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2019]上海方言演唱的上海50年代民歌《啥人养活啥人》

“啥人养活啥人”——歌声中的土改

“大家看一看哪,大家想一想哪,地主搭仔农民到底是啥人养活仔啥人哪……”土改时期,松江诞生过一首著名的歌曲《啥人养活啥人》,和北方的《谁养活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时风行大江南北。这首《啥人养活啥人》的词作者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之子叶至诚。

叶至诚当时是松江地委文工团的文学教员,在松江参加土改工作。据他回忆,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已在北方流行起来的土改歌曲《谁养活谁》改写的。本来他打算逐字逐句翻译成江南方言的,但是江南话和北方话不只是字音不同,在语句的组织上,尤其是对同一事物生动具体的描述上也有着很大差别。就这样,叶至诚依据江南方言的通俗表达方式,创作了这首江南味十足的歌曲。

1949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松江县委举办松江青年农民训练班,有学员157人。训练班教唱《啥人养活啥人》,同时通过时事政治教育和阶级教育,借助回忆对比,使学员弄清地主与农民到底是谁养活谁,农民为啥穷的道理,启发了农民的阶级觉悟。

会后,“啥人养活啥人”的歌声在全县各个地方传开。1950年10月,土地改革在松江县全面开展后,各乡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普遍深入地进行阶级、时事、政策教育和土地改革意义的教育,发动群众,与那些罪恶昭彰、压迫群众的恶霸、惯匪和不法地主作坚决斗争。

同时,在城乡各地普遍传唱《啥人养活啥人》,凡是各种都有人教唱这首歌曲。在会场上只要有人带个头,无需指挥,就会异口同声唱起“大家看一看哪,大家想一想哪,地主搭仔农民到底啥人养活啥人哪……这首歌,在土改中对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起了很大作用。松江地委文工团还以五龙乡等土改试点为题材,编演了《江南农民大翻身》的歌舞剧。


《啥人养活啥人》

叶至诚词  叶 林曲(1950年创作于上海松江)


大家看一看哪,大家想一想哪,
地主搭仔农民到底是啥人养活仔啥人哪?
呒没我伲来种田,天上勿会落白米。
半夜困,五更起,车水坌地全要用力气呀!   
地主勿种田啊啊,仓间堆满上白米啊啊

大家看一看哪,大家想一想哪,
地主搭仔农民到底是啥人养活仔啥人哪?
呒没我伲来劳动,哪里来的棉花做新衣。
纺棉纱,织粗布,纺纱织布全要靠我伲呀!
地主勿劳动哪,一套一套着新衣呀!   

大家看一看哪,大家想一想哪,
地主搭仔农民到底是啥人养活仔啥人哪?
呒没我伲来劳动,房子勿会平地起。
烧砖瓦,打墙基,造房盖屋全要靠我伲呀!
地主勿劳动呀,住勒高楼洋房里呀!   

看看就晓得哪,想想就明白哪,
地主搭仔农民到底是啥人养活仔啥人哪?
呒没我伲拿田种,地主饿得勿能动,
三桩事体:吃、住、用。呒没我伲勿成功哪,
到底啥人养啥人?大家就想想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