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9/4/2022]台湾百佳唱片 专辑 激动社区链接

百佳专辑
1、《之乎者也》(罗大佑)
主要曲目:鹿港小镇/恋曲1980/童年/光阴的故事

1982年由罗大佑制作并创作演唱的他的这张处女专辑给整个台湾歌坛“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至今余波未息”。这位留着长发,戴着墨镜、有着强烈个性的年轻人的出现,扭转了许多人对当时台湾流行歌曲的“既定印象”(指七十年代末大量无病呻吟式的民歌体歌曲),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注意和讨论。在本专辑中,罗大佑充分掌握了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即“生活的真实”,而且无论批判或抒情,他的歌背后都有浓厚的感情基础。这样的词配上他率直、流畅、过耳难忘的旋律,再加上他在整体音乐质感上的锐意经营,使得本专辑的水准达到了里程碑式的境界,亦让当时所有人看到了台湾歌坛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2、《苏芮专辑》(也称《<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 (苏芮)
苏芮专辑
苏芮专辑
主要曲目:一样的月光/是否/请跟我来/新店溪畔
这张由李寿全制作的专辑在音乐上被视为是继《之乎者也》之后,对当时台湾歌坛创作的又一次革命。而以一身黑衣及充满真情实感的激越唱腔出现的苏芮则打破了歌坛多年来女歌手柔弱无力的形象,而且至今难有人继承发扬。

3、《橄榄树》(齐豫)
主要曲目:橄榄树/答案/欢颜/走在雨中/青梦湖

本专辑由台湾流行音乐的泰斗李泰祥制作,在音乐上,他为当时大同小异的曲式注入了强烈、清新的个人风格,并以他扎实的学院派古典根基来创作音乐,且首创了以大型弦乐来作为音乐背景的编配手法。在歌词创作方面,李的作品有着诗一般的意境,文学与音乐的和谐亦是他的鲜明特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系毕业从未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齐豫凭着她那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及对音乐超凡的领悟能力,为台湾歌坛带来了一股清洌纯美的气息,至今仍独领风。

4、《天天天蓝》(潘越云)

主要曲目:守着阳光守着你/生别离/天天天蓝
这是潘越云的第二张个人专辑,由李寿全制作,曾获当年度金鼎奖(台湾歌坛专业评选)的三项大奖:制作人、演唱及编曲(陈志远)。罗大佑对潘越云演唱的评价是:“她的音域很平均,嗓音认同感强,歌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本专辑也许并不是阿潘作品中最好的一张,但绝对是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

5、《生命中的精灵》(李宗盛)
主要曲目:寂寞难耐/生命中的精灵
生命中的精灵
生命中的精灵
你像个孩子/没有人知道/风柜来的人(近些年来市面上重新发行的CD版本,比原始版本多收录了五首李宗盛和不同女歌手合作的早期作品,分别是:《十七岁女生的温柔》、《我有话要说》、《鲸》(feat.黄韵玲)、《爱情有什么道理》(feat.张艾嘉)、《新欢旧爱》(feat.潘越云)。)
这是台湾歌坛现今最有影响力的制作人李宗盛于1986年创作并演唱的首张专辑,当时他由“木吉他合唱团”跨入音乐圈,并为郑怡制作了热门专辑《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对音乐创作的真诚及词曲的平易,是李宗盛作品最动人的地方,而本专辑中的作品正是李宗盛日后大量动人创作的起源。

6、《向前走》(林强)
主要曲目:向前走/梦中人/闪闪烁

由陈升、李宗盛、周世晖、“友善的狗”四位超级大牌制作的本专辑打破了台湾歌坛国语歌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确立了新台语作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同时,本专辑还被认为是一张从词曲到企宣都难得一见的佳作,乐评人翁嘉铭认为专辑表现了“成长于乡镇的台湾本土青年,在迈向城市生活后所面对的种种社会冲突、思索、情感蜕变。批判虽不够深刻,但至少真诚表露了年轻人对现实社会的体验。”以乡土仔形象出现的林强也因此一炮打响,他的创作风格及日后的专辑均受到了包括李宗盛等人的好评。

7、《龙的传人》(李建复)
行公司 : 新格唱片
唱片号 : HP-024
曲目:
01.龙的传人
02. 芦歌
03. 归去来兮
04. 旷野寄情
05. 忘川
06. 鸡园
07. 感恩
08. 网住一季秋
09. 残月
10. 匆匆
11. 踏在归乡的路上

8、《一无所有》(崔健)

《一无所有》的呐喊是经过那禁锢之后的释放,是那个时代开始的呐喊,第一次开启了中国人可以说几千年从来没有过的人对自我认识的这样一个觉醒,而他是以摇滚乐这样一种形式,以《一无所有》这样一首歌,第一次把自我的意识通过歌表达出来,一无所有的我遇上什么都想要的你,是心底渴望自我的希冀。
主要曲目: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块红布

9、《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主要曲目: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爱的箴言/青春舞曲

罗大佑藉由对特定对象的描写,反映出一幕幕经过敏锐观察剖析后的台湾社会。在音乐方面,罗大佑担任了大部分的编配工作,并尝试在音乐中加入民族乐器的运用。此外,罗大佑不凡的词曲驾驭能力在专辑中亦随处可见。
曲目:
诞生
亚细亚的孤儿
现象七十二变
牧童
未来的主人翁
青春舞曲(新疆民谣)
爱的箴言
小妹
盲聋
稻草人

10、《抓狂歌》(黑名单工作室)
“黑名单”赋予台湾歌的新时代精神,一改过去台语歌曲悲叹情愁和命运得失的“哭调”,也挣脱出台语歌中常见人物自悲自怜的颓废心态,同时也避免成为“爱拼才会赢”之类盲目的乐观派。此外,它更有别于主流媒体上的国语歌。
制作人:王明辉、陈主惠
出版公司:滚石唱片
出版时间:1989.11.7
曲 目
01.台北帝国
02.抓狂
03.伤心无话
04.阿爸的话
05.庆端阳
06.计程车
07.民主阿草
08.新庄街
09.播种

11、《回声(三毛作品第十五号)》(潘越云、齐豫)
主要曲目:七点钟/晓梦蝴蝶/梦田/飞
由齐豫、王新莲制作的本专辑可以说是一部属于三毛的音乐传记。在《回声》里三毛以她那浪漫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的童年、初恋、悲痛及流浪。而潘越云和齐豫的演绎打破了词作上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不同时空三毛的心情精确呈现,使聆听者不知不觉地沉浸于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中。齐豫的苍凉与潘越云的柔婉搭配
得天衣无缝,“把三毛唱活了”。

12、《许景淳专辑》(许景淳)

13、 《丘丘合唱团 》(丘丘合唱团)
主要曲目:1 就在今夜 2 为何梦见他 3 Love hurts 4 大公鸡 5 旋转木马 6 河堤上的傻瓜 7 不明白 8 Bette Davis eyes 9 十个太阳(演奏曲) 10 桥

14、《金韵奖纪念专辑(一)》(合辑)
主要曲目:再别康桥/如果/小雨中的回忆
这是台湾新格唱片公司出版的一系列校园歌曲合辑的第一张,并在当时的各院校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掀起校园歌曲风潮的始作俑者。金韵奖的每一届比赛都产生了不少新的歌手及创作人,他们的涌现对后来台湾流行歌曲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5、《中国现代民歌集》(杨弦)
主要曲目:乡愁四韵/白霏霏/回旋曲/民歌手
本专辑中所收录的九首曲目都是由杨弦根据余光中的诗创作的,当时在哥伦比亚西餐厅和稻草人西餐厅 [1]  演唱后颇受欢迎,进而推动了整个歌坛“民歌风潮”的掀起,杨弦因此而被称为“台湾现代民歌之父”。

16、《大脚姐仔》(陈小霞)

17、《此情可待》(蔡琴)
主要曲目:读你/蝶衣/塔里的女人/最后一夜
由当时飞碟唱片的老板吴楚楚亲自制作的这张专辑一直以来都被人叫做《最后一夜》,而定名为“此情可待”主要是为了强调专辑中对成年女子心情的描绘。有梁弘志、曹俊鸿、李宗盛等多位名家参与了歌曲的创作,而以低沉而优雅的嗓音一枝独秀的蔡琴在专辑中也有极佳的演绎,是她个人的演唱生涯在《出塞曲》之后达到的又一个高峰。
18、《红蚂蚁合唱团Ⅰ》(红蚂蚁合唱团)
主要曲目:爱情酿的酒/最后的约定/从现在开始
在以个人演唱为主要的台湾歌坛,乐队组合形态的创作及专辑相对来说少得可怜,其中1983年成立的红蚂蚁合唱团堪称是典范级的一队,队员中的沈光远、罗宏武、钟兴民等日后都成了台湾乐坛的中坚份子。虽然专辑中的音乐风格不甚一致,但当时身为校园学子的“红蚂蚁”们的创作自有其可贵的生命活力与爆发力,于当时的歌坛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19、《忙与盲》(张艾嘉)
主要曲目:忙与盲/爱情有什么道理/亲爱的你好吗
这是李宗盛加盟“滚石唱片”后制作的第一张唱片,当时的制作理念是希望能做得“比较真实、比较具体”,因而在配器上舍弃了当时正流行的电子乐器。专辑成功的另一半也在于才女张艾嘉的参与,她将自己生活及情感方面的种种遭遇融进每一首歌中,从而使得专辑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并藉此来反映忙碌的现代人工作之余的茫然及笑脸下的寂寞。

20、《童年(也称:<张艾嘉的童年>)》(张艾嘉)
主要曲目:童年/大家一起来/光阴的故事
这是张艾嘉与著名制作人罗大佑的第二次合作,也是罗大佑第一次以制作人身份出现的唱片。这次的张艾嘉是要唱出每一个成年人对童年往事及成长历程的感怀,不加修饰的嗓音及自然流露的缕缕温馨,将每个人的心都唱得暖融融的。

21、《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童安格)
主要曲目: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忘不了/让生命等候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干燥花
恐怕我们至今都无法准确地形容当初听到这首“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时的激动心情,而在90年代初新人辈出的台湾歌坛,童安格亦以此曲结束了他早期半红不火的状态,确立了他独树一帜的浪漫唯美乐风,并得到了商业与实力上的双重认可。由童安格与殷文琦共同制作的这张专辑与前20位的唱片相比在制作技巧方面成熟顺畅了不少,在歌曲方面更是留下了数首传唱的情歌经典,虽然在专辑概念及歌词寓意方面有可能被视为不够深刻,但它在当时所取得的商业成功及波及到内地的深远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22、《跟你说 听你说》(陈淑桦)
主要曲目:梦醒时分/你走你的路/傲慢与偏见/无言的表示
因为主打歌太有名的缘故,所以我们常常称本专辑为《梦醒时分》。“唱的时候忘记他,听的时候想着我。”这句专辑文案中的句子向我们揭示了其制作理念,即反映现代都会女子的心情及爱观,而从此“现代都市女子”这一包装概念亦开始被其他歌手或音乐人引用直至泛滥。通过这张专辑亦进一步确立了制作人李宗盛在唱片业界不可替代的地位,并由此传出“魔鬼制作人”的“美名”,对当时台湾流行乐制作体制进一步成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出塞曲》(蔡琴)

24、《8又二分之一》(李寿全)
主要曲目:我的志愿/张三的歌/未来的未来
从校园民歌时代开始,李寿全便一直是位优秀的制作人与词曲作者,本专辑以意大利电影名导演费里尼的经典影片《8又二分之一》为片名,在歌词的写作方面则是表现了一位现代成熟男子对自身及周遭环境省思后的心境的直接流露,与张艾嘉的《忙与盲》有着遥相呼应之感,因而被乐评人认为是当时(80年代中)少有的“沉稳扎实”之作。在当今的台湾歌坛继承了这种风格的似乎只有陈升一人。

25、《认错》(优客李林)
主要曲目:认错/Just For You/谁能了解谁的寂寞
走城市民谣歌路以新人姿态出现的优客李林组合在遭到数家唱片公司的婉拒之后,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会成为1991年整个东南亚唱片市场的一匹黑马。《认错》专辑不仅成为台湾歌坛各家排行榜上的冠军得主,而且还令人惊异地打进了当时香港红火的粤语歌坛,从而成为国语歌曲重返香港歌坛的“开路先锋”。本专辑的成功在于李骥所写作的清新流畅的旋律与林志炫那无人企及的高音技巧的完美配合,同时一作一唱的组合方式亦是开了当时台湾歌坛的先河。

26、《陶大伟、孙越专辑》(陶大伟、孙越)

27、《这个世界》(蔡蓝钦)

28、《酒后的心声》(江蕙)
主要曲目:酒后的心声/伤心到何时
作为以唱台语歌谣成名的女歌手,1992年底本专辑的推出无疑是江蕙演唱生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所取得的商业成绩甚至连当时不少走红国语歌手的唱片都望尘莫及。除去商业上的成功之外,本专辑最具革命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台语歌谣中长期以来的以苦命悲情女子为主角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全新的具有现代气息,热情而温柔的女性形象。在歌曲的写作手法上则借鉴了国语抒情流行曲的创作,从而使得一向流传于社会底层及农村地区的乡土民谣一下子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流行曲。

29、《情字这条路》(潘越云)

30、《小雨来得正是时候》(郑怡)
主要曲目: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结束
郑怡是以《月琴》一歌而崛起于民歌时代的台湾歌坛的,但真正使她那婉转且带着民谣味的纯朴嗓音传遍大街小巷的,还是本专辑中的一曲“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专辑制作人李宗盛当时在音乐制作方面还处于初步尝试与探索阶段,但却相当成功地捕捉到了郑怡声线中“玲珑剔透、清亮率直”的动人一面,从而使得整张专辑听起来十分自然与亲切。当然由小虫所创作的标题歌曲也实在是这张佳作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好音乐不仅要保存起来,还要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