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电影音乐《原野》、《伤逝》作曲:杜鸣心指挥:卞祖善BMG Pacific Ltd出品1990年
电影《原野》根据曹禺同名小说改编,由刘晓庆、杨在葆主演,开国元勋叶剑英之女凌子(叶向真)执导。中国新闻社创办的南海影业公司在1981年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國初年,在偏远的东北,囚犯仇虎逃狱复仇,却不料仇人已死,而久久思念的未婚妻又嫁给了仇人的后代。他复仇的信念再次高涨,父债子偿,他要仇人血债血偿的故事。《原野》1981年即拍摄完成,由于影片中有裸体镜头,本片历经7年才允许在国内公映。1988年,电影《原野》荣获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刘晓庆捧走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本片还在1981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荣获“世界最优秀影片推荐”。影片音乐序曲的主题深沉而悲凉,女声无词哼鸣极富表现力,羽调式与多里安调式的混合调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旋律起伏跌宕,结束句宛转低徊,音乐连绵不断,一片茫茫原野的气氛和哀怒悲叹的情调。只有旋律大师才能摆脱分节歌的结构束缚,谱写出这样沁人心脾、荡气回肠的美妙旋律。尾声再现序曲主题,银幕上又是茫茫一片的原野,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过,旧社会不就是一片茫茫的原野吗?
电影《伤逝》根据鲁迅的短篇名作《伤逝》改编,由王心刚 林盈 黄宗洛主演,水华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81年。影片主要讲述涓生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怀有不满,但又不能与社会决裂。他嘲讽自己:我在教育局里做事,就像鸟贩子手里的小鸟……我很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将来忘却了飞翔。他感到孤独、空虚和寂寞。这时,子君闯进了他的生活,影片揭示出涓生和子君在悲剧发展中不同的性格特征,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个人奋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和妇女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解放问题。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这部影片堪称大部头的电影音乐作品,全长90分钟的影片,竟有1/2长度的配乐,本专辑从中精选了11段乐曲。《序曲》在长笛清淡的前奏之后,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主题由二胡、琵琶、箫奏出,再由管弦乐加以泻染,凄凉的音乐表达了涓生对子君去世后的痛苦追忆。《吐露真情》、《晚霞如火》、《线儿轻缠》(琵琶独奏)和《花前月下》(小提琴、箫独奏)描写涓生和子君在林中漫步,月下倾诉衷情,探讨人生意义等回忆中的情景。是一幅幅温情脉脉,恩爱幸福的画面。《愤写杂文》叙述涓生失业后,执笔作文抨击社会上的不平与黑暗。短促有力的和弦,快速激烈的经过句,沉重的低音朗诵调和钢管号召性的音调,成为整部电影音乐中最富阳刚之气的乐段,之后转为中筑管独奏孤零零的散板下行乐句,生动地刻画了涓生奋笔疾书,怒不可遏的悲愤和最终无可奈何的颓伤的情绪。《同床异梦》开始是一段真挚深沉的大提琴独奏,继之以小提琴独奏与二重奏。音乐抒情缠绵,情绪逐渐高涨,表达了涓生经过旧社会多次的打击之后,决心与子君分离的心绪。《别了,阿随》富于戏剧性。《子君死了》和《无限悔恨》抒发了涓生获悉子君死讯后的痛苦与悔恨。由强烈的乐队全奏转为箫独奏,以及加强音器的独奏小提琴的助奏,子君仿佛还在涓生身边恍惚闪动,音乐令人心酸肠断。《尾声》与《序曲》相呼应,二胡独奏再现爱情主题,涓生追悔莫及。生活在旧社会的涓生和子君,企图追求个人的幸福,而不与旧社会抗争,到头来只能是一场悲剧。
专辑曲目01-11电影《原野》音乐作词:程恺独唱:刘晓庆中央乐团演奏01 片头曲02 水塘边03 相思(刘晓庆)04 林中相遇05 林中归来06 生就了一副不可驯的秉性(刘晓庆)07 幸福的憧憬08 金子,你别走!09 思原野(刘晓庆)10 仇虎之死11 尾声12-22电影《伤逝》音乐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演奏12 序曲13 吐露真情14 晚霞如火15 线儿轻缠16 花前月下17 愤写杂文18 同床异梦19 别了阿随20 子君死了21 无限悔恨22 尾声试听曲 01+03+12+22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专辑百度盘下载(WAV+CUE)================================================&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相关专辑链接《杜鸣心音乐作品-长城交响曲》杜鸣心音乐创作五十周年音乐会《永远的春之彩》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状态: 离线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