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0/6/2019]【老电影原声之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

关于电影:
 
    《两生花》是已故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拍摄完成于1991年的作品,这位善于捕捉光影的大师,在本片中充分表现出他对色彩和灯光的运用自如。该片将宿命的神秘感和丰富敏感的感性情绪发挥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说:“那是一个纯粹关于感觉与敏感性——而且还是无法用电影表达的敏感性——的故事”。从影片开头段落的写意以及与情节的脱节我们就能体会到导演所营造的神秘氛围,我们沿着这缕神秘的气息走下去,会感受到整部影片都被不可知的宿命论和非理性的神秘力量所牵引所笼罩。影片大部分镜头被处理成金黄色的色调,传达出法国式的神秘感,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这种色调的处理进行了解释:“有了它,《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的世界才趋于完满,足堪辩识。”当镜头被金黄色的滤镜赋予一层看似不真实的光芒,基耶斯洛夫斯基带领我们走出现实,走入心灵,在一片寂静祥和中感受生命的真谛。
      两个薇洛妮卡的存在,互相感知却未曾谋面,导演用镜头潜入了她们的内心世界,捕捉了她们细密的情绪,令她们的灵魂在不同时空自由交流。这看似是一个不真实诡异的故事,但是影片终了,又有谁不相信冥冥中有另一个自我在观照现实中的自我,两个自我在不同的时空纬度中互相关爱互相牵扯。这个故事弥漫着一种凄美的爱怜。善于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喜欢观察生活的碎片,喜欢在不知前因后果的情况下拍下惊鸿一瞥的生活点滴,穿梭在巴黎和华沙两个城市间,他感受到其间微妙的神秘力量,他将这种冷静、敏感、细腻融入在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之中,在镜头平缓的推拉间那种悲感扑面而来。借由他高超的表现技艺,深邃的思考纬度令得影片被赞为是一部“以女人的观点、以她的感性、她的世界观为经纬的女性电影”。

关于音乐:
        为本片配乐的是波兰音乐大师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他参与了影片制作的全过程,对情绪的把握几乎无懈可击。在影片中普瑞斯纳虚构出古代大师编写的宗教音乐可以说是本片的灵魂。纯净的圣洁的女声,与但丁《神曲》中《迈向天堂之歌》的意大利文词配合,意韵悠远,过耳难忘。清越忧伤的笛音与合奏,贯穿始终。它也在用音乐诉说意境,诉说情感。一部感人至深的唯美的影片,音乐构成了它灵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