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典藏 天籁-回族篇罗文英清唱录制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3年6月录音上海音乐出版社出品2015年
2017年12月29日,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颁奖典礼在云南昆明举办。以“音乐为人民创作,音乐为人民服务”为主题,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评选宗旨和“艺术成就高、社会影响大、市场销售好”的评审标准,遴选了2013—2017年的音乐作品,评选出涵盖民族类、美声类、戏曲曲艺类、少儿类、器乐类、流行类、音乐录影类、综合类八大范围共20个奖项。。其中民族类最佳专辑奖为《天籁——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典藏》专辑 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宝藏,是中华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中华传统音乐的艺术瑰宝。本系列专辑邀请各少数民族有影响的民间歌手演唱录制而成。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的通用语为汉语,在回族群内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通晓并使用当地民族的语言,在日常语言表达上,大量使用语气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叹词等。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所共同认同并传承的、有一定本民族内在文化认同的思想符号形式。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以阿拉伯语、波斯语做母语的初期,到明末清初群体性使用汉语做通用语的千年历程中,勾勒出一个民族的成长史。但是要说明的是,回族在使用汉语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属性。这种回族形式的华语言是汉语有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所以这正是回族通用汉语的原因,而非成为母语。(摘自网络)
专辑曲目01.问答歌(宴席曲)02.白牡丹白得娆人哩(花儿 白牡丹令)03.庄稼人选段(宴席曲)04.清茶滚成牛血了(花儿 南乡令)05.打调(宴席曲)06.索菲亚诉苦选段(宴席曲)07.把乡亲们见了(花儿二令)08.尕妹妹的大门上浪三趟(花儿 山丹红花令)试听曲 02+08.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专辑百度盘下载(WAV+CUE)================================================&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状态: 离线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