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贴上相关文字资料,供朋友们参考。
《三笑》音乐的艺术特点
《三笑》走了一条中国最传统的故事路线,情节上忠实民间故事,结构上倾向古典小说,表演上效仿传统戏剧,深得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以传统文化征服观众的典范。对于现在有的编导,随意改编,任意摧毁中国传统的民间传说,胡编乱造,颠覆祖国文化瑰宝,也是一次有力的鞭挞。《三笑》以喜剧性质的音乐表现手法,始终贯穿了一种轻松、机智的气氛,让观众愉快欢乐,笑声不止。《三笑》中,人物的内心思想活动、对话交流等,多用唱段表现,对话明显少于歌唱。而且,聪明的导演把那些经典的江南民歌拿来,套上故事需
要的唱词,使整个电影流淌着江南民歌那种温暖、精巧、流畅、委婉的情思之中,用音乐贯穿整个故事,却又完全不同于歌剧,在形式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笑》把江南流行的一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样式,在香港电影里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三笑》运用电影的手段,上海滑稽的风格,戏曲的程式来演绎这个故事。化妆化的是越剧装,虽然说、唱都是普通话,但音乐部分大量采用了扬剧、评弹、昆曲、沪剧、锡剧等南方地区流行的音乐。
电影作曲者对戏曲音乐有很深的造诣,曲牌体方面已经运用了曲牌连缀、拆合的手段,比如电影中的曲牌《茉莉花转吟诗调》、《梨膏糖转杨柳青》,还运用板腔体的手段,把影片中最常用的《知心客》发展了几个不同的板式。《三笑》是一次成功的演示。
《三笑》主演
【陈思思】《三笑》主演陈思思(1937-2007),原名陈丽梅,浙江宁波人。1955年加盟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和夏梦、石慧并称长城“三公主”。1956年参加拍摄影片《鸣凤》。同年主演影片《红灯笼》。1964年主演影片《云海玉弓缘》,表演洒脱奔放,颇获好评。1965
年在音乐片《双女情歌》中兼饰姐妹两个角色,性格一刚一柔,在演技上有所突破。内地公映的《红蝙蝠公寓》也是她主演的。从影十余年,主演影片三十余部。特别是1962年在影片《三笑》中饰演的秋香,以其俊美的扮相,潇洒自如的表演获得观众的喜爱。在《三笑》中,陈思思的肢体语言运用得很恰当。因为影片走戏曲路线,她在片中有许多戏曲动作,无论抚琴、甩袖还是俯身下拜,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一颦一笑成功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三笑倾人,看过让人念念不忘,成就了陈思思演艺生涯的高峰。更有人因她浓眉大眼的模样称其为中国的奥黛丽·赫本。1984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第二届春晚,成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六位主持人之一,并演唱《三笑》插曲。陈思思在《三笑》中的古装扮相笑不露齿、婀娜多姿,回眸一笑百媚生,代表了“银幕美人”的定义。陈思思秋波流转,顾盼生辉的大眼睛,秀气的小脸,把小秋香的美丽、娇俏、聪颖、古典,演绎得丝丝入扣,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深深地印在了人们心中,可以说是当时人们心中第一个“梦中情人”。
2007年10月7日陈思思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69岁。
这位香港女演员扮演的“秋香”
影响了整整一代电影观众,尽管已于27年前息影,但她的甜美形象一直留在众多观众的记忆中。陈思思的丈夫是著名演员高远,70年离异。陈思思待人和善,一点都没有明星架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向群】《三笑》另一位主演是著名的越剧演员向群。向群原名陈秀萍,越剧女小生。广东人,上海长大,科班出身,后赴香港。六十年代初曾为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签
约演员,兼任“金凤越剧团”艺术指导和台柱小生,后创立“向群越剧团”。向群戏曲功底深厚,在片中反串风流才子唐伯虎,扮相儒雅俊朗,举手投足风流飘逸,表演准确细腻,很有儒生气质,表现人物各种心绪,喜、忧、恐、惊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但最难得的,还是给观众呈现出唐伯虎式的儒雅风流。儒雅而不风流,就不是唐伯虎,风流而不儒雅,就不像一个能诗善画的古代书生。只有儒雅加上风流,风流再加上儒雅,向群的唐伯虎确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向群凭此片成名。
“尊一声二奶奶,听我表一表,华安本是块好材料”这一经典唱段风靡一时。且看向群,只在儒雅、分寸、沉稳的风度中,就传递给你无尽的风流倜傥,将“才子的风流”诠释得淋漓尽致。
【裘萍】《三笑》里饰演石榴的是著名演员裘萍。裘萍(1920——2012)享年91岁。自四十年代加入影坛,先后在邵氏、长城和凤凰等影业公司任演员。从事演艺界三十多年,拍过三百多出电影,扮演过不同角色,留下了灿烂的片段。裘萍是个性格演员,她的戏路纵横,能生动地演绎不同的角色,比如《新婚第一夜》中的被冤屈的阿芸,《三笑》中的诙谐丑角石榴,还是《雷雨》中爱恨复杂交织的繁漪,还是《天堂奇遇》中风冶艳的老板娘,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裘萍父亲是画家,在家庭的熏陶下,裘萍还是个丹青妙手。裘萍的丈夫吴景平(1915-2000),也是著名演员,更是编导人才。
电影《三笑》演职员表和歌词
江南小调(黄梅调)音乐片《三笑》,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现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1964年出品。1969年荣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由“长城三公主” (夏梦、石慧、陈思思)
之一陈思思(原名陈丽梅)和越剧女小生向群(原名陈秀萍)主演。李萍倩导演。片中插曲包含了吴、苏小曲,常、锡民歌,上海流行小调,凤阳花鼓等,
由国内苏淮民歌演唱家幕后代唱。江南小调有许多曲调,该电影共选用了41段江南小调,包括25种江南民歌或地方戏曲的曲调。
本人最近连续观赏四遍,逐一记录、整理、校正将三笑所用曲调和歌词全部呈出。特别是演职员表,配唱演员其说不一,经多方咨正,整理如下。如有讹误,敬请勘正。
1984年第二届央视春节晚会上的陈思思44岁
演员表:
陈思思饰秋香,演唱:许学琴(八十年代出盒带时改由鞠秀芳演唱),
向群反串饰唐伯虎,演唱:沈利群(原名缪利群,出盒带时演唱仍为沈利群),
文逸民饰华太师,
龚秋霞饰华夫人,
余婉菲反串饰华武,
朱立饰二奶奶,演唱:任桂琴,
李炳宏饰华文,
王季平(兼)饰王本立,
裘萍饰石榴,演唱:朱玲娣,
梁衡饰小杨,
孙芷君饰祝枝山,
苏秦饰王骏,
金沙(兼)饰船夫米田公,演唱:周柏春(出盒带时改由徐士龙演唱),
王宝铿饰华平,
其他演员:林燕、余丽燕、林洁莹、白荻。
职员表:
编剧:易方(原名:叶逸芳),
导演、撰曲:李萍倩,
副导演:金沙,
制片人:陆元亮,
执行制片:孙芷君,
摄影:黄锡林,
摄影助理:顾志昂,
剪辑:张鑫炎,
剪辑助理:李毓槐、顾志慧,
艺术指导、制曲:沈利群,
作词:杨髦,
录音:夏培龄,
化妆:黄韵文,
服装设计:胡韺,
服装管理:胡怡
布景:王季平,绘景:梁德祥,
剧务:张动,
场记:白荻,
场务:孙锡三。
流传最广的插曲
01 最上口的歌曲:尊一声二奶奶
02 最纯情的歌曲:三愿
03 最动人的歌曲:一年四季百花香
04 最幽怨的歌曲:秋香自叹
05 最天真的歌曲:新选的僮儿十八春
06 最迷人的歌曲:云岩殿、拜坛前
07 最惹笑的歌曲:左一铲右一铲
08 最痴情的歌曲:金龟赠与金龟婿
09 最风情的对唱:真心来相诉
10 最滑稽的歌曲:绝子绝孙王本立
11 最得意的歌曲:倒锁柴房真正苦
12 好听又惹厌的歌曲:什么地方等卿卿
13 最无心无肺的歌曲:做梦也在想秋香
14 最作弄人的歌曲:芳名唤石榴
15 最春风得意的歌曲:好一个婵娟
16 最伤感的歌曲:左盼右盼盼四同
17 最欢快热闹的歌曲:上有天堂下苏杭
18 最惬意的歌曲:载美回苏仙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