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6、把DOS/Windows改为缺省启动的OS
各种Linux一般都是以Linux作为lilo缺省启动的OS,即出现boot提示符后直接回车启动Linux。如果想改为DOS/Windows,就要修改文件/etc/lilo.conf,直接增加一条“default= dos”语句,然后再运行一次lilo即可。
例如把lilo.conf: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50
image=/boot/vmlinuz-2.0.34-1
label=linux
root=/dev/hdc5
read-only
other=/dev/hda1
label=dos
table=/dev/hda
改为: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50
default=dos
image=/boot/vmlinuz-2.0.34-1
label=linux
root=/dev/hdc5
read-only
other=/dev/hda1
label=dos
table=/dev/hda
17、处理文件名内含有特殊字符的文件
假设有一个文件名叫-file,如果你想删除它,则键入rm -file就会显示invalid option,原来由于文件名的第一个字符为“-”,Linux会把文件名当作选项了,可以用增加“”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用rm -file。如果是其他特殊字符的话可以在特殊字符前加一个“\”,或者用双引号把整个文件名括起来。
18、一次处理整个目录
其实我们知道,Linux/UNIX的很多常用命令如rm、cp等都有一个参数“-r”,是递归的意思,若命令加了参数“-r”就可以对目标目录及其下所有子目录进行操作,如:rm -rf /test (f是force意为强行),该命令完全删除根目录下的子目录“test”,作用类似于DOS下的Deletree,当然使用这个命令时要特别小心。再如:cp -r /test /test1有类似DOS下Xcopy /s的作用。
19、几个有用的别名
几个能方便操作和减少误操作的别名,建议把它们放到启动文件里,如:/etc/profile。
alias rm=´rm -i´
alias cp=´cp -i´
alias mv=´mv -i´
这三个别名的作用是在删除、覆盖文件之前先提示确认。
alias l=´ls -l´
alias cd..=´cd ..´
alias utar=´tar xvfz´ #解压?.tar.gz文件
alias inforpm=´rpm -qpi´ #显示rpm包的信息
alias instrpm=´rpm -Uhv´ #安装rpm包
alias listrpm=´rpm -qpl´ #列出rpm包内的文件
alias uistrpm=´rpm -e´ #反安装rpm包
20、使用命令自动补齐功能
所谓命令自动补齐功能(Command-Line Auto Completion)是指当键入的字符足以确定目录下一个惟一的文件时只须按Tab键就可以自动补齐该文件名的剩下部分,例如要把目录/freesoft下的文件gcc-2.8.1.tar.gz解包,当键入到tar xvfz /freesoft/g时如果该文件是该目录下惟一的并以“g”起头的文件的话就可以按下Tab键,这时命令会被自动补齐为:tar xvfz/freesoft/gcc-2.8.1.tar.gz,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