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食材属性大搜集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18  /  25  页   «1415161718192021» 跳转 查看:11207

煲汤食材属性大搜集

回复:

猪膀胱(猪小肚)

性味:甘咸、平、无毒。
归经:入膀胱。
功效:缩小便,健脾胃。
主治:尿频,遗尿,疝气坠痛,消渴无度。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猪膀胱煮槐花15克,车前子15克,服食,治尿频、遗尿。
2、将荔枝肉30克和糯米适量塞入猪膀胱内煮熟食,治小儿遗尿。
3、猪膀胱切开洗净,装入益智仁10至15克(或白果15克,或薏米60克;或莲子60克;或糯米30克;或白胡椒15粒),炖熟后服食,一日一次,连服三日,治小儿遗尿。
4、鲜车前草60-100克(干品用20-30克),猪膀胱200克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作用。民间常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眼结膜炎,妇女湿热白带或黄带等症。
 

回复:

章鱼

性味:甘咸、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肾。
功效:养血、益气、收敛,生肌。
主治:血气虚弱,久疮溃烂。
验方参考:
1、章鱼100克,花生米50克,大枣5枚,同煮汤食用,有补益气血作用。
2、章鱼,用油、盐、姜、醋炒熟食用,亦有补益气血作用,可作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的调养之品。
3、章鱼100克,猪前蹄一对,花生米5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妇女产后乳少或无乳,老人体虚。
4、章鱼捣烂,调少量冰片敷患处,治痈疽肿毒。
 

回复:

鳙鱼(大头鱼)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胃。
功效:暖胃,祛头眩,益脑髓。
说明:鳙鱼,又名大头鱼、胖头鱼、花鲢、黑鲢、黄鲢,与链鱼大致相似,鳙鱼多食发疮疥。
验方参考与药膳:
川芎白芷蒸鱼头:鳙鱼头一只,破开切块,川芎3-10克,白芷5-10克,水、食盐适量,同蒸熟,食肉喝汤,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作用。可治男女头风痛,眩晕,风湿痹痛等症。
 

回复:

野鸭(绿头鸭)

性味:甘、凉、无毒。
归经:入脾、胃、肺、肾。
功效:补中益气,平胃消食,利水消肿。
主治:病后体弱,食欲不振,体倦无力,气虚水肿,慢性水肿,久病疮疡不愈。
验方参考与药膳:
1、野鸭粥:鸭肉250克,大米100-150克,同煮粥,加油、盐、味精调味食用。有补益身体,利尿消肿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素体瘦弱,食欲不振,浮肿等症。
2、虫草炖野鸭:野鸭一只去毛,从肛门处开口取出内脏,将冬虫夏草10-15克洗净后塞入鸭腹内,缝合切口,加适量水、食盐调味,蒸熟食用。有清补心肺,滋肾益精,和胃消食作用。适用于病后身体虚弱,形体消瘦,神经衰弱,食欲不振,失眠,贫血,肾虚哮喘日久不愈,遗精,阳痿,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干咳不止等症。
3、党参淮山炖野鸭:野鸭一只去毛及内脏,淮山50克,党参20克,生姜15克,食盐、水适量蒸熟食用,有补气益脾作用。适用于肠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身体瘦弱等症。
4、野鸭一只,去毛,从肛门处开口取出内脏,将去皮衣的大蒜头30克塞入鸭腹内,缝合切口,蒸熟食用(淡食为宜),两天吃一只,连服数只。可治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5、野鸭赤豆汤:野鸭一只去毛及内脏,赤小豆10-50克,陈皮3克(或加花生米100克,冬瓜皮5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水肿。
 

回复:

羊腰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肾。
功效:补肾虚,益精髓。
主治:肾气虚亏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痛,耳聋,耳鸣,阳痿,尿频,遗尿等症。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羊腰粥:羊腰100克,切开剥去白色筋膜,洗净切片,大米200克,同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补肾壮阳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疼,遗精,阳痿。健康人食用有补肾强身功效。
2、枸杞羊腰粥:鲜枸杞叶500克洗净,切碎,羊腰一对,切开剥去白色筋膜并切片,大米250克,同煮粥,加适量油、盐、葱、姜调味食用。有补肾强腰膝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老年腰膝软痛,脚跟疼痛等症。
3、肉蓉蒸羊肾:羊腰一对,切开剥去白色筋膜,肉苁蓉15-30克洗净切片,同放大碗内加水,用猪油、食盐调味,置锅内隔水蒸熟食用,有补肾壮阳益精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夜多小便,腰酸腿软,老人肾虚腰痛,耳聋便秘等症。
4、杜仲爆羊腰:杜仲15-20克,北五味子6克捣烂,加水适量,煎煮一小时,去渣取药汁,加热浓缩成稠液;羊腰500克,切开剥去白色筋膜,洗净并切成小块腰花,先用芡汁裹匀,放入热油锅内炒至嫩热时,加入药汁、酱油、姜葱等调料即可食用。有补肾、强腰作用。适用于肾虚,体弱,长期腰痛等症。
 

回复:

羊血

性味:咸、平、无毒。
归经:入脾。
功效:活血止血,补血,解毒。
主治:妇女血虚中风,产后血瘀,胎衣不下,解野菜中毒。
验方参考与药膳:
1、干山羊血30克,研末,每次服1克,每日两次,用酒冲服。可治跌打损伤。
2、羊血煮熟,蘸醋食用,可治大便下血。
3、新鲜羊血,热饮1~2小杯,可治吐血、衄血(鼻出血)、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
4、山羊血灌服,可解毒蕈中毒。
 

回复:

羊肉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
主治:肾虚腰疼,阳痿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妇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或带下。
说明: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实,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适量料酒、生姜一起烹调,即能够去其膻气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风味。
禁忌:
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水肿、骨蒸、疟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羊肉250克,猪脚一个,同煮汤,加少量食盐和调料食用,每日两次,连服一周,可治产妇产后无乳或乳汁缺乏。
2、冬令补品——附子烧羊肉:羊肉0.5-1公斤,熟附子片30-60克,甘草、当归各10克,加适量八角、桂皮、食盐、生姜,同放锅内加水用小火焖熟食用。适用于老年人体虚怕冷,腰酸腿软,夜多小便,小便频数,易感冒,风寒咳嗽气咽等阳虚病者。健康人食用,有保健强身之功。注意:发热,咽痛,肝炎,风热咳嗽,风热感冒等热性病人不宜食用。
3、当归生姜羊肉汤:羊瘦肉1公斤切块,生姜60克先放入油锅内略炒片刻,倒入羊肉块共炒,炒至血水干后加入适量水,放入当归100克(用纱布包好),适量食盐调味,用小火焖煮至熟,分数次食用。有温中补血,调经祛风作用。可治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少,血枯经闭,痛经,经期头痛,乳胀,子宫发育不良,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产后腹痛、血虚头晕,面色苍白等症。
4、羊肉粥:羊肉100-150克,粳米100克,生姜3-5片共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补虚损,益气血,暖脾胃,祛寒壮阳作用。适用于体弱赢瘦,腰膝酸软,腰背怕冷,男子阳气不足、肾亏阳痿、遗精早泄,女子月经不调、血虚痛经等症。
5、山药羊肉粥:羊肉500克切片,先用水煮至熟烂,再与山药500克(切片)、粳米250克同煮粥,亦可加入适量猪肉同煮,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健脾补肾作用,适用于身体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腰酸尿多等症。
6、肉蓉羊肉粥:肉苁蓉50克切片,先放入锅内煮1小时,捞去药渣,水中放入羊肉150-200克,粳米100克,生姜3-5片,同煮粥,加入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益肾壮阳,补精养血,润肠强身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大便干燥,肾虚面色灰暗等症。
注意:热性病及性欲亢进者忌食。
7、羊肉萝卜汤: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两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8、羊肉小麦生姜粥:羊肉500克切块,小麦60克,生姜10克,同煮粥食用,早晚各一次,连续服食一个月。有助元阳,益精血,补虚劳作用,是病后体弱调养身体的补益佳品,最适宜于冬季滋补之用。
9、参芪归姜羊肉羹:羊肉500克切小块;生姜片25克;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20克,装入纱布内包好,同放锅内加水煮至熟烂,随量经常食用,有补气养血,强身壮体作用。适用于病后或产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贫血,低热多汗,手足冷等症。
10、归地烧羊肉:肥羊肉500克切块,当归、生地各20克,干姜10克,酱油、食盐、黄酒、糖适量,同放锅内加水煮熟食用。有补虚益气,温中暖下作用。适用于病后或产后体虚瘦弱,血虚宫冷,崩漏等症。
11、大蒜烧羊肉:羊肉250克切块,大蒜50克剥皮,同炆熟,加食盐调味食用。有暖腰膝,补肾气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肾虚腰膝冷痛等症。
12、复元汤:羊肉500克切条块,羊脊1具砍块,肉苁蓉、菟丝子各20克装入纱布装内,核桃(去壳、取肉)两个,淮山50克;生姜、花椒、八角、料酒适量,同煮汤,加入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温补肾阳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肾精亏损所致的耳鸣,眼花,腰膝无力,阳痿早泄等症。
13、枸杞炖羊肉:羊肉1公斤,先放入沸水中煮透,捞出切成小方块,与生姜片一起倒入热油锅内煸炒,烹入料酒,然后倒入砂锅内,放入枸杞20克,清汤2公斤,香葱、食盐适量,用小火炖烂。加味精调味食用。有固精明目,强筋补肾作用。适用于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肾虚患者。年老体弱,视力减退,头晕眼花效果亦颇佳。
14、高梁羊肉粥:羊肉100克切片,高梁米100克,同煮粥,加入适量油盐调味食用,可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15、甲鱼羊肉汤:鳖肉100-200克,羊肉500克,同煮汤,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可治久疟不愈。
16、黄芪羊肉汤:羊肉500克,黄芪30克,鱼鳔适量,同煮汤,熟后捞出黄芪药渣,加入油盐调味食用,可治小便频数,肾虚遗尿。
 

回复:

羊骨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肾。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固牙齿,健脑补血。
主治:肾虚腰脊病,腰酸腿软,筋骨挛痛,软骨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说明:羊骨包括羊胫骨和羊脊骨。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羊脊骨青梁米粥:羊脊骨250克,青梁米100-150克,煮粥常食之,适用于老年人胃弱。
2、羊骨大枣汤:羊胫骨(四肢长骨)500克,砸碎,煮一小时后加入大枣100克,同煮至软熟,分作2-3次服食,十五天为一疗程。可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紫癜。
3、羊骨汤:羊胫骨、羊脊骨各一根,砸碎煮汤,用姜、葱、盐调味食用;或加大枣50克,糯米100克煮粥,加适量红糖食用。可治贫血。
 

回复:

羊脑

枸杞蒸羊脑:羊脑一具,去筋膜,与枸杞30克,放碗内加适量食盐、水,隔水蒸熟食用。有滋补肝肾,安神益脑作用。适用于血虚头痛,体弱眩晕,癫痫等症,以及肾气虚衰。
羊髓羹:羊脊髓50克,生地10克,同煮汤,煮熟后捞去生地,加入熟羊油15克,食盐、生姜丝适量,黄酒25毫升,蜂蜜50克,煮沸分数次食用。经常食用,可治肺结核低烧、咳嗽等症。
 

回复:

羊心
羊心一个,洗净切块,红枣10-15枚,同煮汤,用食盐调味食用。有补心安神,镇惊作用。适用于血虚心悸,思虑过度,烦躁不安等症。

羊角
平肝熄风,主治头风、头痛及小儿惊搐风痫,功用与羚羊角相似。
山羊角削片或研粉30克,水煎服,治肝阳头痛,小儿惊痫,妇女产后中风。

羊胆
1、羊胆一只,白糖适量,分三次服,一日服完,治百日咳。
2、新鲜羊胆汁100克,蜂蜜250克,混和,放锅内蒸两小时,早晚各服一汤匙;或用羊胆焙干研末,每次服1克,一日三次,治哮喘。
羊肝

性味:甘、苦、温。
归经:入肝。
功效:益血,补肝,明目。
主治:夜盲,两眼昏花,面色萎黄,消瘦。
验方参考与药膳:
1、羊肝250克,用竹片割开(忌铁器),塞入夜明砂15克,石决明粉10克,放碗内隔水蒸熟食用,分作二次空腹服,连服3-5天,可治夜盲,视物昏花。
2、羊肝250克切片,大枣15枚,同煮汤,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可治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心悸乏力。
3、羊肝100克切片,苍术15克,同煮汤食用可治夜盲,视物昏花。
4、羊肝200克切片煮汤,加入鸡蛋两只,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可治贫血。
5、韭菜炒羊肝:羊肝250克切片,放入砂锅内用植物油大火煸炒片刻,然后下韭菜(洗净切成小段)150克同炒,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温肾补肝,固精明目作用。适用于病后盗汗,视力欠佳,食欲不振,男子阳痿遗精,妇女经漏带下,月经不调等症。
6、羊肝粥:羊肝200克洗净切细,大米250克,同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补肝明目作用。适用于夜盲病者食用。健康人食之能健体明目。
 
18  /  25  页   «141516171819202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