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10]动听的男女汉音合唱:《观音灵感真言》

观音灵感真言”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此咒出自哪部经典?尚无可考。其真名并非《观音灵感真言》,因后人持念此咒语,异常灵验故而称之。“观音灵感真言”, 又称“观音菩萨救苦心咒”,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据传是某高僧大德在禅定梦境中,观世音菩萨传授之,所以又叫“梦授咒”,流传至今。诚心读诵此咒,可以驱妖辟邪,可解除灾难。
        此真言最大效用:佛光普照,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观音菩萨,誓愿宏深,随感赴应,寻声救苦,观音菩萨的咒很多,都是随缘而说,只要持之以恒,虔诚所至,必生感应。

观世音菩萨 - 南海普陀山



《观音灵感真言》原文:
  

唵嘛呢叭咪吽。

麻曷倪牙纳。积都特巴达。 积特些纳。微达哩葛。萨而斡而塔。 卜哩悉塔葛。纳补啰纳。纳卜哩。 丢忒班纳。

喏麻嚧吉。说啰耶。

娑诃。
  

观音灵感真言注音:

1.ōng má ní bā mī hōng。

2.má gé ní yá nà。jī dū tè bā dá。jī tè xiē nà。wēi dá lǐ gé。sà ér wò ér tǎ。 bǔ lǐ xī tǎ gé。nà bǔ là nà。nà bǔ lǐ。diū tè bān nà。

3.nuò má lú jí。shuō là yē 。

4.suō hē。


        这个咒可分为4段:第1段即是最广为人知的“六字大明咒”;第2段是一首关于观音菩萨的偈子;第3段是敬礼观音菩萨的文句;第4段则是咒语的结束语。
        顺便介绍一下这个观音偈,此发现要归功于马来西亚的梵文专家蔡文端居士,他把音译还原成梵文,由此才发现是一首偈,这首观音偈并非无据可查,我们找到“ 南宋 洪迈 所著的《夷坚志》卷一”就有“观音偈”一条故事,原文如下: 《观音偈》
        张孝纯有孙.五岁不能行.或告之曰.顷淮甸间一农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观世音名号不辍.遂感观音示现.因留四句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偈满百日.故病顿愈.于是孝纯遂教其孙及乳母斋洁持诵.不两月.孙步武如常儿.后患腿足者诵之皆验.又汀州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与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宋朝张孝纯有一孙子,5岁还不能正常行走。有人告诉说,不久前,淮甸地方有一个农夫,腿脚有病,很久不好。但是他每天念观世音名号,从不间断。于是感动观世音菩萨示现,并留下四句偈说:「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念这四句偈,念满百天,久治不愈的病,竟完全好了。孝纯听说后,就教导他的孙儿和乳母也持诵此偈,并守斋戒。3个月后,其孙子学步行走如常人一样。凡是小孩患腿脚病的,诵念这四句偈都很灵验。
        由此可见,此偈在宋代已经广为流传,在加了“六字大明咒,敬礼文,咒语结束语”后,俨然成为观音菩萨的咒,再则由于此偈灵验异常,故将咒语名为“观音灵感真言”!

《观音灵感真言》另一例:

  二战时,顾先生是白将军的司机,那天他被抓走,当时被日本军阀抓去的都会被砍头,真是非常的残忍。白将军很信佛,尤其是将军夫人,一辈子持念这条咒,所以交待顾先生也要持念此咒,顾先生很听话,每天有空就念。正当要被砍头时,他全神贯注的念着《观音灵感真言》,只听刀子“当”的一声,怎么也剁不下去,试了几次都不行,再换把更锐利的刀子,再砍还是一样叮当作响,刀子都被反弹回去,奇哉怪哉,日本人就不信邪,再换一把,砍下去时,惊呼妖怪,砍你不死。就这样连续砍了三次都没死,后来他们认为他只是个司机而已,没有什么大作用,于是放了他,但在脖子上留下了三条痕迹,后来又活了二十几年,痕迹还是了了分明。




       

文件下载P-1
文件下载P-2
文件下载P-3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最后编辑dlmol 最后编辑于 2010-10-27 13: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