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2/10/2010]《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历史典藏》CD 010 J.S. Bach [APE]

巴赫教堂康塔塔主要為禮拜使用,其寫作根本當然是《聖經》,歌詞大部分來源於後人所作詩篇(至今教堂音樂中這類詩篇仍多如星斗,其中不少古意融融),音樂與那些簡約而詭秘的寓言互相反射。最著名的一首,BWV.140,是一部警世之作,寫於1731年,用於聖三一節後第二十七個星期天。它的本事來自聖經中《馬太福音》25節中1—13的簡短寓言:五個聰明的和五個愚笨的女子提燈迎接新郎。五個愚人沒有帶燈油,在等待新郎時睡去。待她們醒來,匆匆去找燈油的時候,與新郎失之交臂。充滿罪孽的人間,就這樣一再錯過真理和救贖。聽那持久的呼喚,“醒來吧,醒來吧!粗心的女兒們,你們在哪裡”,“哈裡路亞,哈裡路亞!加入婚禮的盛宴吧,去迎接他”,“他來了,他來了!新郎來了。天國的女兒們,他自天國而來,走向你們的母親的房屋。”新郎這裡其實是指耶穌,女兒是指人的魂靈。音樂形式是二重唱獨唱合唱穿插。二重唱裡,人與耶穌殷切對答,如同情人之間的對話。而那呼喚之聲如此寬柔,好象把一樣熱熱的東西放到人的手心裡,那顆悲憫之心當真有一種大東西在背後支撐。這段旋律,巴赫還用在了馬太受難和BWV.60裡。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