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典小吃荟萃100种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3  /  11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9837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100种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100种

22.锅贴



  锅贴是烙制油贴的小吃。过去经营锅贴的地方很多,但以护国寺庙会和西安门西安市场的锅贴最为有名。成品皮薄、馅大,色焦黄,咸鲜味香。锅贴两角不封口,成月牙形,馅似露非露为一大特色.颜色黄亮油润,底面焦脆,馅料鲜香无比。
最后编辑wuguji 最后编辑于 2008-10-19 22:15:34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3.果脯



说真的,这个我不爱吃。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4.核桃酪


  提神、补肾、强身的功效。解放前以“会贤堂”制作的核桃酪质量最好,闻名京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5.核桃酥


  满族祭祖供核桃酥.香甜细嫩,油而不腻。滋阴补肺肾。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6.糊饼


  中国匹萨——糊饼哈哈,老北京都知道的一道著名的食品就是糊饼啦,因为和匹萨一样,是馅放在面上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7.糊塌子


  糊塌子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就是用面粉和西葫芦摊成薄饼,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味道极为鲜美。糊塌子的主要原料是西葫芦。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8.蝴蝶酥


  蝴蝶酥因其状似蝴蝶而得名。其口感松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29.黄糕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色泽鲜黄,质地松软,味甜香润,营养丰富的特色。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84种

30.馄饨



  1400年以前就在北京出现,目前已成为中国南北通行的食品。

  馄饨是一种古老食品,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已十分普遍,唐、宋、元、明、清历朝都有记载。

  北京的馄饨四季常有,肩挑担卖馄饨的小贩很多。《故都食物百咏》中说:“馄饨过市喊开锅,汤好无须在肉多。今世不逢张手美,充饥谁管味如何!”(注:张手美,唐朝长安著名的制作小吃的高手。)并注说:“沿街叫卖者,不如饭馆所制之佳。然唤到门首,咄嗟立办,用以充饥,亦殊方便也。”从诗和注中可以很形象地看到卖馄饨的情景了。他们肩挑担子,一头架锅内煮一只鸡,一头有案板和馅儿等物,一面包一面煮,十分方便。但最有名的首推东安市场附近的“馄饨侯”的馄饨。挂着蓝地白边白字的布,上写“馄饨侯”三个字。汤是鸡汤,馄饨包得皮薄馅儿足,肉多而不腻,汤浓而不浑,佐料与众不同,用好酱油、陈醋、豌豆苗儿、上等紫菜、晶黄整齐的虾米皮,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一直经营到半夜。吃馄饨的人很多,老主顾可以记账,等有钱的时候一起付账,生意十分红火。一些大饭庄也有馄饨的供应,如前门外的致美斋饭庄供应的馄饨就很出名。《都门杂咏》中记载说:“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清汤润物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回复: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100种

31.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剁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人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汁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是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辣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私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最后编辑wuguji 最后编辑于 2008-10-19 22:16:06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
 
3  /  11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