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原帖由 e213 于 2019-9-4 14:13:00 发表
成公亮(1940年-2015年7月8日),男,古琴演奏家。一九六零年,二十岁的成公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五年后,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他有着圆润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有着深沉的体验和镇定的冥想。他带着无限的感伤,但又不失天真的心境和平淡的微笑,这一切如果写成音乐的话,"秋籁"二字是最理想的曲名。 成公亮就是秋籁。作为一个现代琴人,成公亮并不想让他的琴变得十分地孤独甚至傲慢,他希望用琴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两次在欧洲及日本、香港的演出和讲学,都引起了人们对古琴的惊叹。
成公亮一直有听闻,还没认真了解过~
打谱,也一直听过这个词,还不知道具体的意思。这次了解了:
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成公亮,除了用弹奏的方法体验古琴的精神之外,象一切学者一样,钻研琴学理论也是他的当行本色。在这方面,他的打谱工作显得尤为突出。
古代的琴谱是用汉字偏旁和笔画组成的"减字谱",不直接指示声音,而是一种手法谱。《红楼梦》八十六回中,贾宝玉看见琴谱中"'大'字旁边'九'字加一勾,中间又添个'五'"字。"林黛玉解释说: "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字,乃是一声。"
成公亮把这种工作称作音乐考古。不过他认为:古琴的记谱方法尽管神秘而疏简,但却合法地宽容了琴人对原谱作适度的灵活处理以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历经数年,他己打出了《凤翔千仞》、《遁世操》、《孤竹君》、《忘忧》、《文王操》等古谱。千百年以前的美妙音乐,又回荡在现代的时空之中。
打谱工作,加深了成公亮对古琴的理解,他摸到了古琴最深厚而沉默的脉搏。一九年,他费时半年打出的古曲《文王操》成为电视剧《孔子》的主题曲。《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向鲁国乐师师襄子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子佩服不已。
这是一首少见的古老而博大真诚的儒家音乐。
一九九七年,在中国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成公亮演奏的《文王操》再次获得了古代和现代音乐交融后的新生命和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