照。 .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在封建社会,由于这里地瘠民贫,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盘剥,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经过山西北部的杀虎口,跨越长城,到察哈尔、绥远等地,即今河套、后山一带去垦荒。因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个通道口——一张家口的西面,故称西口。内地人把从杀虎口进入内蒙地区叫走西口。河曲旧志记载: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糊口养家。本境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许许多多的贫苦农民为了养家糊口,维持温饱,到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口外去出卖劳动力,沿途要遭遇数不尽的艰难,完全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走西口》创作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反映山西大旱灾后,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妇,为生计所迫,忍痛分离时的无限悲苦。整出戏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不是以故事诱人,而是以细节出戏,以真情感人。新婚不久的太春出去借粮,没有借上,就与伙伴相约远出西口谋生。当他不得不把动身的消息告诉妻子孙玉莲时,整出戏的情节推向了高潮,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夫妻情深意浓、恋恋不舍的心情。丈夫去口外谋生,妻子多方叮咛,一方语重心长、一方声声相应,对话是那样娓娓动听,情意绵长。通过人物的语言,深刻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实难留,
  怀抱上梳头匣,
  给哥哥梳梳头。
  清朝男子都留有长辫,这是特有的服饰民俗,从妻子给丈夫梳头开始,到离家后衣、食、住、行的嘱咐,吃饭你要吃热喝水要喝长流水走路要走大路住店要住大店坐船要坐船舱,凡是一个做妻子应该想到的都想到了;一般妻子想不到的,她也想到了,一桩桩、一件件是那样的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临到分别的最后一刻,说出了一个纯洁少妇最担忧的事情:
  哥哥西口外行,
  不要贪花红
  恐怕你变了心,
  忘了妹妹的恩情。
  她谆谆告诫丈夫不要沾花惹草,没有感情基础的朋友是不牢靠的:
  有钱是朋友,
  无钱眼下瞅,
  总不如小妹妹,
  年长日又久。
  通过叮嘱的全部内容,难分难舍的全部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多情、温柔细腻的农村妇女的形象。最后太春终于与玉莲分手了,当太春走出二里半,扭回头来看时,望见玉莲小妹妹,还在房上站。这真挚、素淡的粗线条勾勒,可以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眼的凄苦动人的场面洒下同情的泪水。 .


  如今,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的河曲、保德已是旧貌换新颜,它以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晋、陕、蒙三省区的商业流通集市,昔日走西口的悲惨生活已成为过去,但是二人台这朵民间小戏的奇葩,将永远开放在人民的心里。




吉剧


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青卖线》、《桃李梅》。 .


在行当上,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音乐唱腔上,吉剧以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红柳子〕、〔三节板〕、〔哭糜子〕、〔穷生调〕等为原始基调。吉剧的伴奏乐器以二人转的板胡、唢呐为主,并在东北管的基础上,创造了善于抒情的吉剧喉管,还把古筝搬进吉剧的乐队。 .


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的。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





龙江剧


黑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系建国后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基础上吸收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和兄弟剧种的精华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主要流行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嫩江、绥化、德都和富锦等地区。 .


.



历史沿革 .


.



二人转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分为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建国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从1956年起由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着手进行对拉场戏的改革,试图创建起新的大戏剧种。195810月,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1959年以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地方戏队和黑龙江省评剧院青年队为基础,成立了黑龙江省新剧种队,并正式定名为龙江剧1960年新剧种队改变建制,成为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19605月,在全省地方新剧种座谈会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延泽民提出地方戏要有独特之处,应当反映现实生活,为今天和明天而创造.为工农兵而创造。同年7月,在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汇报演出会上实验演出了《寒江关》、《五姑娘》。在这两个剧目中,人物念白采取了辙韵化的地方语言,人物的语言上则运用了二人转套子口;并把二人转手绢功--顶绢、立绢、片绢、腕花绢揉合于戏曲水油功之中,变形为双弹袖、面缠油、外撩袖、鸳鸯片袖。还将拉场戏中的一些专腔专调加以变化。如改〔反西凉调〕节奏的平稳、缓慢为明快、跳跃;对〔梨花五更调〕作了慢、中、散等板式变化。新剧目在音乐上采用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选取了二人转音乐当中表现力较强的、较有代表性的〔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帽腔〕,作为龙江剧的主要曲调。 .



1961
12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集中省内文艺界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召开了关于加强龙江剧创造的座谈会,成立龙江剧研究顾问委员会。会上,就剧种的实验方针、剧目、音乐、表演诸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明确规定:龙江剧的创作方向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实验步骤可从古典戏着手;音乐以二人转、拉场戏音乐为基础,运用曲牌联接、板式变化或两者相结合的戏曲音乐结构进行尝试;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造革新,从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以二人转、拉场戏表演方法的运用和创作为形成龙江剧表演个性的基础。以此为指导,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排演了《樊梨花》、《春灵庵》、《双锁山》等剧目,对音乐唱腔进行多种试验;同时要求编导、作曲、演员熟悉掌握二人转、拉场戏艺术,提出过好二人转传统关。因此,聘请老艺人传授民歌、小帽、二人转、拉场戏唱腔、戏曲基本功和有关教师教授东北秧歌、古典舞、芭蕾舞,并开设了声乐课,从多方面提高演员素质。在多用、选择、考验、积累的方针指导下.龙江剧音乐在实验中不断运用适合戏曲音乐发展的二人转曲牌、拉场戏唱腔。自1962年起,在前两年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三种声腔(柳腔、咳腔、帽腔)的实验,实验剧目一律改为现代戏。先后排演了《寒梅花》(柳腔)、《李双双》(咳腔)、《龙马精神》(柳腔、咳腔)、《干万不要忘记》(柳腔)、《阮文追》(咳腔)等剧目。到1966年为止,共创作、改编、移植实验剧目三十二个。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也经常到省内城乡各地演出,赢得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群众说:这真是咱们的家乡戏,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文化大革命中,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下放到哈尔滨市。1970年,根据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的不搞龙江剧团的决定,部分龙江剧工作人员并入哈尔滨市文艺工作团。直到19723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龙江剧实验剧院才恢复原先的建制,并排演了《农牧曲》、《艳阳天》等十一个剧目。柳腔、咳腔、帽腔三种声腔继续进行实验,乐队也增添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在舞台美术的表演上则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 .



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种实验逐渐回归到原来设想的正常轨道上来。两年中,创作、改编、移植《刘三姐》(帽腔)、《蝶恋花》(柳腔)、《红楼梦》、《奇案良缘》等十三个剧目。在对二十年来的剧种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统一了关于龙江剧的地方性、戏曲性、时代性等问题的认识。在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而排演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双锁山》、现代戏《俩新媳妇》,在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其中在《双锁山》中运用了二人转的夸相篇套子口,并选取了东北秧歌、民间武术、京剧武打的一些动作,将其揉合在一起,对刀马旦、武丑两个行当的表演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验。在表演上则是将二人转的切身、腕花、抖肩、叫点翻身等舞蹈动作,发展为龙江剧行当的表演程式。在《俩新媳妇》一剧中,以[文武咳咳]、〔四平调〕为基础,进行龙江剧成套唱腔的实验。 .



l980
年后,富裕县、德都县、富锦县先后成立龙江剧实验剧团。全省龙江剧表演团体由一个发展成为四个,从事龙江剧实验工作的人数近三百人。19815月,黑龙江省文化局举办了全省龙江剧观摩研究会,成立黑龙江省龙江剧研究会,并进一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龙江剧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从事龙江剧实验的指导思想。自1982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实验剧目。其中的《皇亲国戚》(见
图龙江剧-1),在唱词运用中突出了二人转的运用;在表演中突出了二人转的手绢功、扇子功;在音乐中以{花四平}为基础。对女腔、男腔、男女分腔、板式等做了系统的尝试。
还在《张飞审瓜》、《结婚前后》、《花子巡按》等剧目中作了不同程度的实验。这时,各个龙江剧实验剧团都更加注重把握住母体的艺术特色,突出剧种个性。 .



1980
年以来,逐渐对音乐唱腔进行了规范:确定{四平调〕、〔穷生调〕(又名[盘家乡调])为主调,规范成两个腔系([四平调]腔系、[花四平]腔系),并且以此确定了以主调贯穿、联接,融合辅助曲调,并赋予曲调慢、中、快、紧、散的板式变化,形成一个板腔体与曲牌联缀体相结合的音乐体制。还提出四定”(定腔、定调、定板式、定过门)的音乐创作方法,使龙江剧唱腔音乐向规范化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 .



在表演上,龙江剧深入地发掘二人转、拉场戏的表演手段,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并积累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在舞台美术方面,运用以虚代实、以简代繁和夸张、点缀、渲染等手法,结合黑龙江的风土人情,借鉴民间剪纸、版画技巧,进行创新,体现时代风貌及粗犷、质朴、凝重的地方风格。 .




婺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州地区和杭州地区的建德、淳安、桐庐,以及赣东北一带,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秋定名为婺剧。 .


婺剧中的高腔有西安、西吴、侯阳三种。婺剧中的昆腔,是南昆流传在金华的一个支派,称金华昆腔或草昆。戏院婺剧中的乱弹,亦称浦江乱弹,由安徽太平(今当涂一带)和旌阳(今旌德)经天目溪流入浦江等地,现安徽已失传,唱腔以〔二凡〕和〔三五七〕为主,芦花调〕和〔拨子〕也常采用。婺剧中的徽戏,主要从皖南经新安江流入,今在安徽因受京剧倒流影响,已近失传,而婺剧中的徽戏,却较完整地保存了原貌。它的唱可分为徽乱皮黄两类。婺剧班社因其兼唱的声腔不同,分为三合班(兼唱高、昆、乱)、两合半班(兼唱昆、乱、徽戏,而无高腔)、乱弹班(以乱弹为主,兼唱少数徽戏)、徽班(以徽戏为主,兼唱滩簧、时调等小戏)。 .


婺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黄金印》、《孙膑与庞娟》、《三请梨花》、《断桥》、《西施泪》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 .


婺剧的表演夸张、生动、形象、强烈,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所谓: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由于过去服装原无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画的人物姿态,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变脸、耍牙、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 .


角色行当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净)、二花面(副)、小花面(丑)、四花面(武净)、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杂(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员有江和义、徐东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锡贵、王金龙、叶阿苟、郑兰香、葛素云、吴光煜等。 .





绍剧


绍剧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省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海外侨胞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全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阳路,以二凡为主。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外,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绍剧传统剧目主要有以二凡为主腔的《高平关》、《后朱砂》、《千秋鉴》、《龙虎斗》,以三五七为主腔的《双贵图》、《双核桃》、《龙凤锁》,唱阳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属目连戏的《男吊》、《女吊》、《调无常》等。各行脚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戏,如二丑戏《游园吊打》、《磨房串戏》;花脸戏《打太庙》、《打半山》;老生正生戏《轩辕镜》、《渔樵会》、《芦花记》;花旦戏《香罗带》、《哭箱诉舅》等。经过整理改编和创作的代表剧目有《三打白骨精》已摄制成影片。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著名演员有吴昌顺、陆长胜、汪筱奎、章宗信(七龄童)、章宗义(六龄童)、陈鹤皋、王振芳(十三龄童)等。 .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2:00:30
 

回复

湘剧


湘剧,是湖南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它是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逐步向善化(今长沙、望城两县的南部)、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茶陵、湘阴诸县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 .


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


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四百多年前,弋阳腔传入长江地区后,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并在弋阳腔滚唱的基础上吸收青阳腔的滚调加以发展,逐步衍变成为湘剧高腔的。 .


低牌子,是一种字少声多,以唢呐、笛子伴奏的声腔。曲牌与高腔同名,旋律却完全两样,故艺人称为低牌子,以示与高腔有别。 .


昆曲,在三百多年前,稍晚于弋阳腔传入长沙地区。那时有些班社既唱高腔,也唱昆曲。 .


乱弹,也叫南北路,即南路二黄,北路西皮的总称。北路西皮在清乾隆初即在湖南流行。南路二黄(即徽调)在乾隆年间也已传入岳阳。并逐渐成为湘剧的一种声腔。 .


湘剧的剧目丰富。大小剧目达1155个。其中高、乱声腔的剧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湘剧的传统剧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系艺人创作和改编的剧目。高腔的四大连台六大记,是演出时间最早,保留时间最长的代表性剧目。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连传》、《西游记》、《精忠传》,每本可连台演出五至七日。六大记为《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荆钗记》、《琵琶记》。乱弹的八大连台江湖十八本三十六按院,则是经常演出并为观众所熟悉的剧目。 .


湘剧传统剧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创作的《龙舟会》和杨恩寿创作的《坦园六种曲》,其中《桂枝香》、《再来人》两出为清代剧评家吴梅所推崇;《桃花源》、《麻滩驿》、《理灵坡》三出取材于湖南地方的历史和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建国后,依靠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湘剧的丰富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上演剧目由两百多个增至四百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剧目三百二十多个。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拨火棍》、《水牢记》、《金丸记》、《玉簪记》、《黄飞虎反五关》、《金沙滩》、《六郎斩子》、《百花公主》等六十多个剧本,《拜月记》、《生死牌》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祁剧


祁剧,也叫祁阳戏。它分为永河、宝河两派,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祁阳官话。声腔有高腔、弹腔、昆腔三种。它是湖南历史悠久、流行较广并对粤、闽等省不少剧种的形成与发展颇有影响的戏曲剧种。祁剧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


祁剧现有传统剧目总数上千,有一两百剧目已失传,后在1956-1961年期间发掘出来的。祁剧中的弹腔剧目约占百分之八十,高、昆剧目约占百分之二十。 .


祁剧音乐,素以高亢、激越见称。曲牌十分丰富,据邵阳地区已整理付印的音乐资料统计,有一千零七十九首。 .


高腔是祁剧中最古老、最有特色的一种声腔。至今还保留着帽形燥鼓这种古老的乐器。祁剧弹腔,是后于高腔兴起的一种声腔,分南北二路。它的南路,包括〔弋板〕、〔安春〕、〔阴皮〕等。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宜黄戏和徽剧的影响。 .


祁剧昆腔用唢呐和笛子两种乐器伴奏,唢呐多用于情绪激昂、气势磅礴的唱段,笛子多用于叙事、抒情、轻快的唱段。唢呐伴奏时用大锣、大鼓、大钹以加强气氛;笛子伴奏时用帽形燥鼓轮奏。 .


祁剧过场音乐,分大牌子小牌子两类,大牌子曲调丰富,既可渲染威武雄壮、庄严肃穆的气氛,也可表现热烈欢快、沉痛悲切的情绪。小牌子曲调轻快、流畅,多半用以配合表演动作,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


祁剧的脸谱化妆,只用红、黑、白三个基本色调。花脸(净)脸谱,除粉脸外,其它多是专人专脸。祁剧的服装、首饰,也有它的特点。 .


祁剧的行当,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分为生、旦、丑、净四行。细分又有八大色、十个头等等分称。八大色是生、旦、净、丑每行两个。 .


祁剧科班众多,名伶辈出。清咸丰、同治以后,祁剧科班到处涌现。据现有资料,自咸、同到抗日战争前,祁阳县办有:鸿、元、如、永、祥、方、香、梅、玉、翠、文、三、喜、荣、国、丽、巧、春、超等四十二个科班。其中玉字科的李玉亮,翠字科的何翠福,三字科的唐三雄,喜字科的刘喜艮,称祁剧三个半聪明子弟,他们都是名重一时的艺术家。培植人才最多的,当推字科班,如名丑李荣富(艺名李泥巴),名生李荣祯,名旦苏荣兰,他们都是驰名湘桂的大老师傅,在祁剧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





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湖南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所谓变手法,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扩展或压缩。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过去,由于花鼓戏遭受封建迂腐势力的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半戏半调阴阳班子。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花鼓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4类:1、川调,2、打锣腔,3、洞腔(即师公腔),4、小调。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味特别浓厚。打锣腔源于哼歌及劳动号子,原来仅用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帮唱尾腔,得名打锣腔,现在基本上取消了这种帮腔形式。洞腔,源于师道音乐,所以,也称师公腔。川调、打锣腔、洞腔,统称为正调,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起承转合为结构形式,反复运用。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弦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某些小调发展较大,能表现多种情绪,编入了正调。
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现劳动生活为主。湖南花鼓戏从劳动人民群众中来,丰富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




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欧洲、澳洲等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等。 .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和最近上映的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等。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


  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解放后,粤剧艺术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红豆
.




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的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潮剧历史悠久,属元明南戏的一支,在明代称为潮腔、潮调。
  明代戈阳、昆山等腔流播潮州,清代西秦戏、外江戏(以二黄西皮为主)也在潮州演出,潮剧兼收戈、昆、梆、黄和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说唱、歌舞,深化成具有潮州乡土特色的地方戏曲。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龙井渡头》等。
  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福建闽南南潮语区,也流行于香港和台湾。
  潮剧著名演员有:谢大月、芦吟词、谢吟、杨其国、陈华、黄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锦坤、李有存、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张长城、黄瑞英、叶清发等。




桂剧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 .


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 .


桂剧声腔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其弹腔则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大类。它们的反调形式阴皮背弓,又都自成体系。伴奏乐队亦与其他皮黄系统的剧种一样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 .


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 .


桂剧表演侧重做工,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彩调


 彩调,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它起源桂北,分布甚广。各地名称不一:桂林、柳州、河池等地区称调子戏采茶哪嗬嗨;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平乐、荔浦等地叫山花灯彩灯采茶戏”……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彩调演出采用桂林话,本区内各民族不但都能听懂,还有本民族的彩调演员。清末,彩调发展成戏后就有了《王三打鸟》、《三看新》、《娘送女》、《双打店》、《王二报喜》等三十六出剧目。
  彩调唱腔属联曲体,分板、腔、调三大类,如以角色行当定腔的有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摇旦腔、老生腔等。按人物身分、职业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媒娘腔、和尚腔等。富于表现劳动形象的有挑担腔、划船腔、挖地腔、饮酒腔等。板有〔诉板〕、〔哭板〕、〔骂板〕、〔忧板〕等。调有〔比古调〕、〔走马调〕等。此外,还吸收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小调,如〔鲜花调〕、〔十月花〕等。音乐伴奏分左、右场。左场为弦乐,右场为击乐。弦乐有调胡(也叫大筒,类似二胡)、扬琴、琵琶、三弦和唢呐、笛子等。以调胡为主奏乐器。击乐的锣鼓曲牌较简单,常用的有〔三点头〕、〔一条龙〕、〔一钹〕、〔四钹〕等。
  彩调的表演艺术如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体现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这两个行当身上,摇旦(即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如蹩脚步扭丝步蹬踢步试探步横挪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是彩调三件宝(扇子、手帕、彩带)中的主要的一件。扇子在表演中,还可当作用具和兵器,故有万能道具之称。
  辛亥革命前后,名艺人辈出,如桂林有四大状元: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宜山有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头佬,宁明有鬼脸王周朝纲,融安、三江有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1927年以后,艺人倍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建国后,彩调获得新生,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1955年春,广西文艺干部学校开办彩调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如傅锦华、唐继、王王珍、罗亮、杨爱民等,1956年组成广西彩调剧团。1959年,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彩调剧《刘三姐》,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壮剧


广西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


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 .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都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




川剧


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


外来的各声腔戏班原本都是各自演出,后来,由于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在四川各地的会馆,每年在演出本省来的戏曲时,为了同时看到别的好戏,因此也请其它声腔的戏班同台演出。这种同台演出,不但满足了观众的要求,并促使了几种声腔戏班的艺人有了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再加上清朝末年,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新建起一批较为正规的剧场(当时叫茶园戏园)之后,高、昆、胡、弹、灯等剧种的班社,纷纷从农村涌入大城市进行联合经营与同台演出,从而更增多和增强了各剧种班社间的艺术交流,他们为了生活及其艺术的发展而积极地互教互学,大胆吸收不同剧种的剧目和演唱的方法、技巧,并作试验性的演出,等等。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在有些戏班,几种声腔便首先是在语言上,尔后是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逐渐融汇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这种统一演出的戏曲形式便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 .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经四川省川剧院和川剧艺术研究所搜集的剧目有约近两千出之多。已记录的剧本约有一千本。1955年到1957年间,成渝两市川剧界,对所搜集的剧目进行鉴定演出,演出的传统剧四百个。这些剧目中除荆、刘、拜、杀睌以外,属于高腔系统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的音乐都各有自身的特点。 .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乐器共有二十多种,常用的可简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这是去农村演出的轻便乐队。锣鼓曲牌有三百支左右。装龙象龙,装虎象虎,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话,在川剧演员中代代相传。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真实、细腻、优美动人。 .


川剧舞台上所以能出现众多富有的艺术形象,还与它的行当划分较细有关。川剧的行当总的方面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川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不同,艺众的师承关系不同,大约在清同治和光绪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了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赞称)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河道(即流行地区)分为川西派、资阳河派、川北派、川东派等四派。川剧不仅行当多,流派多,而且精彩的特技多。如《水漫金山》中的白娘子和小青的托举,《打红岩》肖方的藏刀,《治中山》中乐羊子的几次变脸等。 .




黔剧


黔剧,地方剧种,曾名文琴戏,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 .



黔剧是由说唱艺术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扮演而创立的新兴地方剧种,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的唱腔,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文琴民间说唱艺术的传统。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鉴昆剧
等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又学习当地各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演员一般比较年轻。



历史沿革 .


.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 .



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文中提到贵阳有扬琴的活动。今人俞百巍经过多年的高歌研究认为,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关于贵州弹词和文琴戏》)。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光绪九年(1833),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扬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开演唱。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成立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兴义、安龙、独山、大方、贞丰等地相继出现了扬琴班社。经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贵州扬琴逐渐成熟定型。据《贵州弹词汇编》记载,最早的贵州扬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十六年由王石青编次。 .



黔剧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 .



1950
年,大定(今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开创了黔剧的先声。此剧用扬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调子,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



1952
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尔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次演出被黔剧界认为是黔剧的诞生。 .



1954
年春,黔西县成立了业余文琴剧团。为建立文琴戏的观众基础,该团在以后的两年中,到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随后,该团又到临近的金沙、织金两县演出,为观众喜闻乐见,并激起两县扬琴艺人的仿效。 .



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引起了中共贵州省委和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5月,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贵州出现了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 .



1957
年后,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并于19591960年间举行了两次文琴戏会演,黔西县文琴剧团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 .



1960
2月,中共贵州省委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同年五年,周恩来视察贵州时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卓文君》、《西厢记》选场,同年6月,该团带《秦娘美》、《张秀眉》、《红旗食堂》、《女矿工排》、《搬窑》、《佳期拷红》、《葬花》等剧目晋京演出,尔后又赴上海、杭州公演,均受到欢迎和好评。 .



1960
年,贵州省黔剧团、遵义专区黔剧团和毕节专区黔剧团,联合排练了《半把剪刀》、《团圆之后》、《珍珠塔》、《双玉蝉》等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并创作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等现代戏。19659月,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均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汇演。 .



黔剧自诞生到80年底,20多年来曾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上演了大量剧目,其中,改编侗剧优秀传统剧目《秦娘美》,1960年拍摄成舞台艺术影片;创作的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达到新的水平。该剧19799月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观摩演出,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曾荣获中央文化部戏曲创作、演出一等奖。还有苗族历史故事剧《张秀眉》,以及其它现代戏《山高水长》、《血披毡》、《考幺女》、《把关》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都受到观众喜爱。 .


.


.



艺术特点: .


.



黔剧音乐是在贵州扬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逐渐发展而成的。 .



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



黔剧的基本唱腔均属四句式板式变化体,唱词以七言十言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 .



黔剧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两类组成,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单曲体为辅的综合体制。 .



基本唱腔在贵州扬琴的七个常用唱腔的基础上,按板式变化体进行归类和发展,形成多系统基本唱腔格局,有扬调腔、二板腔、二簧腔三个腔类: .



扬调腔在〔扬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扬调〕、〔苦禀〕、〔反调〕三个唱调构成。 .



二板腔在〔二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二板〕、〔宫二板〕两个唱调构成。 .



二簧腔包含〔二簧一字〕、〔二簧快一字〕、〔二流〕三个黔剧传统板式唱腔,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二簧垛板〕、〔二簧摇板〕、〔二簧散板〕、〔二簧干板〕、〔二簧倒板〕、〔二簧夺子〕等板式。 .



其它唱腔包括:贵州扬琴的部分小调、在民族音乐和黔剧唱腔素材中创作和发展的新腔、合唱与伴唱,共三部分。 .



黔剧唱腔的连接灵活自如,其连接类型有:基本唱腔扬调腔、二板腔、二簧腔内各板式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另一基本唱腔的连接,如扬调腔与二簧腔的连接,二板腔和扬调腔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其它唱腔的连接包括小调、新腔和未归入基本唱腔的传统唱腔;基本唱腔与合唱、伴唱与连接等连接形式。 .



黔剧器乐曲的来源有三:一是继承贵州扬琴传统曲牌〔八谱〕,有〔大八谱〕、〔小八谱〕之分;二是吸收贵州梆子戏曲牌,现常用的有〔小开门〕、〔万年欢〕、〔柳青莲〕等;三是新编曲牌,是为特定情景的需要编写或创作的。 .



器乐曲分为:弦乐曲、唢呐曲两类。弦乐曲,如〔柳青莲〕、〔浪淘沙〕、〔洞房乐〕等,常用于迎宾、宴客、嫁娶等场合;唢呐曲,如〔一溜风〕、〔急三腔〕等常用于打斗场面。 .



黔剧的伴奏乐器以高胡、扬琴为主,配以其它管弦乐,组成文扬。打击乐器按本剧种的需要,由小鼓、板(以上选用偏高音者)、大锣、大钵、马锣或小锣,配以铰子、碰铃、低音锣、包包锣、大鼓、定音鼓等,组成武扬。锣鼓经以吸收贵州梆子戏的锣鼓经为主,并借鉴、改编其它剧种的锣鼓经而形成,有念白锣鼓、开唱锣鼓、身段锣鼓等。 .



黔剧戏衣融合了当地各民族特点,视剧情和人物性格而设计。 .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1:56:34
 

回复

滇剧


滇剧是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 .


滇剧的业余组织发达,昆明郊区原名牛街庄的这个村子,就有一个相继几代而现在还存在的业余滇剧组织。 .


公元1780年(清乾隆45年)前后,云南盛行称腔的徽调、秦腔、汉调等,大约在1821年前后(道光年间),滇剧由这些流传日久的外腔逐渐演变形成后已有了正式的戏班子。 .


首先从音乐方面来看,滇剧的丝弦、胡琴和襄阳三个主要腔调,虽然出于秦腔、徽调与汉调,但经过与云南人民的语言、风习和地方戏曲长期的融合之后,它已经与原来的秦腔、徽调、汉调风格不同,而成为云南人民所特有的东西了。 .


丝弦,在滇戏三种构成因素中是主要的一种,它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可用于喜剧、也可用于悲剧。胡琴源于徽调的石牌腔,与二黄腔同源,故近似京剧二黄,但与京剧二黄又有不同,没有〔原板〕,其中有一种〔梅花板〕是由〔二流〕跺起来加以变化而成的,在歌唱中夹带诉说,可以唱到数十句不觉其繁复,真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常用于《黛玉焚稿》之类情节悲啼的戏里。 .


襄阳是吸收了汉剧襄河派的西皮调而演化而来的,旋律而流畅,适宜于表现愉快、喜悦与激昂奋发的感情,常用于《豆汁记》、《菱角配》等喜剧中。滇剧的剧目,据老艺人估计约有一千多个。 .


滇剧的表演善于刻划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如《牛皋扯旨》中的牛皋与陆文亮,《烤火下山》中的倪骏与尹碧莲,都是通过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矛盾的过程,形象生动,性格突出。 .


滇剧的表演特点,是注意体验和体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另一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民间歌谣的风格,如《秦香莲》一剧中的许多唱词,与全国其它剧种都不同,词句明白如话,充满生活气息。 .


滇剧历史上的著名演员有栗成之、王海延、李文明、李瑞兰、陈少塘、竹八音、乔秀峰、郑文斋、蒋耀延、邱云林等,对本剧种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名演员戚少斌(净)、碧金玉(旦)、彭国珍(小生)、万象贞(旦)等的艺术都深受观众欢迎和各界好评。




傣剧


一、简介 .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


二、溯源 .


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追溯其源流,不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十二马"。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 .


后来,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十二马""十二马"可以说是傣戏产生的基础。如《牙圣西》、《高罕》等,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可以说是傣戏的雏形。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叫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他一方面派人到腾冲、昆明去学滇戏一方面还请滇戏艺术家到盈江教戏。故傣剧受到汉族剧种的很大影响,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这时傣剧有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男角多穿汉族古戏装,女角保持傣女装,唱腔则仍保持着傣族音乐的特点。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傣剧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盏西、干崖一带传播开去。后来逐渐流行于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及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 .


傣剧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60年傣族艺人用新的艺术眼光改革傣剧,
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了《娥并与桑洛》。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
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
之花。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演出中,观众过万人,盛况空前。1992年第一批傣剧学员到北京戏校学习,目前这批毕业的演员已成为傣剧艺术的接班人。
他们根据《盗仙草》改编演出了《热西姆洛》,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剧又增加了打斗场面。在汉族传统戏曲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傣剧在德宏的演出却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 .


三、表演特色 .


傣剧的表演,传统剧目多以唱为主,喜、怒、哀、乐,有简单的表演动作,或进三步,退三步,骑马、打斗、行船等,也有一些表演程式。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有了专业剧团,加强了各方面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训练,无论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


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戏调"分羽调式与盏魇搅嚼啵罢咧饕餍杏谟汉印ごㄒ淮笳咧饕餍杏诼何鳌6械瘸钦颍蛞杂鸬魇轿星唬 盏魇轿弧R院笥盅荼涑鲂∩萃跚唬磺唬惹坏鳌 961年,成立潞西县傣剧团后,又进一步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 .


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领奏乐器)、大锣、大钹、碗锣(即滇剧中之咚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和象脚鼓、 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但至今多数演出团体仍只用打击乐。 .


傣剧的表演是在提炼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表演技巧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傣剧的剧目,内容较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风俗的歌舞小戏,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改编的剧目,有上百出根据汉放章回小说改编或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婚期》、《国境线上》、《金湖缘》等。 .


传统剧目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帕罕》、《千瓣莲花》、《红莲宝》、《阿暖海东》、《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据汉族戏曲和小说演义改编的《三圣归天》、《王莽篡位》、《三下河东》、《穆柯寨》、《花果山》、《大闹蟠桃会》等,有按历史故事、传说编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张四姐》等;有新创作的现代戏《波岩三回头》、《波过石的婚礼》、《金湖缘》、《国境线上》、《三丑会》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布屯腊》、《陶和生》、《娥并与桑洛》、《岩佐弄》等。德宏州文工团傣剧队及德宏所属各县文工队是傣剧的专业演出团体,此外凡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组织。名演员有朗俊美等。 .


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山歌融合衍化,于19世纪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剧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 .


从总体上讲,傣剧音乐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单一曲体阶段,约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傣剧音乐的特点是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曲调,曲调与曲调之间配以打击乐;个别剧目中加了少量的山歌调或"十二马"调。二是单一曲调逐渐演变为男腔、女腔阶段,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男腔和女腔这种两种基本曲调分别贯穿全剧;唱段中间间以打击乐,并间有少数山歌调。新的间乐布局形式阶段。1960年盈江和潞西县先后成立了县级傣戏专业剧团,1962年成立了德宏的傣戏团。此后,傣剧在艺术革新和提高上取得不少成绩,如在剧中加了前奏和尾声;在唱腔设计中,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的不同变化,进行了很多傣族民歌等。打击乐仍以滇剧打击为主,傣族民间打击乐与之混合使用,在乐队建制上,以汉族民间乐器为主,并与傣族民间乐器混合使用。
  
四、传承意义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情深》等一大批剧目。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
  
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 .




藏剧


藏剧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产生最早的剧种之一。除西藏外,四川的巴塘、理塘、甘孜、甘肃的夏河,青海的玉树,云南的中甸等地都有藏剧的流传。
  藏剧的藏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说藏剧最早是由七姊妹组成。剧目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
故而得名为拉姆。藏剧另有一名叫朗达,后来朗达成为藏剧唱腔的专有名词。如:演藏剧叫拉姆俦木,唱藏剧叫朗达当 .


  藏剧的起源在民间传说甚多。相传在公元八世纪中早期西藏佛教盛行。当时西藏执政的藏王赤松德赞(公元742-796)因受其母金成公主的影响,对佛教极为信仰,派大臣前往印度请高僧莲花生祖师(白玛老本)入藏宏扬佛法。于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在西藏山南建成桑鸢寺,在落成典礼时莲花生采用西藏山南的民歌舞蹈,根据佛经故事,编成舞蹈形式的哑剧,借以镇魔酬神,宣传佛教中的哲学内容,据说这便是今日藏剧的雏形。 .


  藏剧在西藏境内甚为流行,主要分布在山南、日喀则、拉萨等三个地、市。解放前仅每年藏历七月雪顿节(本来属于宗教节日,后来成为藏剧会演的节日,又称丰收节)要来拉萨支差演出的剧团有十二个之多。另外还有较为有名的萨迦娃、尼木娃以及寺庙中的藏剧业余组织(木鲁寺的木如白桑每十二年演一次《德巴登巴》)、功德林寺的喇嘛藏戏业余队等。这些剧团中有六个白面具派,四个蓝面具派,一个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是演独角戏的。 .


  藏剧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新派大、旧派小)、别无其它乐器,全靠人声伴唱帮腔,象川剧的高腔,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


  在表演上,藏剧有唱、舞、韵、白、技、表等六功。 .


  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但经常演出的也只有八大本,多系杂文体。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堆》等。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 .


  1960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先后整理演出了《朗莎雯波》、《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戏,并创作演出了现代题材剧目;在演出形式上,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妆;还运用了管弦乐伴奏。




皮影戏


中國皮影戲起源於何時,因文獻不足,無法確知。可確定的是最遲在北宋時,中國影戲已極成熟,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尚未發展成熟之際,宋代的影戲已能表演完整、生動的三國故事,一些記載宋人生活的著作如《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戲的盛況,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宋代以後至明清,影戲一直盛行,受到宮廷和民間的喜愛,普及全國各地,與各地曲藝、語言、習俗結合,發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戲藝術。
  皮影戲的表演是藉著一面影窗,利用燈光照射原理和平面映象來表現,將紙偶或皮偶影射出來,配合音樂、唱白來表演戲劇故事。平面的藝術造型,郤有著與真人扮演截然不同的觀賞趣味。在中國戲劇的發展史上,皮影戲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然而,即使皮影戲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在傳統戲劇場上,影戲不過是戲場上皮偶『以假演真,真仍是假』;到底比不得登場人物之『以真演假,假卻當真』,戲之迷人如此,只是虛實之間,庶幾紅氍毯情義流連。與真人戲場相比,平面皮偶只在孤燈幻影下現形,較無法滿足觀眾之寄情和娛樂的需求。然而,對於兒童而言,這小小影窗卻是童稚心靈的大戲場,皮影戲恰巧可以滿足童稚對表演藝術中假人物、真性情的好奇心思和娛樂世界。『兩手托起千秋將; 孤燈照出萬古人』的皮影戲,更逞其影留下萬紫千紅予真人造形、衍其事幻做大千世界於粉墨戲場。
  台灣至少在清代中葉以前,已有皮影戲的流傳,俗稱皮猴戲或皮戲,所唱戲曲音樂概稱「潮調」,一直流傳於高雄和屏東地區的農村當中,期間雖一度上了城市劇場,不過是為了滿足城市觀眾的好奇心,很快的就退居農村草台。台灣皮影戲雖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戲的影子,於中國戲曲史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目前台灣皮影戲也僅剩高雄縣境內的四團,瀕臨失傳的危機。
皮影戲的過去、保存與未來
中國戲劇的發展史上,皮影戲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然而,即使皮影戲是中國最早的戲劇表演,在人戲上場之後,影戲敵不過大型舞台的聲色之娛.終究退居附屬地位。影戲不過是台上皮偶以假演真,真仍是假; 到底比不得登場人物之以真演假,假卻當真。戲之迷人原是如此,只是虛實之間,觀眾還奢望留存幾分情義,平面皮偶只在孤燈幻影下現形,也就無法滿足城市觀眾寄情和娛樂的需求。
過去依附農村生活成為最簡便的娛樂
  然而,對兒童而言,皮影戲恰巧可以滿足童稚對表演藝術中假人物、真性情的好奇心,而這小影窗便是童推心靈的大戲場,也是城市劇場內,皮影戲唯一的生存環境。除非在藝術表現上能出以新奇取勝,不然皮影戲之小戲場其實無法爭勝於城市劇場之內,只能依賴在窮僻的農村環境中。因為在農村社會中,生活條件雖差,而人們對藝術娛樂的需求和喜好是不分貧富和階級的,農村沒有可以流連的大型戲劇舞台,也沒有都市的繁華景致,但仍有眾生相對傳奇故事以及歷史人物的喜怒哀樂、是非善惡的觀點和想法; 沒有偌大經費準備豪華亮麗的行頭戲箱,牛皮、驢皮卻是方便不過,於是簡單的「剪紙為人」觀念,幾個鑼鼓、幾把絃吹,巷謠民歌小調最是上口,白天沒有休閒的觀念,夜間沒有可以種田的陽光,「兩手托起千秋將; 孤燈照出萬古人」的皮影戲,成為農村社會最是簡便輕巧的戲曲娛樂項目。 .


皮影劇藝流失甚多保存工作純屬不易
  台灣的皮影戲,自清代以來,一直流傳於高雄地區的農村當中,期間雖一度上了城市劇場,不過是為了滿足城市觀眾的好奇心;很快的也就退回鄉下。近十年來,本土民間戲曲藝術,在保護傳統藝術文化的呼聲下; 有許多機會在城市劇場中、在媒體上出現。不過,因為長期以來台灣皮影戲在表演藝術上,例如在戲曲唱腔、口白、身段動作上的種種缺失,也是有目共睹的,不知是本地的皮影戲表演藝術原就如此,或是代代失傳藝術甚多,形成今日殘敗景象。雖然站在文化的觀點來看,我們必須保存在現代社會底下瀕臨消失的傳統文化藝術,並且設法讓它繼往圖存下去,最好是保存回復到它較高藝術成就的階段,不過這似乎不太能做到……以目前的作為來看。 .


未來可以廣泛應用在兒童「教學」上
  總之,目前台灣傳統皮影戲在表演藝術上的內涵其實有限,但是對於傳統藝術文化上的保存而言,另一種做法不僅可行,並且在現代社會底下,皮影戲可以發揮令人驚訝的功能,那便是將皮影戲應用在兒童戲劇和教學上。
  1980年,邱坤良教授在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下,舉辦「皮影戲研習班」聘請皮影戲藝人,把傳統台灣皮影戲的技藝傳授給為數三、四十個學員,這些學員當中有部分是中小學的美勞教師,在研習會結束之後,將他們在研習會所學的皮影戲技藝,應用在他們的教學課程當中,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皮影戲應用在教學上,從彫刻皮偶到成形演出的階段,涵蓋了太多的課程內容,例如彫刻皮偶就包含了線條、構圖、繪畫、色彩、彫刻等美術項目,編劇、說話的口白.語文、唱唸、音樂、戲劇、歷史、時空的掌握、團體默契……等,從遊戲中培養小孩們的多重藝術興趣和人文的教育,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提高了教學的成果一舉數得,也為傳統藝術文化開拓新的契機。
  傳統藝術文化的保存雖是當務之急,可是眼下藝術文化政策之牛步和偏差 (例如皮影戲民族藝師薪傳事件) ,不得不令人更加焦急我們的傳統藝術文化是要如何保存?不過與其在課堂上教學生背誦「生活與倫理」、「不吸毒」、「唐詩宋詞」……的無聊教條,倒不如讓學生們從藝術課程的創作中去理解、去實現,或許還能產生保存傳統文化和藝術創新的意外效果吧!





梆子腔


热耳酸心慷慨激昂一梆子腔
梆子腔起源于陕西同州(今之大荔县)一带民间音乐,又吸收古典戏曲声腔、金元时期的弦索腔而逐渐形成,人们依其产地而又呼为秦腔,因其击节乐器以两根长20厘米的枣木梆相击,又名同州梆子、陕西梆子、梆子腔历史较悠久,清代康熙(公元1662—1723年)年间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一书中已著有梆子腔一词。梆子腔最早运用板腔体的声腔,对以后许多重要的板腔体声腔如皮黄、评剧均有巨大影响。其直接的流变剧种几乎遍及北方,如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等。梆子腔系各剧种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性变化,但仍有诸多明显的共性。首先,唱腔风格较粗扩、豪放、气势雄强、富有高原气象,旦腔则较优美、质朴;其次,许多板式是眼起板落的节律;再次,多以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梆子击节,加强了音乐的刚劲气质;最后,唱腔前有引奏,中有模拟唱腔旋律的过门,伴奏常用随腔加花的方式。
梆子腔的音阶调式组织既多样而又特色鲜明。以秦腔而言,就有欢音花音硬音)与苦音哭音软音)两种不同音阶的唱腔,两者音阶不同,旋律骨干音也不同。再如豫剧唱腔,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之分。豫东调称为上五音,用徵调音阶:5 6 7 24 5;豫西调称为下五音,用宫调音阶为:12 3 5 61,其调式组织,旋律结构均不相同。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1:57:08
 

回复

岳西高腔和秦腔


岳西高腔 .


.


安徽大别山区岳西县的岳西高腔,曾被誉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戏曲史话残留的最后一线血脉,该剧种曾在明代万历年间风靡一时,与昆腔齐名,是人称时调青昆的古青阳腔的余脉,如今这一剧种已濒临灭绝。
陕西省地方戏剧种。因陕西简称为秦而得名。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民间俗称"大戏",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传十分广泛,盛行于陕西的关中、商洛、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不过宁强。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皖、浙、赣、湘、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l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吉尔吉斯共和国。 .



历史沿革 .



秦腔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种说法。明万历年间(1573-1620)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留用"西秦腔二犯"唱调,是关于案腔声腔的最早记载。该剧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传播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据此.秦腔在明中叶当已形成。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省内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衍变为汉调桄桄,中路为西安乱弹,即今通常所称的秦腔。 .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出现的张鼎望《秦腔论》,乾隆年间(17361795)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周元鼎《影戏论》,都是较有影响的论述秦腔著作。《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这些班社均为秦腔班社,每个班社均拥有一批有影响的艺人。乾隆、嘉庆(1736-1820)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几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改习秦腔。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就清代有关史料统计:当时除山海关以外的东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迹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过程中,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浙趋缩小。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



1912
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陕西易俗社,对泰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并大量编演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目。在此影响下,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都相继成立了仿陕西易俗社建制的戏曲团体。如山东、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肃的化俗学社、平乐学社,宁夏的觉民学社等。1924年鲁迅在西安曾五次观看易俗社的演出,给予好评,并亲笔题赠"古调独弹"的匾额,又以讲课酬金捐赠,支持易俗社的秦腔改革。易俗社曾先后两次赴北平、武汉和甘肃等地演出。西安先后成立的还有三意学社等秦腔班社。 .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为戏曲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387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配合革命斗争,创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剧目如《血泪仇》等,彭德怀在给《血泪仇》作者马健翎的信中说:"为广大贫苦劳动人民、革命战士热烈欢迎,为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有力的武器。"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还特此授予马健翎"人民艺术家"称号,民众剧团获得了"特等模范"的奖旗。 .



建国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陆续在县级以上建立了专业秦腔剧团,至80年代初,共达三百多个,其省属剧团有陕西戏曲研究院秦腔剧团、甘肃省秦腔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青海省秦剧团(后改为西宁市索腔剧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猛进剧团。此外,各地还建立戏曲学校;培养了一批演员。 .



艺术特点 .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七十二个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儿" .



行当流派 .



秦腔角色行当有十三门二十八类。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穷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闺门且、刀马旦,花旦分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分大丑、小丑、武丑。各门角色都有独特风格和拿手戏。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观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确,性格突出。格调"火爆",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除净角外,有个别生角也开脸谱。 .






新昌调腔


新昌调腔,又名新昌高腔。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绍兴人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女戏,是指唱调腔的女戏子。调腔,绍兴人称为高腔,以其不托管弦、徒歌干唱、人声帮接、锣鼓伴奏为其演唱特点。明末至清中叶,调腔与昆腔一起在绍兴盛行。清末,昆腔趋向衰落,而调腔独受宁、绍、温、台一带观众欢迎。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载,咸丰、同治间,绍兴城里有群玉班,新昌先后有老凤台凤舞台大通元,俗称有十二副半调腔班,从业人员达200人。至抗日战争开始,兵荒马乱,绍兴调腔趋向衰落,调腔演员加入乱弹班演出,而新昌调腔一枝独秀。建国后,新昌成立了高腔剧团,虽历经曲折,但仍活跃于当今舞台。 .


  调腔演出剧目丰富,约有150多个传统剧目,分古戏时戏两类。古戏包括早期南戏如《琵琶记》、《拜月亭》等,也有承袭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民间流行的剧本,如《汉宫秋》、《单刀赴会》、《牡丹亭》、《玉簪记》、《昭君出塞》等;时戏大多由乱弹剧目改编,剧目有《龙凤图》、《闹九江》、《双狮图》等。新昌调腔音乐可分为剧唱音乐和场面音乐两部分。剧唱音乐由文(唱辞)(唱腔)两者构成。剧唱的文体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今存有曲牌近300支。曲牌有律曲俚曲两类,律曲曲牌名目见于词曲谱,即有词曲曲牌,如[点绛唇][风人松]等,又有曲曲牌如[喜适莺][新水令)等,也有南曲曲牌的[一江风][桂枝香)[六么梧桐][玉山颓]等。在浙江各路调腔曲牌中,新昌调腔曲牌最为丰富。新昌调腔角色行当分为三堂:白脸堂有正生、老生、小生、副末四种角色;花脸堂有大花脸()、二花脸(副净)、小花脸()3种角色;旦堂有正旦、贴旦、小旦、老旦、五旦等五种角色,俗称12类角色,分工细密。调腔剧种古老,却少有文字记载,多数艺人生平不详,其中著名演员有生角的王培海、净角的潘金品、丑角的杨庆贤和旦角的潘奎柱等。 .


  新昌调腔表演有丰富的程式技巧,即使表演现代生活,也具有一定的活力。 .





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八大高腔中的独立一支,也是省目前唯一尚能演出的高腔剧种。因其具有曲调优美,样式质朴,保留了戏曲的原始状态等特点,被专家们称为是省戏曲界的活化石 .


为对这一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近年来,我县政府及文化部门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使这一濒临灭绝的高腔剧种得以恢复演出。松阳高腔也因此先后被省文化厅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试点、浙江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等项目和殊荣。 .


但就目前保护和抢救现状来看,松阳高腔面临保护困境: .


1、松阳高腔艺人年龄老化,年轻艺人青黄不接。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面临挑战; .


2、松阳高腔专业研究者奇缺,高腔剧本及高腔音乐整理滞后; .


3、县内没有一支正规化的松阳高腔剧团,民间剧团上档次难,走向市场难,剧团面临自生自灭危险; .


4、县财政紧张,没有更多的经济扶持能力,松阳高腔面临资金紧缺,无法开展好各项深入抢救和保护工作。 .




高腔之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是四百多年前,在弋阳腔的基础上,融合汉剧、弹腔、昆腔以及湘西本土山歌、号子,于湘西滋生的一种古老的民族剧种,并随着沅水的水运上溯下传,风靡整个沅水流域以及湖北、四川等地,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


  明初随着湘西第一商埠浦市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由客商和移民将其传带入辰河地域。后经与当地方言、民谣、宗教等的长期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曲牌体声腔艺术。辰河高腔是当时沅水流域唯一的一个大剧种,有大小剧目400余个,多出自于传奇故事,且曲牌繁多。如源于佛经中的《目连戏》是描写目连救母的故事。自古沅水流域信奉鬼神,故古辰河民间祭祀活动盛行,为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目连戏》成为辰河高腔的代表作品。 .


  而今,《目连戏》成为了辰河高腔的代名词。据专家介绍,辰河高腔比西方国家的意识流艺术还要早!当天,记者采访了泸溪县辰河高腔剧团的负责人。他们向记者介绍说,辰河高腔《目连戏》有48本,原本在河堤上搭台演唱,表演限于舞台,而经演变与发展,表演已超出舞台的限制,参加人员不但有演员,还有更多的群众。例如演《抬灵棺》一节时,所有的乡村头人都要参加迎接,而且经过每家都要烧香跪拜。 .


  由此可见,辰河高腔开创了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表演先河,是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由于辰河高腔古老原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998年,该剧团应邀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远赴巴黎、巴塞罗那等欧州历史名城演出,引起轰动,它的艺术价值为国际艺术界所赞赏,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瑰宝 .


  1.独特的表演艺术 .


  辰河高腔因其发展历史原因,注定了其拥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是高腔特色。辰河戏包含辰河昆腔、低腔和弹腔,以高腔为主,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的多声腔剧种,演出时高腔不断,即使在没有音响条件的环境下,也能保证在场的所有观众听清唱词,演唱抑扬顿挫,跌宕怡人、音调高亢、风格粗犷,旋律婉转悠扬,与山歌、号子相融,极具湘西地方特色;其次是表演手法独特。辰河戏的表演艺术朴实、自然,有浓郁的泥土气息,早期的武打戏中,融汇了湘西民间武术的招式。再次是场面(即舞台配乐)特色,辰河戏场面简单,演出只需一面鼓、两副钹、一把唢呐两个锣,然而整个演出并不因场面的简单而逊色,相反,更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唢呐是辰河戏场面的核心,表现手法也众多,在剧情欢快情况下,唢呐奏出热闹欢腾的曲牌,营造欢快的气氛;而在剧情转悲时,唢呐配合演员的唱词进行帮腔,奏出的曲调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


  2.多样的舞台形式 .


  辰河高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保持本身特点的基础上,吸取其他艺术门类和兄弟剧种的养分,不仅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表演风格:以其发源地泸溪县浦市为中心的下河路子、以怀化溆浦县为中心的中河路子、以怀化洪江为中心的上河路子和以湘西永顺县王村为中心白河路子的四大流派,还有打围鼓矮台班高台班等多种形式,演出舞台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无场所限制,开创了演员与观众互动的舞台表演的先河。 .


  3.原始的神秘性和浓郁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


  辰河戏中充满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象征等构思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可谓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例如辰河高腔的母戏”——《目连戏》的演出,全剧有48本,原本在河堤上搭台演唱,在捉茅人请神开台戏时(即导语中描写的剧情),青面獠牙的鬼魅持着真刀真叉,冲入附近阴森的荒郊坟野,抓拿三魂七魄打叉一折中,戏场下摆两副棺材,无不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性和浓郁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


  辰河高腔艺术价值高,表演灵活多样,且剧目丰富,现存高腔剧目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47个,散折戏57个,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条纲戏71个,为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必然为游客所欢迎、所欣赏。 .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1:57:41
 

回复

豫剧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


  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大祭桩》、《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风流才子》、《试夫》、《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红果,红了》、《都市风铃声》、《蚂蜂庄的姑爷》、《老子·儿子·弦子》等现代戏剧目,都分别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6(朱华) .


  评点 .


  豫剧在清代末年成熟之后,一个世纪内,由几个地域分支到各个分支相互融合,再到艺术家多种风格的形成,正好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河南戏剧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能够在它成熟后的百年之内覆盖全省城镇山乡,流布全国16个省区,拥有其他剧种在数量上无法相比的从业人员和观众。这主要得力于它那自然质朴的风格、生活化乡土化的特点、鲜明强烈的节奏对应了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


  今天,豫剧虽然仍被众多民众喜爱,但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问题:观众人数减少,剧团生存困难;包括演员在内的创作队伍青黄不接,文化和艺术素质与时代需要差距太大;对豫剧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缺乏理论上的把握,继承和改革都比较盲目;虽有《梨园春》和其他业余演出显示的热闹氛围,但缺乏真正受观众欢迎的、代表时代水平的作品。河南戏剧界应尽快加强队伍培养,加强对豫剧的研究,努力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这一河南人引为骄傲的地方戏剧种继续保持旺盛生机。 .




越调


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


越调形成剧种以后,演出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然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 .


河南越调音乐由于其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被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


越调的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有四百多个。正装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结构严整、唱词深奥,每段唱词固定,并规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道白时用卧笛伴奏,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角,如:《抱火斗》、《文王吃子》、《乌江岸》、《十五宫》等。外装戏多系活词连台本,也有许多公案戏。外装戏以小生、小丑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如《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哭殿》等。 .


河南越调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能够长期在群众中流传,除了由于它拥有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多彩的唱腔音乐,还由于它在表演上遗产丰富并别具特色。当代有代表性的演员有生行张秀卿、申凤梅、旦行毛爱莲等人。 .


大宝贝张秀卿,是越调的正宗泰斗。她主演《哭殿》中的唐王李世民,一个飘然出场亮相,其仪表的庄重,举止的潇洒,就能博得观众的喝彩,再加上她那说中有唱,唱中带念的唱做艺术,向被誉为越调的盖河南 .


申凤梅的表演也颇为精湛,1963年赴京演出时首都文艺界称赞她演的诸葛亮,演得准、演得深。称赞她运用功力深厚的唱做技巧既不造作,又不卖弄。朴素里透潇洒、自然中含深沉。因而有活诸葛之称。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破格把她这样一位地方戏的女演员收作为徒弟。 .


越调旦角行当的代表人物是毛爱莲,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运用越调传统音乐唱腔创造了一种轻圆润、曲调清新的声腔艺术,塑造了雍容尔雅的洪美荣(《火焚绣楼》),活泼可爱的王玉姐(《招风树》)以及勤劳、勇敢、淳朴、热情的张大娘(《卖箩筐》)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难怪许昌漯河一带农村流传着:破上一月不吃盐,也要看看毛爱莲的赞语。 .


优秀中年演员何全志,表演方面才华出众,他在《收姜维》中扮演姜维(红生),在《诸葛亮吊孝》中扮演周瑜(武生),在《李天保吊孝》中扮演张忠实(老丑),这是三个不同行当、不同身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但都演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而人们都称他是一个文武不挡、生丑皆能的全才演员.




河南曲剧


:


河南曲剧又名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民间歌舞踩高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并逐步成长为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 .


  该剧种演出的传统剧目约有200部,题材多取自民间故事,表现家庭生活或儿女恋情,唱词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代表剧目有:《胭脂》、《阎家滩》、《陈三两》、《卷席筒》、《风雪配》、《红楼梦》、《寇准背靴》、《胡二姐开店》、《安安送米》、《小观灯》、《打灶君》等传统戏和《下乡》、《赶脚》、《游乡》、《酷情》、《李豁子离婚》、《五福临门》等现代戏。 .


  河南曲剧的曲牌有150多个,其唱腔朴实自然,曲调婉转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善长叙事舒发感情。其中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有[银扭丝]、[太平年]、[垛子]等,表现悲伤哀叹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昂愤慨情绪的有[阳调]等,根据剧情和人物情感的需要,可将几种不同调门的曲牌自由组合。其伴奏乐器最初仅有手板、曲胡、三弦、软弓京胡和笙,后增添古筝、二胡、琵琶等并加入武场。 .


  河南曲剧的行当以生、旦、丑为主,擅长唱功,其著名演员有:张新芳、王秀玲、高桂枝、马琪等。



山东梆子


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高梆。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荷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称。如以荷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调。山东梆子与平调、莱芜梆子以及苏北、皖北的沙河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与豫东的祥符调关系则更为密切。 .


.



历史沿革 .


.



山东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清康熙中叶以后,政局比较稳定,山东各地经济开始繁荣起来。至乾隆年间,山东境内从矿冶、采煤到制盐、纺织、造纸、酿酒等轻型手工业均相当发达;而南北漕运之便更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而在此交汇融通,形成本地的声腔剧种。据清乾隆时《秦云撷英小谱》和《燕兰小谱》等文献记载,山东梆子原系陕西、甘肃一代的秦腔,经过河南,传到山东,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本地梆子。到乾隆时山东境内已出现本地梆子,并有山东籍演员到北京演出。这些文字记载与许多艺人依据传闻追溯的情况比较接近。 .



清代中叶以后,是山东梆子繁荣发展的时期,许多地方组织了职业班社,培养出不少优秀演员。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山东梆子开始有女演员登台演出。巨野县的女班中,小冷儿(旦)、小景儿(旦)的表演曾轰动一时。这期间,曾有一些山东梆子艺人到临近的河南、江苏等地演出,并受到欢迎。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有人常到鲁西南邀角前去演唱。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山东梆子艺人以戏曲为武器,投身于中国领导的抗日活动中,并陆续排演了《过年》、《不作亡国奴》、《参军光荣》等一批现代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仍有不少职业剧团在流动演出。业余剧团也很普遍,仅荷泽县就有梆子业余剧团一百余个。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的统计,全省尚有四十三个梆子剧团。1958年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山东梆子剧目工作队对这个古老剧种的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进行了发掘整理,共记录传统剧目四百四十出。同年,山东省梆子剧团成立。通过整理传统剧目,创作现代戏,使山东梆子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等方面均得到创新和发展。1960年,山东梆子剧团到北京汇报演出时所表演的剧目《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受到好评。此后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等。1982年在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梆子剧团演出的《程咬金招亲》分别获优秀剧本创作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乐队伴奏奖,剧中主要演员获表演奖。 .


.



艺术特点 .


.



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程式与鲁西南一带的其他古老剧种如柳子戏、大弦子戏、平调等一样,表演动作粗犷,架式夸张。如黑脸上场亮相时,双手举过头顶,五指分开;推圈走圆场时,右手推圈,左臂随之有节奏地摆动;表示愤怒、急噪等情绪时,有吹胡子、瞪眼睛、带活腮、晃膀、跺脚、捋胳膊等动作。其他行当推圈时,动作不尽相同。 .



在脸谱上则根据人物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更有一个角色在同一出戏中随剧情变化而不断变换脸谱。如《白蛇传》中[收青]一场,小青由花脸扮演,连变三次:先为花脸,后变为一半花脸,一半俊脸,最后才变成旦角脸形。 .



山东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唱词结构为上下句式。各种板式均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其唱腔中的基本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四大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一些辅助板式。在板式的运用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单一板式的应用,即根据剧中情节和人物情绪,选用某一种基本板式作为一个独立唱段,主要适用于情绪比较单一的唱词。另一种形式则是通过不同板式的有机组合和转接,构成节奏变化明显、旋律对比鲜明的大段成套唱腔,这是山东梆子唱腔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法。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男腔以二本嗓(假声)为主,也有用大本嗓(真声)吐字,二本嗓甩腔。其中生行的发音较纤细,而净行的发音则带沙音和炸音,使唱腔粗犷奔放。女声各行当,都采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发音多用口腔共鸣,声音圆润、音域宽广。 .




吕剧


吕剧曾称化妆扬琴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又称山东洋琴)演变而来。 .


  山东扬琴是距今二百余年前(清代中叶)在山东西南部农村产生的一种说唱艺术。最早是民间的小曲联唱,始称小曲子。演唱者被称为唱小曲子的,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洋)琴(亦名蝴蝶琴),故称为打扬琴唱扬琴的。1933年扬琴艺人邓九如到天津电台播音后,才定名为山东琴书 .


  由曲艺扬琴发展为戏曲,至今还不到一百年。1900年,由广饶县谭家村扬琴艺人时殿元、谭秉伦、崔兴乐等组成的扬琴班为了争取观众,最先把《王小赶脚》的扬琴脚本改为化妆演出的脚本,并进行化妆演出的试验。他们用纸、布等扎成驴形,加以彩绘,由崔兴乐扮演的二姑娘,身绑驴状,由时殿元扮演的脚夫王小赶驴。演出时虽仍唱着扬琴的唱腔,但因载歌载舞,深受群众欢迎。艺人们为了把这种演出形式和坐唱扬琴相区别,称之为化妆扬琴。一些群众,由于看到第一个化妆扬琴剧目的表演有驴形,且当时的化妆扬琴又常用毛驴驮着包括驴形的头部和身子在内的道具,曾随口把化妆扬琴称作驴戏 .


  化妆扬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在济南称扬琴戏(简称琴称),在西南称上妆扬琴,在临邑、济阳一带称迷戏,在胶东称蹦蹦戏,在博兴被称作闾戏(旧时二十五户为一闾,闾戏意味着本地戏、家乡戏),也有称缕戏的(因其主要乐器坠琴的演奏者在演奏坠琴时,经常用手指在琴弦上下)。后来过去唱扬琴的多由两口子(即夫妇俩)或一家人搭班,演唱的节目内容又多是关于公子投亲、小姐赠金、夫妻团圆等两口子的故事,两个字成字,因此称吕剧。另一种说法是,吕字系的谐音字,故在用文字标明剧种时,写作吕剧。 .


  吕剧的传统剧目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解放后创作的《李二嫂改嫁》、《姐妹易嫁》等也有较好的口碑。 .


  解放后,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名家声名显赫。



越剧


越剧是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 ?? 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的。开始只采用笃鼓、檀板击节,后加帮腔并向乐队伴奏发展,吸收绍剧音乐成分,丰富并创立了自己的板式。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全部女班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男女合演。现在有女班和男女合演两种。著名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1:59:17
 

回复

徽剧


徽剧是解放后的定名。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


1790(乾隆55),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接着,春台、和春、四喜等徽班又相继进京,即所谓徽班进京。徽班进京后,又吸取京腔、秦腔、昆曲、汉调等剧种的长处,经程长庚等名艺人的创造改革,大约经过了五十年的孕育,到道光、咸丰年间,遂形成为后来的京剧而流行全国。 .


徽剧中的青阳腔剧目,除目连戏外,大多为明清的传奇。解放后,安徽省徽剧团整理并演出了《出猎·回书》、《磨房会》、《双下山》、《贵妃醉酒》等近十出青阳腔剧目。徽剧中的徽戏剧目还包括了部分四平腔(如《借靴》、《审乌盆》)、昆弋腔(如《昭君和番》、《兰关渡》、《百花赠剑》等十多出)剧目,和大量吹腔、拨子、西皮、二黄的剧目(如《水淹七军》、《齐王点马》、《打百弹》……等)。 .


徽剧在清代乾隆以后,广泛流传于长江流域和东南各省。在川剧、湘剧、赣剧、闽剧、粤剧、滇剧、黔剧、婺剧、淮剧等兄弟剧种里,都可以找到徽戏的影响。 .


徽昆以演出《七擒》、《八阵》、《八达岭》、《英雄义》等摮嫦窋和武戏形成自己的特点。徽剧的表演讲究群歌齐舞的雄伟气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画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没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动作。净角亮相双手过顶,似举千斤,用滚喉喑呜叱咤,辅之以顿足,令人惊心动魄。 .


徽剧的文场曲牌也很丰富,现已记录了210多首。徽剧青阳腔和徽戏各有一套锣鼓经,打击乐音色低沉、浑厚,并常以大钹和大鼓的闷击,造成独特效果。



黄梅戏


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又如《夫妻观灯》,通过一对青年夫妇元宵节观灯的见闻,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久,黄梅戏在搬演大戏上也有了成绩。这些大戏主要是受"青阳腔""徽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戏,像《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几经磨砺修改,最终定为《天仙配》,成了黄梅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 .


  从20世纪20年代起,黄梅戏日趋成型,也逐渐走上了职业演出的道路,其重要标志之一即是演出地点从农村走上了城市舞台。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怀宁素有"戏乡"的称号。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跃于安庆市区,此后在这里扎根。 .


  黄梅戏进入城市以后,受到了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等剧种的影响,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从剧目上看,改编、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好戏如《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从音乐上看,传统唱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了传统唱腔中带有浓郁方言土语色彩的垫字,这样,唱腔简洁、明快,从字面上也好读易懂。从表演上看,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程式化动作。 .


  如开门、关门、圆场、喝酒等动作。其他在服装、道具、装置、伴奏等许多方面都比农村演出时有了发展。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尤其是40年代的黄梅戏,已经成熟。 .


  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突破了"花腔"只能专戏专用的束缚,同时,巧妙地借鉴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出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断若续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乐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从音乐气氛上大大提高了剧种的表现力。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很多,但大都进行了整理、重编。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蓝桥汲水》、《补背褡》、《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吊孝》、《柳树井》、《春香传》、《女驸马》、《牛郎织女》、《党的女儿》、《江姐》、《刘三姐》等不胜枚举。 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了电影,为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为保留黄梅戏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提到黄梅戏艺术,就不能不提起为黄梅戏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一批老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严凤英最为突出。至今,人们只要提起黄梅戏,就会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会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试想,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会唱严凤英那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呀!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成了流行歌曲,万人传唱,严凤英功不可没。 .


  严凤英1930年出生在安庆一个贫苦的人家,13岁时开始向严云高老师学唱黄梅戏。由于严凤英嗓音清脆甜美,扮相秀丽端庄,有很强的艺术领悟能力,因此她的演出受到观众欢迎。她在《小辞店》中的表演,尤其享誉一方。分别一场戏中,严凤英用曲折哀婉的三百二十句唱腔表现了人物撕心裂肺的悲痛情绪,演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这一时期,严凤英演的《送香茶》、《劝姑讨嫁》、《西楼会》、《打猪草》、《私情记》等,都成了深受观众欢迎的保留剧目。建国后,严凤英的艺术生涯面临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她主演的《江汉渔歌》、《木兰从军》、《两朵大红花》、《柳金妹翻身》等新戏,在黄梅戏的表演水平、艺术规范、题材领域有了很大提高和拓展。 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这期间,不知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影片,不知有多少人为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不知有多少人为严凤英、王少舫的卓越表演而倾倒……。《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天仙配》之后,《女驸马》、《牛郎织女》也拍成影片。影片在国内外放映,为黄梅戏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严凤英等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家受到了肆意侮辱和人身摧残。值得庆幸的是,十年浩劫之后,黄梅戏非但没有衰落、消亡,反而以更强劲的态势在国内外流传开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黄梅戏从人才、剧目、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


  黄梅戏人才不断涌现。老一辈艺术家王少舫等依然活跃在舞台,而马兰、吴琼、韩再芬、陈小芳、江丽娜、马自俊、黄新德、吴亚玲、蒋建国、周莉、陈兆舜、杨俊、张辉、刘红等一大批新人迅速成了舞台中坚力量。与此同时黄梅戏在整理传统剧本的同时,上演了一大批立意新颖、主题鲜明的新编剧目,如《红楼梦》、《於老四与张二女》、《柯老二入党》、《未了情》、《双下山》、《劈棺惊梦》、《珠门玉碎》、《龙女》、《罗帕记》、《西施》、《朱熹与丽娘》、《风雨丽人行》、《啼笑因缘》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红楼梦》、《秋千架》和《徽州女人》等。《红楼梦》是1991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推出的新戏。这个《红楼梦》不同于以往的演出本,它没有沿袭宝玉、黛玉、宝钗三人恋情婚姻纠葛的窠臼,而是以宝玉的个人境遇为主线,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倡扬个性解放的必然。马兰是旦角演员,这次却一改女儿姿态,扮演贾宝玉。反串小生的表演,使马兰的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峰。戏的导演马科认为:"我觉得从来没有一个《红楼梦》比这个本子的品位更高""在临近彩排时,我为宝玉哭灵这一场连夜写了四十多句唱词",作曲者马上谱曲"……《红楼梦》的演出,使黄梅戏更上一层楼,也确立了马兰在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


  90年代后期,黄梅戏又推出新戏《秋千架》(马兰主演)和《徽州女人》(韩再芬主演)。 .


  《秋千架》是著名学者余秋雨为她的妻子、黄梅戏艺术家马兰度身定做的一出戏。这是借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而伸发出来的一个传奇故事,说的是才女楚云,女扮男装,参加科考,屡试屡中,考中了状元。皇帝决定把女儿嫁给楚云,楚云正无可奈何的时候,另一位才子千寻闯宫相救。千寻、楚云以欺君之罪被处死刑。面对死亡,千寻、楚云举行订婚仪式。这感动了本来生气的公主,三个年青人互通心曲,紧紧拥抱,事情以喜剧告终。在这个故事里,科举考试成为儿戏,它只是故事的扶手,故事的指向,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秋千架。《秋千架》一出现,业内外人士给予了热烈的关注。叫好和批评声并存。 .


  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徽州女人》,是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受了画家应天齐所作《西递村系列》版画的启发,由应天齐、韩再芬策划、创意,由陈薪伊、刘云程编剧,陈薪伊、曹其敬导演,韩再芬、黄新德主演的。故事通过一个女人""""""""的四个过程,表现了封建社会中最底层的女人的生活悲剧。版画似的舞台美术、创新的导演手法,韩再芬惟妙惟肖的卓越表演,使《徽州女人》一反传统黄梅戏小、巧、轻、喜等风格,代之以深邃、凝重,催人泪下,启人思辨,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


  同许多戏曲剧种一样,在新世纪中,黄梅戏的生存、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像剧团改制、剧目的继承与创新、青年尖子人才的培养、戏曲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成名人才的流失与保护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创造美好的明天,黄梅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闽剧



闽剧发源于福建闽海一带,一般叫做福青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州市及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以及台湾、南洋等地。闽剧发源时间,距今约三百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平讲班、江湖班、儒林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人们称为福州戏,解放后定称为闽剧。 .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的。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


闽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出,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炼印》、《紫玉钗》、《荔枝换绛桃》等传统剧目,同时还积极创作新编历史剧和上演现代革命题材的剧目,如《海上渔歌》、《张高谦》等,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撔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过马来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华桥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侨的欢迎。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


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


莆仙戏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其中,《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剧目比较著名。剧种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和柯如宽、江幼宋等,著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等。





梨园戏


梨园戏是非常古老的一个剧种,它孕育于福建泉州,流布于泉州、漳州、厦门三角地带,并远至台湾省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裔居住的闽南方言地域,被誉为古南戏遗响 .



梨园戏是南戏传入闽南泉州、晋江一带后,与当地的百戏、歌舞、杂剧、傀儡戏结合,并吸收本地声腔泉音而形成的,它至迟在明代已经产生,当时称为泉腔 .



梨园戏是一个拥有丰富剧目和舞台表演艺术传统的戏曲剧种,但在近代历史条件下,当高甲戏、歌子戏(芗剧)兴盛起来之后,在竞争演出中衰落下来,濒临消亡。 .


.



历史沿革 .


.



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有大梨园(过去成年演员的班社)和小梨园(儿童演员的班社)之分,大梨园本地人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
泉州人把福建以北叫做上路,把自己叫做下南人。上路老戏就是指来自浙江、江西等地的剧种,而下南老戏就是本地戏。小梨园,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 .



早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闽南泉州、漳州一带的民间,就盛行一种优戏。这种土生土长的剧种,唱的是闽南土腔土调,后人称之为下南腔。演唱内容多是南曲曲牌体的戏文。 .



南宋时期,由于泉州海上交通发达,与渐江温州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温州的杂剧也流传到了泉州,
因戏班来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称之为上路戏。(当时各省设,泉州人习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为上路,对自己则自称下南人)。它们带来了一批大型的南戏剧目,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当地的下南戏同时存在。不久,元兵南下,杭州陷落,宋氏宗室纷纷入闽。由于他们在杭州时过着歌舞升平的奢侈生活,所以入闽时往往都随带戏子家班,以供娱乐。这种家班多由童龄男女组成,泉州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被后人称之为小梨园。这样,在南宋末年的泉州,便出现了上路戏、下南戏和小梨园的三种戏剧艺术形态。 .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闽,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大杀宋室官员,于是作为官宦人家蓄养的小梨园家班便流散民间,开始与下南戏、上路戏既同时存在,又互相影响。由于三者来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传统剧目。 .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吕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刘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 .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



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范驫?文举》、《朱弁》、《韩国华》、《刘知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抒》。 .



以上三家剧目,上路老戏的剧目比较古老,保留了部分当年传自浙江的南戏剧目;下南老戏的剧目生活气息较浓,插科打诨较多。小梨园剧目则以生、旦戏见长,往往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古代爱情故事。三派在剧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戏,称棚头,彼此不能互演,就是同一故事题材的剧目,在情节、戏路等方面也不一样;在表演上,有统一的程式,音乐上都唱南曲,与曲艺南音彼此有着密切的渊源与交流关系。三派各有其专用曲牌,风格各有不同,伴奏均以琵琶、洞箫为主,用南鼓指挥。 .



以后,下南戏,上路戏、小梨园逐渐合流,形成了以下南腔(又称泉腔)为主体,以泉州音为???的梨园戏。 .



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据统计,仅以上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其中除了被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刘文龙》、《郭华》、《刘知远》等外,另有《韩国华》、《朱寿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刘永》、《尹弘义》、《刘阮》、《杜牧》、《梁意娘??《吕訋?盼奴》、《颜臣富》等二十多个为???园戏所独有的传本或存目。 .



明代时,梨园戏得到了迅速发展,???枝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枝记》创作于明代嘉靖之前,由于辗转演出,互相传抄,结果造成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于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便把当时潮泉二部的《荔枝记》增加颜臣勾栏诗词北曲,并改名为《荔镜记》。 .



《荔镜记》以轻喜剧的手法,描写抒情的爱情故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数百年来盛演不衰,传唱不绝。由于故事出自闽粤两地,所以《荔镜记》分别以泉、潮方言、声腔演出。???镜记》还被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其它剧种所移植。 .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



1949
年后,梨园戏获得了新生。1952年,流散于民间的艺人在政府组织下成立了晋江县大梨园实验剧团。翌年,经文化部批准,该团与原晋江专区文工队合并,建立起省级直属剧团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1957年改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成为全国古稀剧中的唯一剧团,被誉为天下第一团。从此,梨园戏以它的古雅面貌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风采。经过老艺人蔡尤本口述整理的传统名剧〨荔镜记》,改名为《陈三五娘???随后,将《郭华》整理成〨胭脂记》。另有《苏秦》、《朱文太平线》、《李亚仙》、《刘文龙》、《玉真行》、《冷温亭》、《王魁》、《董永》、《十朋猜》、《士久弄》、《公主别》等本戏、折子戏相继被整理上演,使失传已久的宋元南戏剧目重新与广大观众见面。 .



由于泉州海外交通发达,以及大量闽南籍侨民散居在东南亚各国,梨园戏很早就流传到了海外以及台湾省等地。 .



明万历年间,梨园戏班曾东渡到琉球演出。这次演出是目前已知的福建戏剧团体最早的一次出国演出。 .



二十世纪20年代是福建地方戏剧出国演出的第一个高峰期。1925双凤珠班赴印度尼西亚的泗水演出《陈三五娘???《雪梅教子》。同年,新女班又赴新加坡演出《陈三五娘》.《雪梅教子》、《昭君和番》等,在海外扩大了影响。 .



80
年代,梨园戏迎来了历史上第二个出国演出的高峰期。1986年,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应菲律宾皇都影剧中心邀请,首次赴菲演出《李亚仙》、《朱文太平钱》、《高文举》、《苏秦》、《陈三五娘》传统看家戏。19909月,应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基金会主席任蒂尼先生的邀请,由福建省梨园戏剧团与中央歌剧院共同组成的中国艺术家代表团飞往地中海参加这次国际性的艺术活动。199110月,福建梨园戏剧团应新加坡邀请,在新加坡国家剧场演出《陈三五娘》.《吕蒙正》、《苏秦》、《李亚仙》、《郭华买胭脂》、《高文举》、《节妇吟》等剧目。 .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11-11 12:01:11
 

回复: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沙发~谢谢楼主!学习中...
 

回复: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够强大!~支持!!
 

回复:中国戏曲宝库知多少?!

丰富全面,让人大长见识。
精华贴。顶起来!
谢谢!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