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020]【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70周年】董行佶朗诵的散文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破例用头版头条,大字标题发表了一篇战地通讯——作家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报纸送到中南海,朱德总司令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毛泽东主席旋即批示“印发全军”。经过半个世纪的过滤和沉淀,三千余字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无疑在抗美援朝文学或者在当代文学史中应该占有重要位置,国人也因此记住了作家魏巍。




魏巍 (1920.3.6 - 2008.8.24)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员,毕业于延安抗大。1920年3月6日生于贫苦家庭。
  1937年魏巍参加八路军,1938年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党。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
  在创作方面,《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数代中国人。从1959年至1978年,历时20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这部长篇小说与魏巍的另两部作品《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一起,构成了“革命战争”三部曲。
  此外,他还著有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壮行集》、《魏巍杂文选》、《魏巍散文选》等。





董行佶 (1929.4.8—1983.6.21)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理事,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委员。先后在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悭吝人”等剧中创造了多种类型的艺术形象,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




导读: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