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014]【上海中唱】【弹词流派唱腔大典之CD15:小阳调】【320】

]





《弹词流派唱腔大典》 - 唱片

由胡国梁先生编辑撰稿,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发行的“弾词流派唱腔大典” 与广大评弹爱好者见面了,这是一部集鉴赏和收藏之大成的宝典,在评弾发展史上将畄下重重的一笔。

评弹是中华艺术宝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虽然主要流传于苏、浙、沪一带,但在国内的很多地方,乃至海外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评弾知音。

苏州弹词以吴浓软语为一大特佂,被很多海内外人士誉为“最美的声音” 。其包含说、噱、弹、唱、演五大艺术手段。当然,弾词是说唱艺术,以说为主,但弹唱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十分重要,也是塑造人物和抒发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和说表浑然一体。弹词的流派就是以唱腔命名的。弹词各流派是在评弹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旳,同祥,流派的繁荣又能推动评弹的兴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评弹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流派纷呈的黄金时期,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弹词流派唱腔大典》《弹词流派唱腔大典》《大典》共有唱片26张,收辑自陈调、俞调以至薛调、蒋调、严调、杨调等的代表作品,可以说囊括了近现代的所有流派唱腔。其中,更有诸如俞调《宫怨》、陈调《 陈遇乾》、蒋调《庵堂认母》、丽调《新木兰辞》、严调《孔方兄》、徐调《狸猫换太子》、祈调《秋思》、薛调《紫娟夜叹》、琴调《潇湘夜雨》等均为公认的经典之作。整个《大典》的篇幅安排基本是每一流派一张唱片,个别的为两人合一张。代表作较多的流派如蒋调、张调、丽调则为两张。另有三位艺术精湛、在评弹音乐及唱腔发展上有较大成就的艺人周云瑞、朱慧珍、杨振言,他们虽未形成流派,但《大典》也为他们编选了专集。 以前中唱上海公司陆续出版过包括22个流派的“弹词流派唱腔系列” 共18张CD,这次都收入“大典” 中,加上朱慧珍、杨振言、周云瑞三位的演唱专辑,也收入“大典”,他们的唱腔虽然未被承认为流派,但他们对弹词音乐的丰富和发展也得到大家的公认,他们的演唱都有本人鲜明特色和风格。这次又增加了深受爱好者欢迎的“蒋调” 、“张调” 、“丽调” 三张CD,以及“俞调” 和“祁调” 两张专辑。

《大典》另附印有珍贵照片的文字介绍一册,内容包含评弹溯源、演唱技法、唱腔伴奏、唱词内容等。撰稿人胡国梁,长期从事评弹工作,亲炙过许多老艺人的教诲,并有登台演唱的亲身经验。在书中,他对评弹唱腔、长发等所作的介绍,论述堪称精到,时有真知灼见,有助于读者、听众欣赏揣摩。可以说,《弹词流派唱腔大典》应被视作评弹流派唱腔的“绝版赏析”。

小阳调:

小阳调是弹词艺人杨筱亭所创、杨筱亭(约1885—lq46)江苏苏州人.擅说长篇弹词《白蛇传》、《双珠球》。
对《白蛇传》曾在演出中进行加工,尤其对后段《白蛇传》,作了很多丰富提高.《后白蛇》中书回,如《上金山》、《断桥》、《合钵》、《哭塔》等,都重抒情,唱篇较多,这促使他对唱腔有所创造发展。在当时普遍弹唱的“书调”基础上,根据说唱内容及个人嗓音特点,形成自己的流派唱腔。称“小杨调”。一说,其唱腔不全用真嗓,且其假嗓高腔比较突出。内行称真嗓为“阳面”,假噪为“阴面”。因其阳面中夹用阴面,故称“小阳调”。
小阳调的特点是起句多用本嗓,抒情处转用小嗓,落调时常用高音小腔。曲调清丽,韵味隽水、与俞调相比较,俞调偏于委婉软和,小阳调偏于劲健刚烈,并多短腔、此戏是因为它形成于刻画白娘性格,需要集中有刚的缘故。
杨筱亭传养子杨仁麟,杨仁麟(1906-1983)以单档说《白蛇传》及《双珠球》闻名、天赋嗓音清亮。对小阳调作了较多发展、现在传唱的小阳调的代表性节目大多是杨仁麟的作品。著名的有《白蛇传 梦以哭塔》、《白蛇传 合钵》开篇《请宴》等。
小阳调与说表衔接自然,适合弹词单档演唱、故弹词单档演员唱小阳调的较多.有一些弹词单档的流派唱腔加严调、姚调等,在形成中都曾受小阳调的影响。

CD 15 小阳调 (HCD-454)
01 白蛇?捉白/盗仙草/下金山/合钵/许娘露真情
02 借厢
03 请宴
04 拷红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