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1997年,專輯《Surfacing》正式發行,這張專輯成為了Sarah McLachlan迄今為止最為輝煌的一張專輯,這張專輯成為了Billboard 200排行榜的亞軍,在加拿大的銷量超過100萬張,在本國的銷量更是超過了500萬張,同時這張專輯的《Last Dance》和《Building A Mystery》還分別為Sarah McLachlan贏得了第40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中最佳流行樂器演奏獎(Best Pop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和最佳流行女歌手獎(Best Fe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兩項大獎。
Sarah McLachlan於1968年一月二十八日出生於加拿大的Nova Scotia。Sarah McLachlan從小就展現出她在音樂上過人的天份,在她的學生時期,她曾經學過鋼琴、吉他以及聲樂。但事實上她所接触的第一種樂器卻是民族色彩相當濃厚的Ukulele,當時她甚至不到十歲,只能彈奏較小尺寸的樂器。當她十七歲時和她的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名為Octor Game的新浪潮樂團,Sarah McLachlan正是這個樂團中主要的創作來源。而這個樂團出色的表現也讓唱片公司慕名而來,希望能和她們簽約錄制專輯。但Sarah McLachlan卻因其父母的反對而退出,因為他們認為與其貿然走上表演事業不如讓Sarah進入藝術學院就讀發展她更多的潛質來得更好。因此、Sarah Mclachlan便進入Nova Scotia學院攻讀藝術與設計。
Sarah Mclachlan在1988年推出她的首張個人專輯Touch,首支單曲Vox得到極大的回響,除了在排行上取得優秀的成績外,更連續蟬連數周加拿大電台點播冠軍曲,而其也突破金唱片的銷售量。在這張專輯中,所有的詞曲創作都由Sarah McLachlan所包辦,充滿其獨特的個人色彩。Sarah McLachlan空靈清新的唱腔與融合了流行與搖滾的編曲都令人耳目一新,其相當飄渺的歌聲卻流露出極為成熟的一面,令她立即成為新女性主義的代言人,Q雜志更給與四顆星的高分評價。
Sarah McLachlan在1991年推出她的第二張專輯Solace,在加拿大再度贏得一致的好評,同時也引起美國流行音樂界的注意。本專輯和前一張專輯一樣,Sarah McLachlan除了包辦所有的詞曲創作外,更展現她在空心吉他和鋼琴的造詣。專輯中的Drawn To The Rhytnm和Into The Fire兩首單曲先後成為冠軍曲,並打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前二十名。不僅獲得各界一致的好評,本專輯也締造白金唱片的銷售佳績,奠定其在加拿大的本土天后地位。本張請來當時備受各界期望的Pierre Marchand擔任制作人,Pierre Machand擅於處理飄渺迷離的New-Age樂風,日后也曾 受邀為電影《X檔案》、《X情人》及《瓶中信》制作電影原聲帶,也因此讓本專輯與前一張專輯Touch相較,更加神祕唯美。
在1994年,Sarah McLachlan的新專輯Fumbling Towards Ecstasy再度請來前兩張專輯的制作班底,Sarah Mclachlan也藉由本專輯證明她的確具有成為國際巨星的實力。本專輯中共有Possession、Hold On以及Good Enough參首歌曲進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專輯銷售也突破多白金記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在專輯Fumbling Towards Ecstasy推出之后,Sarah McLachlan接下來便展開為期一年的巡回表演,而她也在1995年發行專輯The Freedom Sessions,其中收錄的歌曲大部分是她前一張專輯Fumbling Towards Ecstasy中的歌曲重新編曲版本。本專輯更收有Tom Waits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01’55,而這首歌也被收后電影Boys On The Side原聲帶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專輯同時還是多媒體VCD,在其中包含有Sarah McLachlan在巡回表演途中的記錄及訪問。Sarah McLachlan在此次的巡回途中所想的並不是她自己下一步的發展,而是希望能夠集合眾多女歌手的力量,舉辦一“由女性觀點出發”的演唱會。這個計划在她的提出之後,立刻獲得許多人的支持,Sarah McLachlan組成了一個籌備會,預計在1997年夏天舉辦一場長達八周的大型音樂盛會。而她們更借神話故事中的女神Lilith為名,將此活動定名為Lilith Fair。而她們在1996年九月十四日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更試辦了一場Lilith Fair演唱會。參與這次表演的有Emmylou Harris、Lisa Loeb、Paula Cole以及Michelle McAdorey等創作型女歌手,吸引了近萬名聽眾入場,好評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