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是我党红军时期及抗战时期的著名将领,曾任红一军团主力师第二师师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两个主力旅之一的三四三旅旅长。在1938年3月林彪因枪伤赴苏联治疗后,陈光担任一一五师代师长达5年之久。然而,1950年7月23日陈光被开除党籍后,随即在广州被软禁起来。11月,他被从广州带到武汉,关押在一座二层小楼里,由警卫班看护,时间长达3年零7个月。在自己的问题无望解决的情况下,陈光的精神已有些失常,于1954年6月7日清晨莫名其妙地去世。
昔日的高级将领陈光,似乎已湮没在时光的河流之中,但历史是无法抹去的。1986年,在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包括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在内的十几位老同志联名上书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陈云,请求重新审查处理陈光的问题。1988年4月,中央为陈光恢复了名誉,撤销原定他“反党”的结论,正式恢复了他的党籍。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成为林彪的“救命恩人”。长征途中,陈光师担任开路先锋,“贡献极巨”
1906年,陈光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一户贫苦农民家中。1926年,在路过湖南的北伐军的影响下,性格刚强、富于反抗精神的陈光参加了农民协会,并于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陈光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他把“马日事变”后埋藏的12支步枪献出来,组织了一支农民武装。1928年1月18日,栗源堡农民在陈光等人的领导下,发起暴动。暴动成功后,陈光担任农民赤卫队队长。
1928年4月,陈光随宜章独立师同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会合。5月,红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光任十师二十九团一营三连连长。
1929年12月底,陈光参加了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著名的“古田会议”。在1930年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已是红四军一纵队一支队副支队长的陈光,在一纵队纵队长林彪的指挥所被突围之敌重重包围时,带领本支队拼死突入前沿,将林彪安全救出来,而自己却在战斗中负伤。事后,一向少言寡语的林彪亲自到救护所探望陈光,一再向他表示感谢,并主动为他请了功。
从1930年10月起,陈光先后担任了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团长、红十师师长、红十一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1933年11月,陈光调任红二师师长,刘亚楼任政委。红二师是红一军团的主力部队,它的前身是毛泽东秋收起义时的三十一团和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编成的二十八团及其他部队,战斗力很强。
1934年10月14日晚,红二师从江西于都出发,迈上了漫漫的长征路。征途中,陈光率领红二师作为红一军团左翼担任前卫,英勇顽强,先后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在红军渡过湘江西进途中,红二师仍担任前卫,肩负着开路先锋的艰巨任务。黎平会议之后,红军向遵义进发,红一军团受命先渡乌江。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后来曾回忆说:“二师由军委直接指挥,一师由我和林彪率领,分别在江界和回龙场两地同时强渡乌江,中央纵队则在二师后跟进。”“渡江战斗比较激烈的是在二师方向。”聂荣臻的回忆,清楚地表明了在强渡乌江的战斗中陈光所肩负的重任。
从血战湘江到突破天险腊子口,陈光没有辜负党中央和军团首长的重托。他率领红二师作先锋,一路披荆斩棘,抢关夺隘,赢得了军团首长和广大指战员的信任与尊敬。1944年5月,陈光在延安学习时,党小组在《对陈光同志的历史总结》中特别提到:“在长征中腊子口攻坚,陈光对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贡献极巨。”1936年6月,红军大学成立后,林彪担任校长,陈光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任一科科长,罗荣桓任一科政委。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陈光调任红一军团任代理军团长,军团政委是聂荣臻。
在平型关大捷中,陈光旅担负主攻任务,功绩卓著;对于一一五师代师长的任命,中央军委和十八集团军总部下达了两个不同的命令。在山东,因陆房战斗引起非议……
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林彪担任一一五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罗荣桓为政训处主任(后改为政治部主任)。陈光任三四三旅旅长,周建屏任政委。陈光旅包括两个主力团,分别是杨得志、陈正湘指挥的六八五团与李天佑、杨勇指挥的六八六团,皆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一一五师参加平型关战斗的部队,实际上就是陈光旅的这两个主力团。
1938年3月1日,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在山西隰县因身穿日军军大衣而被阎锡山军队哨兵开枪误伤,后回延安并转赴苏联治疗。谁来接替林彪的位置,就成了当务之急。副师长聂荣臻当时已到了晋察冀,徐海东的三四四旅又已划归十八集团军总部直接指挥,代师长的候选人只有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三四三旅旅长陈光。当天夜间24时,军委主席毛泽东与军委参谋长滕代远联名致电罗荣桓:“林之职务暂时由你兼代。”但由于当时十八集团军总部在太行山,情况紧急来不及与中央军委协商,同一天,在毛泽东、滕代远致电前数小时,十八集团军总部已决定:由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代理师长。
从两人的工作经历上看,陈光与罗荣桓是不大相同的。从参加红军开始,罗荣桓一直从事政治工作,没有当过军事主官,陈光则正好相反。他一直搞军事工作,并且还代理过红一军团的军团长。如果从作战指挥的角度上看,让陈光来接替林彪似乎更合适一些。最后,毛泽东同意了十八集团军总部的决定,罗荣桓也没有什么意见。就这样,陈光担任了为时达5年之久的一一五师代师长。从陈光走马上任开始,罗荣桓就与陈光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3月中旬,陈光与罗荣桓指挥三四三旅预伏在地形复杂的山西大宁以西的午城、井沟一带,机动作战5昼夜,共歼敌军千余人,打破了敌人西犯黄河的企图,对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有着重要意义。午城、井沟战斗是在师长林彪不在的情况下打的一仗,这表明了代师长陈光卓越的指挥才能。4月,陈光率一一五师转移至汾阳、孝义一带开辟吕梁山根据地。从9月14日至20日,连续在薛公岭、油房坪、王家池3次伏击敌人,三战三捷,共毙伤敌军1200余人,粉粹了敌人进攻黄河河防、威胁我陕甘宁边区的企图。
在中共中央的战略设想中,山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38年12月下旬,陈光和罗荣桓率一一五师师部和六八六团从晋西灵石向山东进军,以“东进支队”名义于1939年3月2日进入郓城地区。在这里,一一五师取得了樊坝战斗的胜利,歼灭伪军刘玉胜部800余人,八路军随之声威大震。当时,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正月里来正月正,东进支队到山东。罗荣桓陈光领兵马,杨勇将军是先行。”遵照集团军总部“依(泰)山傍(微山)湖”创建泰西根据地的战略部署,一一五师于3月6日渡过运河,进入泰山以西地区这一敌我必争之地。
一一五师深入泰西,好似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严重威胁着泰安、济南和津浦铁路中段的敌人。5月初,山东日军最高指挥官尾高龟藏,亲自指挥从济南、泰安、兖州、汶上等地调集的日伪军5000余人,配有汽车、坦克100余辆,炮100余门,兵分九路,向我泰西根据地“扫荡”,企图寻找一一五师主力决战。
这样一来,陈光率领的一一五师直属队、六八六团、津浦支队及鲁西区党委等共3000余人,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这时,罗荣桓去东汶支队检查工作不在师部,指挥的重任就落在了陈光肩上。在这以前,当发现日军紧缩包围圈时,陈光曾与熟悉泰西地形的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支队长段君毅等人商量,打算以第六支队为前导,向西南方向突围,过汶河去东平、汶上一带。但是,当师部和六八六团走到半路时,汶河南岸又发现敌情。陈光感到西南是平原,不那么放心,认为还是去山区保险,又决定北去,向大峰山区转移。
敌人已估计到八路军可能会走山区,早有重兵防备。陈光的这一决定,给一一五师带来了很大的危险。5月10日晚,段君毅支队因为是前导,处于包围圈的外沿而没有执行陈光的决定,顺利突出日军包围圈。而向大峰山区转移的部队,却遭到日军的重兵堵击,不得不退到陆房地区。这一地区为盆地,四面皆山,纵横不过10余里,我军3000余人被困在这一狭小地区内,形势十分危急,只要一处被敌突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一一五师师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陈光进入陆房,立即向各部队首长交待任务,严肃指出:“你们的任务就是保卫师部和区党委机关,要坚守阵地,待机突围!”各部队立即按照陈光的命令,迅速占领阵地,抗击敌人。后分路突围,安全转移。
陆房激战,我军共毙伤日军联队长植田大佐以下1200余人。我军伤亡360人。战斗中,一一五师健儿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震动了全国,连蒋介石也给朱德、彭德怀发来电报,表示“殊堪嘉慰”。一一五师挺进山东,本属“先斩后奏”,但他们以陆房战斗的英勇战绩,终于使国民党在事实上承认了一一五师在山东的合法地位。这一意外“收获”,是陈光和其他人始料未及的。
陆房战斗也引起了一些非议。毕竟,陈光判断失误,造成部队被动,处境一度十分危急,虽然突围出来了,但骡马辎重的损失却不小。指战员们一时对战场指挥员陈光议论纷纷,有些干部甚至指责陈光“指挥失误”。后来,这件事成为他蒙冤的一大“罪状”。
事后,师部在东平以东的无盐村召开陆房突围祝捷大会。罗荣桓在讲话中表扬了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高度评价了陆房突围的胜利,说它保存了红军建军以来的一大批优秀骨干,对发展革命力量,坚持山东敌后抗日战争,具有重大意义。罗荣桓的讲话,是对陈光的很大鼓励和支持。在无盐村,罗荣桓同陈光促膝谈心,鼓励他振作精神。罗荣桓还对一些中层干部说:“师长情绪不太高,你们应当鼓励他。在敌后复杂的环境中,打个被动仗,是很难免的事;况且陆房战斗还是胜利的战斗嘛!给敌人很大杀伤嘛!”
8月1日前夕,突然有一股敌人从汶上经靳口向梁山前进。接到情报后,陈光立即通知各部队准备行动。侦察员很快查明,这股敌人为日军第三十二师团,由少佐大队长长田敏江率领,约400余人,配有10多挺轻重机枪,一门九二式步兵炮,两门野炮,准备到梁山一带进行“扫荡”。当时,陈光身边直接掌握的部队还不到一个营的兵力,但附近到处是“青纱帐”,便于部队隐蔽运动,在梁山南边20余里还有新组建的杨勇独立旅可以调来参战。而这股敌人没有后续部队,孤军深入,指挥官长田敏江是日本天皇的亲戚,十分骄横。
陈光在陆房战斗中打了一场险恶被动之仗,虽然胜利突围,心里却一直十分窝火。根据对上述敌我情况的分析,陈光激动地对罗荣桓说:“吃掉他!不能让他跑掉!”罗荣桓经过缜密思考后,最后同意了陈光的意见。
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毙敌300余人,俘日军13人,骄横一时的长田敏江被击毙。梁山战斗创造了我军同敌军数量相等,在装备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增强了一一五师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信心和勇气。梁山战斗的胜利,震动了鲁西,传遍了山东。不久,中央军委发来贺电,表扬参战部队。蒋介石也发来一封嘉奖电报,还送来3万元表示慰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