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奔、浪流——当年叱咤风云的上海滩流氓大亨(组图)
流氓大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上海滩里的特有产物。那些出身地位家道贫寒,但又不学无术的流氓,利用帮会势力,网罗门徒,成为 地方一霸。这些人无孔不入,在旧上海的三百六十行中权势相加,左右 逢源,一路而为上海闻人。对于这些人,老百姓给他们一个绰号,叫做 “流氓大亨”!而旧上海的大亨里,排行第一的头号大亨,当推黄金荣。

黄金荣
民国36年,为黄金荣80寿辰,蒋介石曾亲自来黄家花园祝寿。蒋介石曾经拜黄金荣为师。当年经费时常不足,为了挣钱,其中的一些人在上海开办证券物品交易所“恒泰号”。蒋介石也是参与者之一。
初期交易所的业务还算可以,孰料1921年上海爆发“信交风暴”,类似今天小规模的金融危机,一时交易所纷纷倒闭,股票值如废纸。勉强支撑到1922年,“恒泰号”彻底倒闭,众多股东拿着股票要求兑现,交易所的监察人周骏彦被逼得两次要跳黄河自杀。债主们甚至雇用一些打手来威胁蒋介石等还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经在商界有较高地位的虞洽卿介绍,蒋介石来到法租界鼎鼎大名的黄金荣门下寻求“保护”。
选了个黄道吉日,在黄家公馆的二楼上,蒋介石为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黄金荣呈上大红拜师帖子,上书:“黄老夫子台前,受业门生蒋志清”。志清是当时蒋介石常用的名字。然后磕头行礼。
事后,黄金荣在酒店招待债主们,酒席中,黄金荣指着蒋介石说,现在志清是我的徒弟了,志清的债,大家可以来找我要。债主们这才明白,黄金荣摆下了鸿门宴。大家眼看着钱要不回来,还不如顺水推舟,给黄金荣一个面子。于是,把蒋介石逼得焦头烂额的事情,黄金荣一句话就解决了。

不动黄金荣的原因
实际上,对于上海的帮会人物,如何做好其工作,为我所用,党中央在上海解放前夕,已有明确的方针,即只要他们不出来捣乱,不干扰上海解放后的社会治安,老实接受改造,就不动他们。特别是对于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帮会头面人物,“观察一个时期再说”(刘少奇语),其目的是“努力使上海不乱”(周恩来语),这样对全国大局有利,对恢复上海经济发展有利。
陈毅市长和分管政法工作的潘汉年副市长,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方针政策。上海市人民政府出面召见黄金荣,向他说明既往政策不变,但希望他能写“悔过书”公开登报,进一步向人民交代,老实认罪,以求得人民群众在某种程度上的谅解。
1951年5月20日,上海《新闻报》、《文汇报》刊出了《黄金荣自白书》,结果非但没有平息群众的愤怒,反而引出更大的风波,已如前面所述,“黄金荣可杀不可留!”的口号响彻上海滩。 黄金荣在“自白书”中,自称“自首改过”、“将功赎罪”、“请求政府和人民饶恕”云云。上海滩第一大亨的“忏悔”,在当时轰动一时.不用说,对稳定社会秩序,震慑帮会残余势力起了不少作用。随后,黄金荣响应政府的改造号召,开始扫大街。
“黄金荣扫大街”的新闻不胫而走,传遍世界各地。旧上海另一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得知这一消息,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留在上海,躲过一劫。考虑到国内外的反响,对黄金荣的这项“改造”措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持续下去,毕竟他已是风蚀残年的老人。两年后,这个曾在上海滩显赫一时的人物,因发热病倒,昏迷了几天,就闭上了眼睛。时年86岁。


他当年防身用的黄金手枪,莫非他就是007苦寻的金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