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捷克民族乐派创立者”德沃夏克
(A.Dvorak 1841─1904)
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生于捷克布拉格近郊的小肉商家庭,乡村歌手、民间艺人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他自小在父亲店中帮工,并逐渐显出演奏小提琴的才华。14岁从利赫曼学中提琴、管风琴、钢琴和对位法。1857年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两年后以名列第二的成绩毕业,1866-1873年在布拉格歌剧院乐队任中提琴手,并尝试创作。
八十年代,德沃夏克开始创作多种体裁的作品,并多次成功地指挥演出。德沃夏克多次出访英国,他的创作和演出在英国也极受欢迎。1891年,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同年被布拉格音乐学院聘为作曲教授。1892年,德沃夏克到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他以杰出的音乐活动推动了美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他写下著名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德沃夏克1895年回国后,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执教,190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在布拉格病逝。
德沃夏克是位多产作曲家,作品题材广泛体载多样,涉及音乐艺术各分支。他的创作以曲调优美流畅、节奏丰富多变、和声色彩浓郁、配器简洁生动著称。德沃夏克又是位有浓郁民族色彩和个性的作曲家,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体现在与民间音乐的关系中,许多作品表现了对祖国美好大自然的赞美,再现了捷克民间风俗和生活画面,他的毕生创作与祖国人民和民族解放斗争紧密相连。
此间,德沃夏克广泛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充分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第一部歌剧作品是《艾尔弗雷德》。三年后康塔塔《赞美诗》取得首次成功,他于是放弃乐队工作转而从事音乐创作。他两次获奥地利国家奖,他结识勃拉姆斯后,勃拉姆斯将他的作品推荐给出版商,使他很快成为令人瞩目的著名作曲家。1878年,他创作的第一套《斯拉夫舞曲》获得成功。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欧洲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美国交响曲。这部作品抒发了他对美国这个新大陆的印象和感受,并倾注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交响曲中的主题既有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旋律和节奏特色,又有捷克民间舞蹈的因素。
德沃夏克八十年代的作品有《d小调交响曲》、康塔塔《幽灵的新娘》、清唱剧《圣柳得米拉》等。1896年根据捷克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写了4首交响诗:《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野鸽》。1900年,他最优秀的歌剧《水仙女》完成。德沃夏克共创作了10部歌剧、9部交响曲、20部室内乐重奏曲和大量的钢琴曲、序曲、狂想曲、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六弦乐四重奏》《狂欢节序曲》等。
这一点,在他的大型作品的题材上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歌剧、室内乐、交响乐等各种作品,他始终把民族和人民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捷克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植根于祖国和民族土壤之中。他所写的全部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民间音乐的因素,他把民间音乐的典型音调用精炼的艺术手法加以处理,在曲调和节奏上力求充分理解民间歌曲和民间舞曲的感情,与民族音乐语言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音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