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6]【古典作品精选】《The best of NAXOS1》(NAXOS精选之一) 320K-MP3



专辑名称:The best of NAXOS1
中文名称:NAXOS精选之一
资源类型:MP3(320K)
音乐类型:古典合辑
发行公司:NAXOS
发行日期:1988年
唱片编号:8.550001
推荐指数:★★★★★



    【孤舟自白】许久就想上传一个古典精选的专辑,只是近来极尽奔波,无暇常来欧版,让大家久等了!
年后有短暂的几日休息,把手头的这张《The best of NAXOS1》奉献给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们,算是孤舟新
年里的一份心意吧......

    《The best of NAXOS1》里汇萃了许多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作曲家的作品。由于篇幅有限,在此选择
介绍维瓦尔第《四季》和亨德尔《赛尔斯的咏叹调—绿叶青葱》。其它作品我会在后面的回帖中陆续介绍。

维瓦尔第:《四季》

    在维瓦尔第的协奏曲作品中,《四季》无疑是最出色的一套,也是小提琴协奏曲中不多见的加有标题。
实际上,《四季》只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发表并题献给一位波希米亚伯爵的,以《和声与创意的尝试》的一
套十二首大型协奏曲中的前四首,分别赋上了“春”、“夏”、“秋”、“冬”的标题,而且在这四首作品
的每一首总谱扉页上,相应地配上应该出自他本人手笔的拉丁文十四行诗,这与西方当时流行的“艺术模仿
自然”的传统思潮相符合。维瓦尔第试图通过乐谱和描述自然的诗句相结合,把音乐描绘自然的能力大大拓
展,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光是从乐曲的结构和形式来看,《四季》由四首小提琴协奏曲构
成,每首都是采用“快-慢-快”三个乐章的标准形式,而且除“冬”之外的快板章节,都采用了Ritornello
的反复曲式,所以,即使没有标题和诗句文字的辅助,维瓦尔第细致入微的细腻音乐刻画,已经使四季的美
和魅力浮现眼前,譬如在“冬”的第二乐章,悠美的小提琴独奏描绘出人们围着火炉烤火的温馨景象,弦乐
以十六分音符拨弦代表屋外的雨声,大提琴则以三十二分音符描绘远方出来的雷声,屋内的温情四溢与屋外
的寒冷冰凉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对于在调性、节奏、和声方面变化幅度不大的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维瓦尔
第的《四季》能够描绘出丰富的音乐表情和景象,称得上是音乐史上描述具体感性自然景象与抽象理性规则
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协奏曲“春”(作品RV.269)中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活泼的快板乐曲,维瓦尔第在乐谱首页的标题处曾为其
写有这样的诗句:“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
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有关的题诗是
这样写的:“牧羊人躺在草地上,忠实的牧羊狗在他身旁。百花盛开,景色宜人,树木轻轻摇晃。”与第二
乐章抒缓的曲风相对应,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是一首情绪欢快的舞曲,这一乐章的题诗为:“春光普照大地
乡村笛声悦耳,迷人的小树丛中,女神与牧童在翩翩起舞。”瞧,这就是维瓦尔第为人们所描绘出的一幅美
丽春天的图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无限温謦与鸟语花香的美妙乐章。

  协奏曲“夏”(作品RV.315)的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份的快板,维瓦尔第在其所写的诗句中曾这样描述了
那令人燥热与不安的夏天:“盛夏骄阳似火,人畜口干舌燥,杜鹃啭啼,斑鸠与金翅雀也都在不停地吱吱叫
”第一乐章之后的第二乐章是一首慢板与快板相交替的乐曲,题诗为:“苍蝇与一群发怒的土蜂因害怕惊雷
而狂飞不停,令人不得安宁。”“夏”的第三乐章是一个急板乐段,作曲家在此处的题诗为:“天空电闪雷
鸣,冰雹打落了玉米和谷子,毁坏了庄稼。”在作曲家的笔下夏天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庸倦疲惫、充溢着一种
抑郁与不安氛围的乐章。

  协奏曲“秋”(作品RV.293)的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曲速写成的,维瓦尔第在题诗中写道:“农夫们载歌
载舞,喜庆丰收,痛饮美酒纵情欢乐。”在欢乐的情绪之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转换成为一首非常怡然的慢
板,题诗中这样写到:“大地充满了欢乐,秋高气爽,诱人入眠。”在这首令人陶醉的第二乐章之后,协奏
曲的第三乐章则以极为热烈的快板奏响,此乐章的诗意为:“晨曦初露,猎人们披挂号角与猎枪,手牵猎狗
出家门。猎枪鸣响,猎狗狂吠,惊恐的野兽纷纷逃遁。”在协奏曲“秋”中,维瓦尔第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广
阔的田野乡村,沉浸在劳动收获与丰收喜悦中的人们的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心情。

  协奏曲“冬”(作品RV.297)的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份的快板乐章。维瓦尔第为此乐章音乐所做出的文字
提示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簌簌发抖,牙齿打颤,浑身冻僵。”在这一乐章中,维瓦尔第
用极其形象的音乐语汇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冬天北风刺骨的寒冷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题诗中写道:
“壁炉旁度日,舒适又满足。”与第一乐章相比,这段音乐富有着很温暖的气息与恬静的氛围,它仿佛是辛
劳了一年的人们在冬日里的美丽梦幻。第三乐章是一首快板,题诗为:“冰上滑行,缓慢又小心,最怕摔跤
可是一个急转身,已经滑倒在地。”这是一个充满了谐趣的乐章,维瓦尔第曾在总谱上特别写道:“这就是
冬天,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尽管作曲家维瓦尔第在“冬”这首
协奏曲中用音乐所描摹出的冬天是寒冷、萧瑟的,但其中也蕴含了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启盼,毕竟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亨德尔:《赛尔斯的咏叹调—绿叶青葱》(选自歌剧《赛尔斯》)

    亨德尔1736至1737年侨居英国伦敦。他除了担任那里歌剧院的领导人之个,还主持了两次歌剧季节。在
这期间,亨德尔写了四部歌剧、一部神剧和其它一些作品。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瘫痪病。亨德尔以为一切都完
了,这时,有朋友劝他到爱斯拉沙伯温泉进行温泉治疗,没想到,到那里不久病就很快痊愈了,这使亨德尔
极为兴奋。同年十月亨德尔回到伦敦,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写了两部歌剧《法拉蒙多》和《赛尔斯》。

    歌剧《赛尔斯》的脚本是采纳托应卡瓦里之约,于1654年写成的。1694年,剧作家邦诺西尼在伦敦对它
进行了修改。这出戏有三幕。故事是讲古代波斯王赛尔斯企图占有他弟弟的情侣而未能达到目的,最后落得
可耻下场。歌剧通过对赛尔斯丑行的揭露,劝导人们弃恶从善。《赛尔斯》是亨德尔所作的许多歌剧、神剧
里,唯一带有喜剧特征的歌剧。在这出戏里,他用了许多伦敦街头歌曲,这是他的一种大胆尝试。同时,也
反映出大病初愈的亨德尔,心情是十分愉快的,创作上有一种革新精神。

    《绿叶青葱》是这部歌剧第一幕里,赛尔斯王在他的离宫花园里,见到枫树枝繁叶茂,园中绿树成荫时
唱的一首赞美景色的咏叹调。它的曲调十分优美,实际上,也反映了亨德尔当时的愉快心情, 这首选曲是F
大调,速度为小广板。前面十一小节是宣叙调,4/4拍,经过十四小节过门以后,转3/4拍,这才是赛尔斯的
咏叹调,用三拍子来写咏叹调,更加强了欢乐情绪。最后,是六小节尾奏。

    在亨德尔那个时代,波斯王赛尔斯这个角色,是由阉人歌手扮演的。音区比较高,所以,一些次女高音
和女中音,也喜欢把《绿叶青葱》作为表演的曲目,男高音音区够得上的,也爱演唱它。歌剧《赛尔斯》现
在已很少演出,但是,《绿叶青葱》这首咏叹调却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因为这首选曲咏叹调部分
的旋律十分流畅动听,人们还把它改编成器乐曲来演奏,这首咏叹调的速度是小广板,人们在演奏时,习惯
地用《广板》来称呼这支曲子,时间一久它就成为正式曲名了。






  德裔英国作曲家(1685-1759)。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德国哈雷。少年时期曾跟随当地风琴师、作曲家
学习音乐,后来担任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1703年迁居汉堡,担任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1705
年,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1710年,他游历了当时的
歌剧中心意大利,广泛接触了意大利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格里皮娜》在
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满足,不久远走英国。1712年定居英国
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作曲家(1678-1741)。 1678年3月4日出生于威尼斯。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第一部作品
出版于1705年,是一组12首三重奏奏鸣曲。他创作最多的还是协奏曲,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
是小提琴协奏曲。最著名的是 Op.8, 其中前四首即众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单独演奏;第五首《海上风
暴》、第六首《愉悦》及第十首《狩猎》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

    维瓦尔第1741年7月28日逝世于维也纳,这时候他的声名已去,默默无闻。 此后的一百多年,他的名字
也一直没有被引起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纪,随着人们对巴洛克音乐的重新认识,他那些卓越的曲作才再一
次受到关注,他本人也被评价为与巴赫、亨德尔同样重要的巴洛克早期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