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烧音碟:桂之谣 The Ballads of Gui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发行
产品编号: SCD-0775
《桂之谣》,这是继《云之南》、《天之山》、《东方大峡谷》、
《蒙古利亚》之后,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著名音乐人黄荟,及
XRCD2技术并力打造的又一款集时尚与传统于一身的民族音乐精
品大碟。
传说中的刘三姐轻舟而来,她的歌声穿越奇魅的八桂
大地,汇成一片声腔斑斓,语音妩媚的歌海......
于是,这旷世不老的桂之谣,响彻天宇。
豪华天碟《桂之谣》,一卷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页。
经历几千年相居相息的广西十二个民族,本已形成了独特
的地域文化。而民间歌曲,则是广西民族艺术的最具代表性、
最有光彩的成分。广西人历来毫不犹豫地把这方水土称作
“歌海”。尽管他们有着附随于不同民俗民风的各异样式,如:
壮族的“歌圩”、汉族的“摆歌台”、瑶族的“跳盘王”、侗
族的“坐月行歌”、仫佬族的“走坡”、毛南族的“歌坡”、
京族的“唱哈”、苗族的“坐妹”等等形式,但各族的民谣在
相互交流渗透中,又渐呈类同的格式,一是在内容上,多采用
即兴编词、随口答唱的对歌。二是在形式上,几乎各民族都有
多声部歌唱的传统。这就使得广西的“歌海”成为中华民族艺
苑中一蓬鲜奇夺目的花卉。
本碟收录的十四首作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新创作
的以广西各民族风格为基础的新民谣,这也是本片中最显著、
最突出的篇幅。《桂之谣》、《不老的刘三姐》、《瑶人》、
《独弦琴》、《童谣》等均属此类;二是由多声部民谣发展而
成的现代风格的民谣重唱,有如《吉咚喏》、《侗寨“勒绵”》、
《玩歌》、《喊乡俚》诸曲;三是以民俗的节庆、祭祀活动为
蓝本的现代乐风的歌舞曲,《铜鼓》、《岩画上的故事》、
《桂地新节奏》等属之;四是对经典的原生态民谣新演绎。有
《绿叶之声》、《唱哈调》二首。
于流畅悦耳中显新,于清新纯朴中见奇,于色彩斑斓中执
真,是本片音乐风格的三大特征。本碟音乐不仅强化了广西民
间音乐的品格,同时兼有突出个性与强悍的时代风景。
曲 目1.桂之谣 4’35
The Ballads of Gui 
(郁龙 词 黄荟 曲 徐洋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亚热带的太阳,透射出亮丽耀眼的光芒;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北部湾的月亮,映照着海面上的色光;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左、右江水,秀丽婉转,延绵悠长;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岭巅云海,临风脱俗,仙界气象;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参天密林,幽深莫测,令人神往;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山花正开,奇彩异志,沁腑馨香……
《桂之谣》凝炼桂地民谣的精华,升华桂地民谣的品境。
愿我们一道,随音符心驰神往,随节拍兴奋激荡。
大山挺起你的脊梁,大海洗净你的面庞,红水河滋润了
红土地,这里是桂地天堂。
听——
铜鼓 [咚咚咚] 折射着太阳,
天琴 [噔噔噔] 拨弄着月亮,
侗笛 [哩哩哩] 飞扬着情意,
歌海 [唻唻唻] 荡漾着爱的波浪。
油茶 [嘞嘞嘞] 温香着村寨,
米酒 [喽喽喽] 陶醉着儿郎,
壮锦 [溜溜溜] 装扮着山水,
瑶绣 [唻唻唻] 美丽着姑娘。
2.吉咚喏 4’11
Gidongnor (Baochun Bird)(瑶族民谣 黄荟 编曲 点点 领唱 女民谣三重唱 吴静
南欣 吕梅)
创意与音乐背景:
花蓝瑶为瑶族支系之一,全部居住在广西金秀大瑶山中,是
瑶族诸支系中最具生俗特色的族群。他们脚踏木屐,肩背长
砍刀,服饰、语言也与日本大和民族相近,因而受到世界民
族与社会学家极大关注。他们久居大山深谷,与世隔绝,带
有神秘色彩。“吉咚喏”意为报春鸟,唱的是花蓝瑶自古流
传的一段爱情故事。久而久之,“吉咚喏”一语成为花蓝瑶
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其语意也渐为宽泛。花蓝瑶人互致问
候,表达美好祝福,甚至老婆婆哄儿孙入睡,都唱着“吉咚
喏”的歌谣。本曲融汇了“吉咚喏”的不同演唱风格和式样,
以便从中窥得花蓝瑶山歌艺术及民风特色之一斑。
(注:本曲根据花蓝瑶民谣《吉咚喏》及李日真整编民谣
《吉咚喏》改编。)
瑶族歌词大意:
吉咚喏,推石磨,
磨出糯米一粒粒,
磨出苞米一颗颗,
磨出情人一条心。
3.童谣 3’59
The Meaning of Nursery Rhyme
(郁龙 词 黄荟 曲 亚东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童谣,原本只是一种游戏的儿歌,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最早接
受的文化教育之一。然而,童谣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生命力。
一者,童谣能千年不改容颜,不论世事如何转换,童谣作为
人类本真的符号,总是超然世外而自养自生。二者,童谣是
生命的象征,她能超乎儿歌的界限:不论岁月增递,沧海桑
田,童颜白发,童谣却一直不会舍弃,八岁与八十岁,会在
童谣中认同与沟通。三者,童谣有真理的隐喻。在中国民间,
童谣历来被认为是老天爷在传达或告诫某种天经地义。不论
达官显贵,或是平头百姓,都不敢对童谣妄加轻慢。
这首歌,是关于唱童谣的歌。直白的歌词,如诉的旋律,清
新的曲风,揭示了一种单纯而博大的涵义,简约而深沉的境
界。
爷爷已经很老了,每天还在唱着歌。
爷爷身板很硬的,他说就因为总唱着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生活很苦的,
他诉说着他的痛苦,听来像是一支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生活很快乐,
他诉说着他的快乐,听来总像一支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歌太单调了,
人们却说爷爷唱的歌,听来像是深沉的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歌太陈旧了,
人们却说爷爷唱的歌,听来总像儿时的歌。
爷爷太老了,他要我唱他的歌,
我不知道今天的我,能否唱响昨日的歌。
爷爷总是说,听我唱歌很快乐,
就像早上天空的朝霞,还是昨天太阳的辙。
(瑶语童谣朗诵词意)
太阳红,太阳亲,太阳早早东方升。
我下长滩吃糯饭,糯饭甜,糯饭香。
糯饭吃不完,留给爹奶尝。
爹奶吃不完,留给爸妈尝。
爸妈吃不完,藏在石缝里,留给鸟儿闻闻香。
4.喊乡俚 4’43
Folk Song Beyond Mountains (苏荣生 原词曲 黄荟 编曲 女民谣三重唱 吴静 南欣
吕梅)
创意与音乐背景:
“喊乡俚”是广西瑶族的一支——茶山瑶的一个歌种,也有
人称作“喊山”。这是山地民族情歌对唱的特定方式:隔山
对歌,只听见歌声见不到人。歌中说尽心中事,相会却要几
多天。然而,这种对歌有着网吧一般的刺激。直到如今,老
人们忆起年轻的“喊乡俚”的经历,仍是恋恋不忘,兴奋不
已。“喊乡俚”一般用真声的高腔唱来,风格粗犷,旋律高
亢,节奏悠长,情感毕露。从这首歌谣中,你也许就会闻到
那种特别的山野气息。
瑶语歌词大意:
姑娘你长得像朵花,
出门有蝴蝶追,回家有蜜蜂随。
若是再穿上瑶服,戴上银饰,
那就更美丽。
满山的花都不香了,
满山的鸟都不叫了,
我的魂魄都跟你回家了。
5.瑶人 4’20
Peonple of The Yao Nationality 
(黄荟 词曲 亚东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瑶人的先民是秦汉时代长沙“武陵蛮”中的一族,后散居在
中国南方各省。瑶人几千年来深受歧视,为求生存屡屡迁徒。
他们刀耕火种,逐售狩猎,成为“进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
不密”的山居民族。瑶人奉拜祖先,传说中最早的瑶族盘王
(名槃瓠),是瑶族三十六支系人共同供奉的大神。由于居
守山林的封闭生活,瑶人极善巫术、医药与歌舞,是一个富
于文化特色的部族。
瑶人也是个世界性的民族。除中国之外,南亚、印支半岛、日
本,乃至美洲均有瑶族传人。而广西的瑶族人口约占瑶族总人
数的60%以上。在广西诸多的瑶族自治县中,金秀瑶族自治县
因其世袭的瑶人领地,巍峨的大瑶山,以及多支系、多风俗、
多方言并存的瑶文化,而被誉为“世界瑶都”。
遥远的远古,有一条龙犬,化作男儿名字就叫槃瓠,
他无比英勇,战胜在疆场,建立了万世功名。
槃瓠有十二姓的后人,勤劳在田野和山林,
那一天刀光火海千家峒的风烟,
无奈离开富饶的家园。
浪迹天涯的盘王的子孙,
人们都把他们称作了瑶人。
高高的山上,传来了歌声,唱的是那龙犬的传人;
密密的森林,响起了鼓声,那是盘王轻声唤着儿孙。
瑶人的家在那山崖,瑶人的路在那天下,
瑶人的心在那追寻了万载,千家峒里梦中的家。
龙犬的后人,盘王的子孙,
世世生生海角天涯。
6.独弦琴 4’24
Dan Ban
(The Instrument, of Jing Nationality,
With Single Metal String) (郁龙 词 黄荟 曲 点点 演唱 苏海珍 演奏独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