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8/3/2019]当代京剧名家唱片系列-京剧之星王佩瑜[APE+CUE] 百度
【唱段赏析】
为什么《珠帘寨》中流传出一段“昔日有个三大贤”
作者:沈礼淳 来源:沈礼淳的博客
(唱西皮导板)昔日有个三大贤,
(原板)刘、关、张结义在桃园。
弟兄们徐州曾失散,古城相逢又团圆。
关二爷马上呼三弟,张翼德在城楼怒发冲冠。
耳边厢又听(快板)人呐喊,
老蔡阳的人马来到了古城边。
城楼上助你三通鼓,十面旌旗壮壮威严。
哗啦啦啦啦打罢了头通鼓,关二爷提刀跨雕鞍;
哗啦啦啦打罢了二通鼓,人有精神马又欢;
哗啦啦打罢了三通鼓,蔡阳的人头落在马前。
一来是老儿命该丧,二来弟兄得团圆。
贤弟休回长安转,就在这沙陀过几年,
落得个清闲。
到现场看《珠帘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现场感受那畅快淋漓的“哗啦啦”。
“哗啦啦”的正规叫法叫“昔日有个三大贤”。想说这段唱,不得不从《珠帘寨》的故事开始。《珠帘寨》的故事背景是唐僖宗年间,故事的主角叫李克用。李克用本不姓李,因他战功卓著,被唐僖宗御赐李姓。在一次僖宗的国宴上,国舅段文楚辱骂李克用草根习性不懂规矩,不想狂傲的李克用竟一把抓过段国舅当场把他摔死了。僖宗大怒之下要杀李克用,多亏重臣程敬思苦苦保奏才留了李克用的性命,于是死罪改活罪,李克用被革去爵位,谪贬到沙陀国当起了土地皇帝。多年后,黄巢起义势如破竹,僖宗皇驾被逼逃到西歧美良,这时僖宗想起了能征惯战的老千岁李克用,于是派大使带得金银财宝,去请李克用发兵救驾,而使臣正是当年对李克用有救命之恩的程敬思。不想李克用念恨僖宗不杀则贬的旧仇不肯发兵。程了解李克用惧内,只好串通李的两个夫人,使出各种雕虫小技逼得李克用发了兵。大军行至珠帘寨时,遇上寨中山大王杨德威,要打劫李克用的金银,李克用手下十一个年轻的太保都不是杨的对手。此时李克用宝刀不老,力战杨德威,最后箭射双雕,收服了杨,杨成为了李的第十二太保。《珠帘寨》整出戏,就从程敬思拜见李克用开始,到杨德威归顺结束。
京剧中的传世之作,大多逃不出两种类型,要么是大爱大恨的重口味,如《四郎探母》、《白蛇传》、《霸王别姬》、《赤桑镇》、《搜孤救孤》等,大悲大喜大哭大笑;还有一种是活泼诙谐的轻喜剧,像《珠帘寨》、《锁麟囊》、《桑园访妻》、《钩金龟》、《龙凤呈祥》等,一笑开怀寓教于乐。前一种因其强烈的情感冲突,观众在看戏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心境,并非所有注意力都在人物的表演上;而后一种,因其故事简洁情感单一,还要吸引住观众,就更仰仗成功的唱和做。就礼淳感觉,“小戏”中出的名段数量可能还要大于“大戏”中的名段数量。《珠帘寨》就是这样一出带给观众感观享受的经典,它前文后武,有听有看,耳熟能详的名段“昔日有个三大贤”就出在开场不久、程敬思与李克用谈判要不要发兵一段中。
粗一看这段的唱词,简直觉得李克用的这段唱和整部戏前言不搭后语。程敬思向李克用求救兵救皇驾,李克用去说刘关张“桃园结义”、“古城相会”,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但是就是这段答非所问,显示着李克用的老于世故。李克用不肯发兵是他要报复唐僖宗,对于当年救他性命的来使程敬思,李克用却不想驳他的面子。“昔日的三大贤”可以勉强理解为刘关张三兄弟因一场祸事得以重聚,李与程也是多年不见的兄弟,今天程接了烫手的差使要是完不成没脸回去复命的话,他二人也可仿效前人,因祸得福团聚几年。这样的解释在逻辑上很牵强,正说明这是李克用刻意而为的顾左右而言他。
还就是李克用这段答非所问的“太极拳”唱段传唱开来,如果说它流传仅仅因为其韵律流畅,那这类唱段在京剧里很多很多,而且这一段唱词也并不华美,为什么这段戏这么受欢迎?请允许礼淳以一个“三国迷”的身份作一次大胆地猜想:这段唱的流传与它涉及到的这个典故有重要关系,“昔日有个三大贤”,哪三贤?“刘关张结义在桃园”。
刘关张古城相会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故事在民间有很深的影响力,民间喜欢讲、喜欢演、喜欢一次次地再创作。这段唱词借用的“古城会”典故的主角,又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民间青睐的关公。正因为典故和全戏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它的作用主要不是在《珠帘寨》上,而是在“古城会”上,这是一次对“古城会”的二度创作。
关公千里走单骑来到古城遇见张飞,张飞误以为关公降曹,要求关公在三通鼓响的时间内,斩杀曹军大将蔡阳以表清白。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表现,关公虽然在言语上一时难说清楚,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清者自清的从容态势。京剧中专门也有一出《古城会》,在这出戏中的关公可怜得一蹋糊涂。张飞见到关公时,明知后面有大队曹军,却不肯开城门放关公进来,逼着要关公单骑单刀斩曹军来将方才相信他的清白,念在往日兄弟情份上,意思意思,助关公战鼓三通、旌旗十面。关公被张飞逼得没办法,只好去拼命。斩杀蔡阳后,关公再要唱一出“训弟”,倾吐满腹委屈、数落张飞不是,这出戏才算结束。也就是说京剧《古城会》已经再演绎了小说“古城会”,演绎出一个隐忍无奈焦头烂额的关公。这几年里拍的影视作品中,“古城会”中的关公也都有着浓郁的悲壮色彩。
可是《珠帘寨》中的这段唱词描绘了一个威力十足、定力十足的关公。唱段前一半叙述事情经过,平铺直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情绪就在第一个“哗啦啦”处开始突然间直指云霄,因为此时关公发威了:
“哗啦啦啦啦打罢了头通鼓,关二爷提刀跨雕鞍” ——这头一通鼓关公不急着冲杀,先用来架势摆足;
“哗啦啦啦打罢了二通鼓,人有精神马又欢” ——两通鼓还是不冲,用来酝酿情绪凝神静气;
“哗啦啦打罢了三通鼓,蔡阳的人头落在马前” ——小说中描述“只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同样的“只一通鼓未尽”,戏曲中总要更神奇一点。
郭德纲有一次在相声中说,这“哗啦啦”其实用得不对,鼓声怎么是“哗啦啦”呢,鼓声应该是“咕咚咚”,只是“咕咚咚”没法唱,所以只能用“哗啦啦”。我觉得离德纲说得有道理,但是我更觉得,这三声“哗啦啦”不仅是个拟声词,更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前半部分平直的叙事是为这陡转的高潮而做的铺垫,不扬即抑。唱词不假修饰略带粗犷,更是契合关公之范的有意为之,创作者在讲到民间神一般的关老爷的神通时,有种发自内心的五体投地。此处的旋律已经从西皮原板的平稳转为西皮快板的激越,尤其到第三个“哗啦啦”时,旋律高亢情绪激昂,观众的感情也已经推到至高点,然后就一泄千里痛快无余。因为这三声酣畅淋漓的“哗啦啦”,“昔日有个三大贤”也就俗称“哗啦啦”。就在这短而畅的“三通鼓响”里,一个无往不胜、稳如泰山、傲视群豪的关二爷跃然而出,他的强势较之小说中,有过之而无不级。任何一次精心设计的关公形象,都不曾有这信手拈来般的几句唱词中的关公那样霸气纵横。而在所有“古城会”中,礼淳最喜欢的,也是这段最短小、最酣畅、最与“古城会”不相关的“古城会”,其唱词、旋律、情绪皆抑扬顿挫柳暗花明,这样的唱段哪怕在整段故事中只用作主人公的打哈哈,也怎可不成名段。
1月9日晚上,在天蟾逸夫舞台,王佩瑜、李军、傅希如、蓝天四位沪上知名老声同演一出《珠帘寨》中的李克用,“小冬皇”挑梁前半部分文戏的重头,再次演绎了余派的“哗啦啦”。余派老声飘逸洒脱,配上坤生天然的圆润清脆,高亢处不失老生的沉稳自如,李克用油滑世故之中,不失纵观古今时的荡气回肠。行笔至此,再次不觉余韵不歇,绕梁不绝。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ca95b010146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