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




  柴科夫斯基(1840-1893)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
兼工程师,母亲爱好音乐,很会唱歌,也会弹琴,因此,他们家庭充满了音乐气氛。他自幼便已显示出非
凡的音乐才能,但是,家里的人却从来没有想到他将来会成为一个职业的音乐家。                    

  柴科夫斯基十岁时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但他仍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钢琴,并时常去看歌剧
1859年他毕业后曾在司法部任职。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抓紧学习音乐,参加社交性钢琴演奏和创作活动
1862年柴科夫斯基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于他终于踏上接受真正的专业音乐教育的决定性道路。毕业后
(1866年),应尼古拉·鲁宾斯坦 的邀请,柴科夫斯基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历时十一年之久。但他
时常为这妨碍他的创作活动的枯燥的讲课工作而感到苦恼,既使这样,他还是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
其中包括最初的三部交响曲、交响诗《弗兰契斯卡·达·利米尼》、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舞剧
《天鹅湖》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等。这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时期。                        

  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创作的顶峰时期。1888--1889年他访问了德国、捷克、法国、英国,与勃拉姆
斯、格里格、德沃夏克、古诺、马斯涅等结下友谊。1891年他到美国作演出旅行,获得很大成功。1893年
6月,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除了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第四交响曲》
外,还创作了《第五交响曲》、 《曼弗里德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睡舅人》
《胡桃夹子》,还有《暴风雨》、《意大利随想曲》、《1812年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及各种器乐重奏、钢琴独奏、声乐浪漫曲等,几平涉猎所有的体裁。特别是他在
1893年夏天写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他的绝笔之作,同年10月16日由作者在彼得堡亲自指挥这
部作品的第一次演出。不料,10月2I日他意外地感染了霍乱病,于10月25日不幸与世长辞。            





    耶安·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1865年生于海门林纳;1957年卒于耶尔文佩埃。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
乐派的巨匠,他的名字几乎可以认为是芬兰音乐的象征。他的音乐风格充溢着北欧那种浓烈的感情,略带
忧伤,有时又有一点粗犷。他的许多作品取材于芬兰的神话、传说、史诗。如《传奇》、《康勒沃》。他
的管弦乐曲《芬兰颂》,虽然曲中并未直接引用芬兰民间音乐的素材,却使人感到乐曲充满着芬兰的民族
精神。它似乎可以代表着芬兰。一位作曲家,将他自己的作品、情感紧密地和自己的民族联结在一起,这
是极为少有的。                                                                              

    西贝柳斯写这首协奏曲时已写过两首交响曲和交响诗《传奇》,时年38岁。初稿完成于1903年,1904
年首演于赫尔辛基,作曲家自己指挥,诺瓦切克主奏小提琴;但是西贝柳斯不满意,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是
他将初稿彻底修改的第二稿,这是定稿,完成于1905年。首演于柏林,指挥为里夏德·施特劳斯,独奏者
为约阿希姆四重奏组的成员卡尔·哈勒。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唯一传人!在西方乐坛,列宾被人们称为“新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他与演奏小提
琴的凡格洛夫和演奏钢琴的基辛并列当代“三大俄国青年演奏家”。列宾是当今乐坛非常可爱的一位音乐
家,他风格独特却不自大,卓越的技巧,对音乐的理解直觉深切又不过于罗唆。 他1971年8月出生于西伯
利亚的诺沃西毕斯克。四岁时父亲送给他一架儿童用的小手风琴,这成了他第一件真正的乐器。而且很快
就能演奏得让许多同龄的孩子们大为欣羡。后来,母亲听从一位友人的劝告让他改学小提琴。          

    列宾七岁那年进入音乐学校,向著名小提琴教授查哈克布隆(Zakhar Bron)正式学习小提琴,天才儿
童出身的列宾11岁即赢得国际维尼奥斯基大赛少年组和青少年组金奖。1985年14岁的列宾在东京、慕尼黑
柏林和赫尔辛基进行了首演,并于一年后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独奏。17岁以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夺下艰难的伊莉莎白女皇大赛首奖后,走向国际舞台(该比赛是当今最威权的国际音乐比赛之一,其要求
之高常出现第一名空缺的情况)。                                                              

    此后他与世界最优秀的管弦乐团合作,如波士顿交响乐团、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米兰史卡拉剧院管弦
乐团、洛杉矶爱乐、巴黎管弦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瑞士罗曼德管弦
乐团以及圣彼得堡爱乐等。作为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的嫡传弟子,列宾的演奏既体现了俄罗斯小提琴演奏学
派的风骨,也显示出新一代小提琴家博采求新的琴脉。他演奏莎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气息悠长、感
情深挚,其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海菲兹;拉威尔的《茨冈》他演奏得字句清晰流畅,精彩充盈多变,令人
感到无懈可击。在演奏大型作品方面他也有不俗的表现。                                          





    这是由亨利·J·伍德所统率的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在1904年分裂后, 另外组成的乐团,是英国三大
交响乐团中最优秀的,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代表着英国交响乐团的演奏水平。首任指挥
就是著名的李希特,他一直担任到1911年,次年由尼基什接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由柯兹就任首席
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团员都从军,更因会场的女王音乐厅被烧毁,演奏活动
被迫停止。                                                                                  

    1950年起由克利普斯担任首席指挥,再度开始音乐活动,五年后由柯林兹接任。1961年起蒙都成为首
席指挥,由于这位大师的功劳,这支乐团飞跃进步。1964年蒙都去世后,由戴维斯和克尔特斯这两位年轻
指挥家以双头制维持演奏活动,次年正式任命克尔特斯为首席指挥。后来由于跟乐团方面意见不合,克尔
特斯在1968年辞去,改由普烈文接任。1979年,阿巴度接捧,夏伊则从1980年起担任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此外,乐团从1977年起聘德国长老级指挥家约夫姆为“桂冠指挥”、伯姆为“名誉指挥”的头衔。现任指
挥是柯林·戴维斯,首席客座指挥:托玛斯,桂冠指挥:普列文。                                  



    法国 Erato(依拉托)唱片公司为华纳(Warner)唱片集团所属的一家著名公司,成立于1953年,由
巴黎音乐学院几位志同道合者创立,是法国最古老的科斯塔拉音乐出版社的下属公司。公司副总裁阿拉德
说Erato的名称与作曲家夏布利埃当年创办的音乐协会有关。Erato公司于1990年加入华纳唱片集团。    

    Erato从一开始以宏扬法国音乐为宗旨,虽然公司人事几经变动,但总是刻意突出它的“法国风味”
曲目包括了从十七八世纪法国作曲家到目前仍在世的当代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其中有数百项录音都是世界
首次录音,或者是在大唱片公司的目录上难以找到的。如杜卡,拉罗,肖松,福雷,夏布里埃,拉威尔,
德彪西等人较为冷僻的歌剧,鲁塞尔,梅耶尔的全部交响曲和圣桑录音很少的第一,二交响曲,拉威尔的
钢琴作品全集,圣桑,福雷的全部室内乐作品,布列兹,梅西安,兰多夫斯基,米约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此外,也录制了不少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和Erato签有录音合约的演奏团体和指挥家,演
奏家众多,早期有安德烈(小号),朗帕尔(长笛),拉斯金(竖琴)等,近十几年有加迪纳,巴伦伯伊
姆,布莱兹,迪图瓦,科恩,罗斯特洛波维奇,马泽尔等指挥家及法国国家乐团,瑞士法语区乐团,里昂
歌剧院管弦乐团,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演奏家有皮尔斯(钢琴)
庞米埃(钢琴),列平,明茨,阿玛雅尔(小提琴),纳瓦拉,皮杜(大提琴),此外还有著名的帕雅尔
室内乐团。                                                                                  



▒▒▒▒▒▒▒▒▒▒▒▒▒▒▒ 您正在试听的曲目:06 ⅢAlleg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