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丝竹声中游神州——新民乐专辑『印象中国—我们远去的家园』


2004-11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CN-A23-04-676-00/A.J6

唱片介绍
中国首辑原创地理音乐唱片 (Faraway Homeland)
请支持中国的原创作品,购买原版唱片.

~~~~~~~~~~~~~~~~~~~~~~
  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散发着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大理、平遥、凤凰城……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以及深厚的文化底韵,使得这些古城镇散发出各有千秋的鲜明特质这些美丽而古老的家园,正饱受着城市化洪流的侵蚀,一天天从我们的视野里远去。通过音乐的指引,穿越历史的风景线,走近这些田园牧歌般的家园,去领略其中的神韵,正是这张CD的意旨所在。所有收录的乐曲均为原创,民间乐器自然古朴的原音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相结合,揉合出耐人寻味的听觉效果。
  每一首乐曲旋律的主题均提炼于当地的音乐元素:或欢快活泼、或神秘浪漫、或精致优雅、或古朴凝重……但同样都那么自然而流畅,为你展开一幅幅迷人的风景,为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悠扬的旋律中抵达内心的简单和宁静。

~~~~~~~~~~~~~~~~~~~~~~~

喧闹繁杂的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让心疲倦,让生活乏味。不可回避的现实之外,其实尚有绝佳的去处。

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就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地方。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散发着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丽江、大理、平遥、…….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以及深厚的文化底韵,使得这些古城镇散发出各有千秋的鲜明特质和独特魅力。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风景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合。无论是朴素恬淡的江南园林,还是气势宏伟的北方大院,无论是皇家贵族的园林建筑,还是寻常百姓的民间房舍,一砖一瓦都浸染着岁月的沧桑,昭显着深厚的底蕴;这里有天堂的美景。千万年来广袤土地上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无与伦比的奇景,让旅者的心长久地留驻,从此直认他乡作故乡;这里有文明的遗泽。曾经的风华凋萎成平川、山丘、草场,悄无声息地沉睡在历史的怀抱中,又在偶然的境况下得以发掘,突然绽放出琥珀般的光辉,提示着美丽的往事;这里有动人的传说,闪烁着未经雕凿的朴素思想;这里随处可见“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随处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露无遗。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尽千年的风雨,许多古老的村落已面目全非,有的已经永远消失了。能够遗留至今的,亦不可回避地仍遭受着城市化脚步的侵扰和旅行者肆意的践踏。我们古老的家园正在慢慢变成记忆。

让音乐来表达心中的憧憬和不舍吧!在音乐的指引下开始这段古城家园之旅,也许你的体验会更加直达内心深处。这张精心录制的CD,每一首乐曲都凝聚了当地的音乐元素,提炼了其风光、建筑以及历史所赋予的特质。如倾如诉的旋律将引领你飞越万水千山,寻觅远去的家园。

~~~~~~~~~~~~~~~~~~~~~~~~~

青瓦白墙恋徽州

悠远的乐声 从历史深处传来
走在寂廖的雨巷
仿佛可以看到
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结着醉人的愁怨

让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地方,正是徽州。
这个位于位于皖南山区的小城,被连绵的群峰环抱,自成一片风景独好的天地。城内古街、古巷、古楼、古桥、古坊、古塔、古井。。。。。交织出古朴的风采。那种从宋词中飘出的清丽婉转、那些氤氲在黑白分明的建筑和月塘波影里的古意,正是徽州独有的韵味。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徽州的乡土建筑是音乐曲风中最原始的一章,古朴而直率。延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掩映与山林之间。那一幢幢因势而就、鳞次栉比的古民居,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的马头墙,玲珑精致的“水口园林”,将建筑精华与徽州地理环境紧密有机的结合,铸就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景象。木、石、砖三雕皆巧夺天工,自然大方而又不失古朴典雅,呈现着民间建筑少有的厚重和大气,从中不难体会出徽州人笃守古制、推崇儒学的思想,也不难想象当初徽商的辉煌。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文治教化,他们象所有的古村落那样,很注意风水的因素,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山水相依,营造出一种“文房四宝”皆备的人杰地灵的宝地,显示着徽商“贾儒结合”的特性。
徽州文化丰富的内涵在徽派建筑、徽商的“贾儒结合”、新安画派、徽州雕刻、茶叶、文房四宝等各个层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值的一提的还有徽剧,它是徽州艺人经过吸收和衍变而形成的一个剧种,在清代中期风靡全国。四大徽班进京,把徽剧推向了高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文化深厚的内涵。
秀丽的山水和古朴的建筑完美交融,形成徽州风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徽州的街巷里行走,是令人心醉的。看似冷漠的青瓦白墙夹杂着多少人生的热望,在似水流年中渐渐斑驳的,还有残缺的梦境。
“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静坐在月塘的水边,相看俨然,相对无言。谁家的灯还亮着?温暖的灯光仿佛已经存在了许多许多年。

~~~~~~~~~~~~~~~~~~~~
青稞飘香日喀则
欢快的音乐 飘荡在空旷的大地上
香喷喷的青稞饭
热辣辣的青稞酒
让心儿醉了 醉了
日喀则藏语称“喜噶次”,意为“如意庄园”,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汇合处的宽阔河谷平原上,背靠雄奇壮观的尼玛山, 市内道路规划整齐,建筑形式独特,名胜古迹众多。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日喀则是藏传佛教“花教”的发祥地,也是第二世班禅索朗木曲朗、三世班禅罗桑顿珠、四世班禅罗桑曲结、第二世达赖根敦嘉措的故乡。数不清这里有多少寺庙,多少教派。僧侣们每年要举行“神舞节”,据说是由七世班禅发起的。本来是跳神驱鬼的宗教仪式,现在已经演化成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这里的人家,外墙大多为红白黑三重颜色涂成,看上去庄重而肃穆,用手抚上去,指尖也似乎感到了轻轻的颤栗。
人少地广的日喀则,天高地远,放眼望去,蓝蓝的天,绵白的云,青青的草,明媚的阳光,一切都显得那么纯净。一朵花,真的就是一个天堂了。在这里生活的人,自然有着质朴开朗的性情。
后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以热烈欢快的“堆谐”最为常见,还有场面宏大的“果谐”,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种形式,在劳动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随编随唱,自娱自乐,高兴之时,随意高歌起舞,脸上写满豪情和乐观。日喀则的居民,一年要过四次年:公历的元旦、农历的春节、西藏的藏历年和后藏的藏历年。生活在楚河谷的农民,最看重的还是后藏的藏历年,也过得最为隆重热闹。
在日喀则地区,人们离不开的,还有青稞。这种简单的日常食品,似乎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他们把青稞做成饭,做成点心,做成酒,融进歌里诗里,让平常的日子,都飘着青稞的清香。任何来到日喀则的客人,吃一口香喷喷的青稞饭,品一下热辣辣的青稞酒,感受着当地人的质朴和热情,都会让浮躁的心,回归于简单与平和。




    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散发着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大理、平遥、凤凰城.....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以及深厚的文化底韵,使得这些古城镇散发出各有千秋的鲜明特质。这些美丽而古老的家园,正饱受着城市化洪流的侵蚀,一天天从我们的视野里远去。
    通过音乐的指引,穿越历史的风景线,走近这些田园牧歌般的家园,去领略其中的神韵,正是这张CD的意旨所在。所有收录的乐曲均为原创,民间乐器自然古朴的原音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相结合,揉合出耐人寻味的听觉效果。
    每一首乐曲旋律的主题均提炼于当地的音乐元素:或欢快活泼、或神秘浪漫、或精致优雅、或古朴凝重......但同样都那么自然而流畅,为你展开一幅幅迷人的风景,为你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悠扬的旋律中抵达内心的简单和宁静。