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前奏曲輯Preludios e Intermedios de zarzuelas - Frü...

突然想到
序曲跟前奏曲哪裡不同?
網上找一下

前奏曲(Prelude):

1。在某些情況下,前奏曲和序曲在功能上是相同的。
例如:
華格納就將他部份歌劇開場前的器樂曲,稱為「前奏曲」而不叫作「序曲」,但不管名稱如何,它們的功能都是一樣的。

2。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如韓德爾及庫普蘭等人,有時也將他們所寫組曲中的第一曲題名為「前奏曲」。
例如:
在這種情形下,這個「前奏曲」巴哈管弦樂組曲中的「序曲」,在意義上又是相連的。

3。到了浪漫樂派時期這,時前奏曲變成了一種獨立性的器樂小曲(大部份是為鋼琴而作),它和任何其他作品都沒有關聯。
「前奏曲」這個名稱在這兒並不具有特殊的意義,它僅僅是作曲家為他們自己所寫曲子所取的一個名字罷了。
例如:
蕭邦就將他作品編號二八的二十四首鋼琴小曲命名為「前奏曲」,蕭邦之後,史克里亞賓、德布西和拉赫曼尼諾夫等人也都仿效蕭的形式,寫作了一些以鋼琴來演奏的前奏曲。

  *序曲 (overture) 


1。序曲只是歌劇或芭蕾舞劇、神劇等劇的開場小曲。

2。在義大利和法國,則稱為「交響曲」(sinfonia)或「觸技曲」(toccata)。

3。序曲在各個國家的差別:
  典型的法國序曲是先有一個慢的引子,然後才進入較快的部分
  義大利的序曲後來占較重的分量,但往往過於複雜。十七世紀時,義大利的序曲只是一段簡單的小曲,開始較快,然後慢,再快。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之後,這三個部分則理成分開約三個樂章。

4。序曲一般是為曲後的演出鋪陳。

5。序曲通常為舞台演出而作,因此被稱為「戲劇序曲」(dramatic overtures]。

6。孟德爾頌時,音樂會序曲達到顛峰。雖然許多作曲家追隨著孟德爾頌,但音樂會序曲形式卻逐漸式微。到了一八七0年代,序曲僅是一種以民歌組成的輕音樂混合樂曲,只有思想保守的布拉姆斯還繼續創作嚴肅的序曲。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