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春秋战国时有句古话叫:“宋人刚强,卫人剽悍,吴越之民好用剑”,由此可见当时中国人的脾气。当时的中国人,身为一国之君尤为祖先报九世之仇;主君殉难,有拔剑剖腹以身为棺的;中国人突出的特点就是,光明磊落,忠义刚烈。重荣誉,轻生死,骨头硬,脾气大。两汉时期老将李广,不愿面对刀笔吏的诘问,拔刀自刎,汉武帝的六个宰相都死于非命,之所以死亡率如此之高,皆因当时的风气是大臣不能下监狱,大臣应该在审讯之前以死来证明自己。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出处就是当年王莽时代,由于后勤供应不上,准备把一个边防哨所撤掉,当时的哨所守将响亮的说:即使是*吃胡人的血肉为生,也决不撤退。这种血性豪情,不令今天的中国人惭愧?
历史上有血性时代的特点:文人极赋武将的思维,文人常常做出惊世骇俗的事业来;没血性时代的特点:武将思维连女人都不如。到五代时,许多曾风云一时的军阀,也失去了面对强敌的勇气。他们的勇气都表现在对平民的残暴上。如赵匡胤面对先主的孤儿寡母,竟能做出那种丧尽天良的勾当;而石敬瑭好歹也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年的大将,居然认贼作父{辽帝比他小十几岁}当儿皇帝,真是廉耻丧尽。从宋朝始,汉民族的尚武精神逐渐消亡。原来儒士不仅学文,更热衷于习练武艺。不仅下马草军书,更能上马击狂胡。不仅有走蛇飞龙之生花妙笔,更以佩带刀剑为男子的阳刚饰物。且常怀投笔从戎,边关立功,万里封侯的人生理想。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猜防武臣,贬低武臣的国策,阉割了孔孟之道,强*了堂堂正正的儒家学说。弄出个程朱理学,把华夏民族的英勇豪气给扭曲了,人民在这种国策的诱导下,一个个咬文嚼字,摇头晃脑,以形格势禁为能事;存天理灭人欲,在把玩女人的三寸金莲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历经宋元明清的熏染,使中国人逐渐向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奴性转化。宋的立国精神决定了宋朝官僚体系的走向——中国人的不幸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