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聽吹奏 及樂器
它是直笛(Recorder)非豎笛(Clarinet)

詳見:
http://lpl.hkcampus.net/~lpl-aycw/P5a.htm
直 笛 (Recorder) 的 起 源
  現存最早期「直笛」(Recorder) 的雛型 (Dordrecht Recorder) 發現於十三世紀中期:當時的直笛中空管部份較狹窄,整枝笛沒有任何駁口。直至十四世紀(中世紀),出現了另一式樣的直笛-長256毫米,由兩部份組成,有七個指孔(最低一個有兩個小孔)和一個姆指孔;笛的底部較闊,形狀像一個小鐘,聲音甜美。這時期,最高音直笛 (sopranino) 及中音直笛 (alto) 已經被製造出來,亦有樂器製造者試圖製造較低音的直笛。

  直至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家們為仿傚人聲合唱,紛紛製造各類型的樂器家族,例如提琴 (viol) 家族、魯特琴 (lute) 家族等,直笛家族亦因此開始形成。不同大小的直笛應運而生,大大地方便了十五至十七世紀初期的作曲家,可以將器樂和聲樂靈活結合,並嘗試創作和表演複音音樂。

  十七世紀後期,巴洛克時期的直笛已發展成為一件獨奏樂器:音域較廣,聲音穿透力和表達力亦表現出色,十分適合在室樂和協奏曲中使用。為了獲得較準確的音準,樂器製造者將直笛分為三部份,與我們今天所吹奏的直笛結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