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017]新中国第一男高音黄源尹演唱的抗战老歌《思乡曲》

抗战歌曲《思乡曲》是武汉合唱团在南洋演唱的经典歌曲,1938年9月,武汉合唱团在香港停留,一个傍晚,曲作者夏之秋被一对卖艺父女凄婉的琴声所打动。不久后,传来10月25日武汉沦陷的消息,悲愤的心情让夏之秋无法入眠,卖唱父女的身影和琴声又涌上心头,这时,一段发自肺腑的心弦从心中流出。随后谱写出这段饱含深情思念故乡的乐谱, 一年后,合唱团会计戴天道为这首曲子填上了词:月儿高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 这首歌曲成了武汉合唱团的经典曲目,当年武汉合唱团在南洋演出过程中,不仅打动无数华人为祖国抗战主动捐款,而且还激发许多华侨直接回国参与抗战。1947年曾为故事片《吉人天相》选为插曲。 一位生长在印尼苏门答腊的华侨青年黄源尹,在一曲曲悲壮的抗战歌曲感召下,以一名"编外"团员的身份,毅然要求加入为抗战而歌唱的行列。黄源尹音乐天赋极高,曾随一位德籍声乐教师学习,他的嗓音宽广高亢嘹亮、柔美又富有感情。他把这首《思乡曲》唱绝了,以至于南洋华侨至今都无法忘怀。黄源尹(1921年12月29日-1972年8月28日),中国杰出的歌唱家,1921年生于印度尼西亚棉兰市,17岁就举行了个人独唱会。在祖国危难之际,他奔波于东南亚各地,用歌声为抗战募捐,随后又辗转回到祖国,投身救亡运动的洪流之中。40年代和50年代,他已名扬祖国大陆、香港与东南亚。1950年,黄源尹谢绝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之聘,回到上海参加新中国建设。黄源尹被誉为"新中国的第一男高音"。不久,他又入伍,后入总政文工团。他是最早运用西洋发声法(现通称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先行者之一,为创立中国声乐学派做出了贡献;1958年被错划成右派,1972年50岁的黄源尹在青海英年早逝。

思乡曲
戴天道 作词 夏之秋 作曲 黄源尹 演唱 香港新音乐学会出版
月儿高挂在天上, 光明照耀四方, 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 记起了我的故乡。
一夜里炮声高涨, 火光布满四方, 我独自逃出了敌人手, 到如今东西流浪。 故乡远隔在重洋, 旦夕不能相忘, 那儿有我高年的苦命娘, 盼望着游子返乡。
 当年武汉合唱团在南洋.

相关单曲链接
臧玉琰深情演唱《思乡曲》
|
|
|

e213 最后编辑于 2017-09-21 1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