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民乐国粹民乐国粹-分享区(VIP) [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版块说明】 本版块为付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2115

[民乐国风] [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专辑名称:孤竹君
演奏家:成公亮
发行时间:1998
发行公司:南京音像
唱片版本:精装版

专辑介绍:
《秋籁—一文王操、孤竹君》双CD合辑,这是在南京广播电视厅的小录音棚内录的音,当时录音的时间安排很充分,录音时的心理状态较好,不慌不忙,录音师杨建平先生和录音顾问施国宪先生很下功夫,反复试验录音话筒的方位,因而这次录音的音色很接近古琴的本色。在录音中使用了左右两只话筒,而在乐器的前上方稍远处又增加了一个接收音量很小的话筒,施国宪先生告诉我这是为了增加录音的 “水分”、空间感,这样,在后期制作时并未以调音台机器作增加很多“混响”的录音数码处理,许多录音师把这种数码处理用于流行音乐节目,而对古琴音乐的录音效果来讲,过多的“混响”会使得琴乐的音色失真。

唱片的文案工作和印刷包装很讲究,南京大学中文系徐兴无先生为每一首琴曲写了诗词(见文选中的《〈秋籁〉唱片中有关琴曲的诗词》),1998年这套唱片由南京音像公司出版,每张CD的演奏时间将近70分钟,可以说把我绝大部分传统琴曲的演奏都包括进去了,而且这套唱片中还收录了1997年在北京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文王操》(同时也有古琴单独演奏的《文王操》)。比较我之前录的唱片,琴曲弹奏的水平有了提高,加上唱片音色又很接近古琴的本色,这是我很满意的一次录音。

========================================
《孤竹君》(《西麓堂琴统》成公亮打谱)

生死解逅,如故知重逢。哲人超越以智慧,诗人升华为快乐。墟墓孤竹,摇曳秋风;大化之音,遗响空谷。

《孤竹君》刊于《西麓堂琴统》卷二十五,它和《凤翔千仞》一样,也采取一种叫泉鸣调的定弦方式(2561236),现存一百五十多部传谱中使用这种定弦的大曲,只剩下《西麓堂琴统》收录的这两首了。
  
《孤竹君》全曲十段,其旋律委婉曲折,思绪多变,如诉的音乐时而叹息沉思,柔肠百转;时而开朗清新,别具一格。乐曲的哲思意味和艺术高度是许多明清琴曲所不能企及的。它要表达的是庄子这样的思想家对生与死的思考。曲谱后记曰:“冢上一竿竹,风吹常袅袅,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此昔人邂逅墓中语也,其称孤竹君言多怆切,尤能使人惕然,夫墟墓之感,古今所同,匪有蒙庄之达,鲜能焉者,闻斯鼓也,勿移其声可矣。”

========================================
孤竹君的传说

伯夷、叔齐的父亲子朝为孤竹国的国君。据我国史书所载:孤竹君为“黑胎”所生。

传说商殷时期,卢龙这个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庄里有一户人家仅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一天,母女二人在家中习针线,忽听门外有人呼唤。母令女儿出门去看,原来是一道士上门化缘。这女儿豆蔻年华,妙春芳令,身段窈窕,眉清目秀。道士一见,不说化缘之事,便呆呆盯看女娃,将女子看得羞答答,退回家中,说与母亲得知。母亲出门去看,不见了道人。只见门上留下一首诗,墨迹未干。母急呼女儿出来观看。写的是:

    眉目清秀赛天仙,
    配夫却不在人间。
    前世墨胎丹桂子,
    孤竹成人尔心欢。

姑娘看罢,似懂非懂。总觉得这道人对自己有调戏之意。她生怕别人看到门上留的诗,急忙用手拭抹。岂料字迹用手越抹越明显。姑娘急得身上出汗,满脸通红。急中生智,伸出舌头去舔。没想到,这样一舔,干干净净,墨迹全无。

过了十多个月,未出嫁的姑娘,生下了一个胖小子。母女二人,是喜、是悲,说不清。母女二人生怕外人知此事,商量之后,把刚出生的小男孩,埋在自己家中的后花园。

几年后,后花园埋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一株枝叶旺盛的竹子,不育别枝,孤独生长。

又过了几年,姑娘的母亲下世了,姑娘已成为中年妇女。她知道自己丢了丑,也不再嫁人。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生活。家里的困难,只要她心中一想,就变成现实。一天她闭上眼睛,心里想:“吃一条红烧鲤鱼。”睁开眼,果然桌上就放着一盘红烧鲤鱼。她香香地吃下肚去。奥妙何在?她百思不得其解。一天,她又想:“我想要一面铜镜,照照我的颜面。”闭上眼睛想完,听见桌上“砰”的一声响,睁开眼,见一个青年男孩,长得眉清目秀,站立在她面前。她上去一把拉住不让他走。拿上镜子,照照自己,再看看孩子,这个孩子很像自己长相。于是她问:“你是哪里人?姓甚、名谁?为何为我送东西?”

青年说:“我本姓墨,名叫孤竹,又名初,字子朝,住在咱家后花园。我是您的心血养成的,您的心和我的心相通。只要您心一想,我就知道了,不敢怠慢,赶紧孝敬。”

她把当年道士在门口化缘留诗,用舌舔墨生孩子,孩子埋在后花园,生长出孤竹等往事,细细想了一遍,方才恍然大悟。 她对站立在眼前的青年惊惊讶地说:“哟!你是我的儿子,从今不许再走了。”青年人双膝跪下,口称妈妈,抱头痛哭。

墨孤竹行孝出了名,以后做了地方的君主,历史上称孤竹君。

专辑曲目:
01. 孤竹君    [0:09:25.55]
02. 醉渔唱晚    [0:04:25.22]
03. 龙朔操    [0:11:03.03]
04. 阳关三叠    [0:04:42.60]
05. 忘忧    [0:02:04.20]
06. 长门怨    [0:05:41.27]
07. 流水    [0:08:41.40]
08. 文王操    [0:09:40.38]
09. 潇湘水云    [0:12:08.05]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回复:[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成公亮(1940年-2015年7月8日),男,古琴演奏家。一九六零年,二十岁的成公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五年后,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他有着圆润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有着深沉的体验和镇定的冥想。他带着无限的感伤,但又不失天真的心境和平淡的微笑,这一切如果写成音乐的话,"秋籁"二字是最理想的曲名。 成公亮就是秋籁。作为一个现代琴人,成公亮并不想让他的琴变得十分地孤独甚至傲慢,他希望用琴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两次在欧洲及日本、香港的演出和讲学,都引起了人们对古琴的惊叹。
本论坛音频仅供网友试听之用 勿作商用 专辑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     
特别提示:社区VIP版块资源 只有音乐精灵级别网友回复可见下载链接
音乐精灵获取方式请点击 

音乐无限    我爱音乐    感谢音乐
 

回复:[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回复: [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引用:
原帖由 e213 于 2019-9-4 14:13:00 发表
成公亮(1940年-2015年7月8日),男,古琴演奏家。一九六零年,二十岁的成公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五年后,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他有着圆润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有着深沉的体验和镇定的冥想。他带着无限的感伤,但又不失天真的心境和平淡的微笑,这一切如果写成音乐的话,"秋籁"二字是最理想的曲名。 成公亮就是秋籁。作为一个现代琴人,成公亮并不想让他的琴变得十分地孤独甚至傲慢,他希望用琴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两次在欧洲及日本、香港的演出和讲学,都引起了人们对古琴的惊叹。



成公亮一直有听闻,还没认真了解过~

打谱,也一直听过这个词,还不知道具体的意思。这次了解了:



引用:
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成公亮,除了用弹奏的方法体验古琴的精神之外,象一切学者一样,钻研琴学理论也是他的当行本色。在这方面,他的打谱工作显得尤为突出。

古代的琴谱是用汉字偏旁和笔画组成的"减字谱",不直接指示声音,而是一种手法谱。《红楼梦》八十六回中,贾宝玉看见琴谱中"'大'字旁边'九'字加一勾,中间又添个'五'"字。"林黛玉解释说: "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字,乃是一声。"

成公亮把这种工作称作音乐考古。不过他认为:古琴的记谱方法尽管神秘而疏简,但却合法地宽容了琴人对原谱作适度的灵活处理以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历经数年,他己打出了《凤翔千仞》、《遁世操》、《孤竹君》、《忘忧》、《文王操》等古谱。千百年以前的美妙音乐,又回荡在现代的时空之中。

打谱工作,加深了成公亮对古琴的理解,他摸到了古琴最深厚而沉默的脉搏。一九年,他费时半年打出的古曲《文王操》成为电视剧《孔子》的主题曲。《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向鲁国乐师师襄子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子佩服不已。

这是一首少见的古老而博大真诚的儒家音乐。

一九九七年,在中国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成公亮演奏的《文王操》再次获得了古代和现代音乐交融后的新生命和新魅力。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回复:[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经典音乐,谢谢分享
 

回复:[4/9/2019]【古琴】【成公亮:《孤竹君》1998】【FLAC】

孤竹君,这个题材很好,只是年代国语久远,只是传说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