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引用:




什麼是管風琴?

在鍵盤樂器中──其實可說是在所有樂器中──管風琴最為獨特。它的歷史可溯源至二千多年前,是種最古老的樂器。據說它是自古埃及、希臘時代所使用的水壓式風琴鍵(hydraulis)演變而來,而水壓式風琴則是公元前3世紀埃及亞歷山大港工程師克泰西比奧斯巴達Ctesibius)發明的。但管風琴發聲的原理至今沒變;一架現代管風琴,就像最古老的管風琴一樣,擁有風箱,讓空氣進入被震動的管裏。雖然原理看似簡單,但要操作現代管風琴,可說極為複雜。現今大部分管風琴都是以電子操作,但較古老的管風琴則由曳引或槓桿的機械原理操縱發聲。
  
大分數管風琴有一塊踏板,至少兩個鍵盤──有些多至五個、六個或七個。每個鍵盤控制其本身「管區」──鍵盤本身就是小型的管風琴。管風琴音色的變化是經由風管的伸縮,音色則要看管的種類而定。管風管基本上有兩大類──唇管和簧管。唇管像個大的記錄器,產生像笛子的聲音,簧管有個單獨的跳動簧,聲音尖銳而高亢。它主要靠音管發聲,由彈奏者控制空氣供應量的多寡。因它是以鍵盤彈奏,故歸類為鍵盤樂器。
五百年後,羅馬式管風琴普遍用於劇院及各種娛樂場所了。到14、15世紀,經歷音色、機械製作的改進後,管風琴的結構更臻完善。17世紀,管風琴的發展幾近完成,琴身變得龐大,也有更多的裝飾。
  
在法蘭西、德意志北部、義大利及西班牙出產的管風琴,各有獨特風格,每一種都反映各自不同的音樂與建築傳統。
  
要靈巧地操作管風琴複雜的結構,必須眼到、心到、手到、腳到、而且四者要配合無間,因此這是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由於管風琴的種類繁多,操縱方法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少有樂器像操作管風琴這麼複雜。早期管風琴的製造,首先要面臨的是大小和功能的問題,這個因素與當時流行的音樂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最有名的樂器大概是巴洛克式風琴,這類風琴通常很小,有兩三個鍵盤,一塊踏板,以及二十到三十五個音栓。巴洛克式風琴最宜演奏巴哈的風琴曲。「浪漫式」風琴是所有樂器中較大而考究的一種,音栓變化多端,還有其他多種奇特設計。大多數浪漫作曲家發現管風琴並非演奏他們作品的理想樂器,因為他們覺得有些複雜而多樣性的音色,最好還是由交響樂團來表達比較好。



管風琴是誰發明的?

管風琴從何而來?如何形成?這樣基本的問題卻是讓人難以回答。雖是如此卻有個浪漫的神話來填補這一個空缺。相傳風琴源自「牧神所吹的笛子」,而這蘆葦笛正是他所暗戀之人,也就是河神的女兒Syrinx所變成的。原來Syrinx想逃避牧神的追求,求父親將自己變成蘆葦,牧神在不知情之下割了蘆葦編排成列吹奏,以慰思慕之情。就這樣Syrinx這樂器被引申為風琴的始祖;其特徵是由一組不同音調的蘆笛(管笛)組成,由吹氣產生聲音。

然而歷史上更能確定的是在西元前第三世紀,埃及與羅馬人所稱呼的“Hydraulos"這個樂器,它由古希臘的亞歷士山大城(Alexandria)工程師克提西比奧(Ktesibris)所發明的水壓控制風箱的風琴(Wasserorgel),可稱為最早的風琴了(康謳 536、867)。考古學者曾在迦太基廢墟中找到一個水壓控制風箱的土製模型;另外在主後1931年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的阿奎庫(Aquincum)亦找到真正樂器的部分殘骸。這些資料進一步的讓我們瞭解此樂器的更多細節,這種管風琴並不屬於音量大而吵雜的樂器,最早時是專為家庭使用的。

直至羅馬時代,風琴大多是流行在貴族的娛樂樂器,仕紳們平時就以風琴為禮物互相餽贈,所以在樂器製作技巧上就有些停頓下來,不過在裝飾上卻是相當華麗。主後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與西羅馬,在西羅馬的世界裡風琴隨著戰亂逐漸被人遺忘,但在東羅馬風琴依然流行於貴族之間。

主後757年拜占庭時期的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Copronymus V)送一台金、銀鑄造的管風琴給歐洲法蘭克丕平國王(Pepin)。值得注意的是這台風琴從東羅馬傳至西方世界;從六到九世紀之間,風琴逐漸傳遍了羅馬、西班牙、德國、法國等地。






管風琴的發聲原理

管風琴有三大部分;一是將空氣壓入管中的裝置,二是一系列音管,三是與琴鍵相連的控制空氣進出機制。管風琴的音管可有幾百根之多,音管由木質或金屬製成。有的裝有簧片吹口,稱為簧管,有的僅開一個氣孔,稱為風管,音管長短控制音高,音管愈長聲音愈低沉。即使音管大小相同,但因其隸屬不同音管組,所產生的音色也不同。

音管立於風箱上,風箱的下端有壓縮的空氣,琴身上的控制鈕稱為音栓,用來選擇音管組。在音管下端有兩個控制發聲的部分;一是小笛,一是簧片,壓縮的空氣須通過其中一個金屬「舌」而發覺。管風琴由雙手控制的鍵盤可有三組或三組以上,另有踏瓣由雙足控制。




你也迷上管風琴的魅力了嗎?

管風琴是一件非常迷人的樂器,在歐洲教會的搖籃裡,十七世紀時期正是她發展的高峰,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今日依然是歷久不衰,今日每一個正式的音樂廳,都一定要有一台管風琴才是基本配備,可見其重要性。

對於管風琴來說,她之所以會這麼迷人,是因為不論其外觀與音色上,都有很豐富的變化。中古世紀至今的歐洲一直是管風琴發展的高峰,在這段時期裡,不論風琴的作品或風琴的硬體建造上都非常興盛。每個教會配合自己內部建築的特色,為自己量身訂作擁有自己風格的管風琴。正因為如此,世上可能很難找到兩台完全一模一樣的管風琴。

您是否也喜愛管風琴演奏時那份神聖寧謐的氣氛呢?邀您一起共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